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郑鸣  庄金良 《台湾研究》2012,(1):27-31,56
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的签订,标志着两岸经济金融的交流合作正式进入“制度化”时代。在两岸经贸合作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两岸经济主体对征信服务的需求将呈现多层次、多样化、跨地域的特点,客观上要求两岸在征信领域开展合作,搭建信用信息沟通平台,为两岸经贸和金融合作提供保障机制,进一步推动落实ECFA后续协议的实施。另一方面,与台湾相比,大陆在征信体系建设方面起步较晚。  相似文献   

2.
郑鸣  张盛铭 《台湾研究》2011,(3):23-28,39
伴随着贸易、投资等经贸活动的日益频繁,两岸对资本市场的金融服务需求也越来越大。然而一直以来,两岸资本市场合作都严重滞后于两岸经贸的发展,使大量进入大陆的台资企业融资渠道匮乏,面临共同的融资困境。ECFA签署后,两岸资本市场合作必将迎来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在新形势下,两岸监管当局、证券从业机构应利用自身的优势,把握机遇,稳步推进两岸资本市场间合作,营造互利双赢的合作格局。  相似文献   

3.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海峡两岸服务贸易》签署以及两岸产业合作试点项目推进,标志着两岸产业合作由纯粹的市场驱动进入两岸官方共同协商、协调和规划发展的新阶段。如何顺应两岸产业的新变化,合理确定两岸合作新方向,有效推动两岸经济整合?是现阶段两岸经济关系发展中重要的理论与现实问题。两岸产业合作与两岸产业结构密切相关。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两岸经贸关系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大陆成为台湾对外投资的最大目的地,所占比例超过80%以上,也是台湾的最大出15地,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带动了两岸产业结构调整。目前的两岸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也预示着两岸产业合作的新格局与新方向。本文实证分析,1994—2012年间两岸产业结构的变化及其背后影响因素,揭示两岸产业合作的方向与未来格局,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殷存毅  张贤 《台湾研究》2010,(6):19-23,29
两岸经贸交流经过30多年的发展,显现出贸易依存度很高的特点,但在产业合作层面进展有限,两岸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基本是两岸台资企业内部的循环,“台商与大陆当地产业体系关联度不高”。随着两岸ECFA的签订,两岸经济关系加快向正常化、制度化和机制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两岸签署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并生效,不仅是两岸经济制度化合作的突破,推动两岸经贸关系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也为未来两岸农业寻求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合作奠定了新的基础。在ECFA后续谈判或下一阶段的单项协议协商中,如何客观、理性地看待ECFA对台湾农业的影响,对在ECFA框架下有效规范与促进两岸农产品贸易,拓展两岸农业合作,实现双方利益最大化和代价最小化,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署后的两岸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6月29日,两岸签署“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即ECFA)。毫无疑问,两岸经济关系从此将进一步向更为全面、双向、常态化的方向发展,并由此进入到机制化与制度化发展阶段,这将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经济基础。ECFA签署之后,两岸关系的扩大和深化是必然之势,但由于方方面面问题较多,  相似文献   

7.
戴淑庚  曾维翰 《台湾研究》2011,(5):13-17,43
2010年6月29日ECFA的签署标志着两岸经贸合作由功能性阶段进入制度化阶段,两岸经贸合作掀开了崭新的篇章。2011年1月1日ECFA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早期收获计划正式实施,随后1月6日“两岸经合会”正式成立,将进一步深化两岸经贸合作。两岸贸易在祖国大陆的经济发展,扮演的角色如何?其发展现状与特征如何?对祖国大陆的经济发展产生何种效应?目前,已成为政府和政策研究者关注的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8.
2008年爆发并持续蔓延的国际金融危机,不仅对国际经济金融秩序与格局及诸多国家(地区)经济产生重大影响.而且影响与冲击到海峡两岸经济关系的发展,两岸贸易出现大幅衰退,台商对大陆投资显著减少,大陆台资企业经营困难加大,两岸经济关系进入一个新的调整期。与此同时,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为两岸经济关系结构的调整及台商在大陆投资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机会,为海峡两岸合作共同应对金融危机与推进两岸经济合作创造了机会。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的形势下以及海峡两岸的共同努力下,两岸经济协商与经济合作取得重大突破与发展。  相似文献   

9.
海峡两岸医疗卫生产业合作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海峡两岸第六次“陈江会”签署“两岸医药卫生合作协议”,两岸医疗卫生产业合作已正式提上议事日程。两岸拥有共同的历史、语言、文化和血统,加上地理位置相近等便利因素,在医药卫生产业合作方面具有较大的互补优势,尤其是在台商投资大陆从以传统的劳力密集型产业为主逐步转向高科技、高附加价值产业的过程中,台商开始把目光从以往以外销国际市场为主转向大陆内地市场,  相似文献   

10.
孙升亮 《台湾研究》2008,(5):12-17,41
自1979年两岸关系开始解冻以来,以台商不断扩大对大陆投资及其所驱动的两岸贸易高速成长为主线,两岸经济体之间的功能性整合不断深化发展,但在台湾当局严格限制大陆资金与产品入岛等因素的影响下,形成了“不对称相互依赖”的基本格局。马英九上台后,在岛内经济面临严重的内忧外患背景下,把扩大两岸经贸交流、推动两岸建立制度性合作架构,  相似文献   

11.
自2008年3月岛内政局出现转折,两岸经济关系迅速升温,两岸“三通”基本实现,进一步加强了两岸合作的基础条件,其中银行业合作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两岸银行业的合作可依“非贸易项下、对台小额贸易项下——贸易项下——资本项下”的步骤,循序渐进地试行某地(如沪、浙、闽与台)以人民币和新台币进行计价结算.再逐步推广到大陆其他相关地区。  相似文献   

12.
钟岷源 《南风窗》2010,(6):29-31
针对两岸签署ECFA将"严重冲击"台湾农业之疑,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福建过程中对台喊话,亲自阐明ECFA不会"肥了大陆,瘦了台湾"。  相似文献   

13.
20年来,中国大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两岸三地经济的密切联系,已成引人瞩目的焦点,并正在改变着整个东亚的经济格局。北京申奥成功和两岸加入WTO强化了这一趋势。两岸加入WTO意味着两岸必将进一步开放市场。特别是中国大陆,加入WTO还标志着大陆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全面接轨,特别是与美日两国经济联系再上一个台阶,推动中国大陆经济加速发展的“二级火箭”点火,并带动两岸贸易相互依存合作关系的发展,将之推向一个新的阶段。在新的条件下,两岸有必要推动制度性经济一体化进程。两岸制度性经济一体化不但有助于减少往来成本、推动各自经济的发展、提高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而且也有助于规避外来风险、强化合作保障,奠定两岸长远的、根本的利益基础,合则两利,对大陆有利,对台湾更有利。  相似文献   

14.
两岸经贸关系日益紧密,台商大多采用离岸金融中心(OBU)方式融资,面对台资企业未来的发展需求,引进台湾银行业有助于协助解决台商融资问题,也有利于拓宽竞争激慰的大陆市场。两岸签订金融监管合作备忘录(MOU)及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为台湾银行业带来新契机。台湾银行业如何发挥自身优势,结合策略伙伴进入大陆企业金融市场,服务中小企业利基客户,是首先要面对的挑战;大陆消费金融潜力适合台湾经验,两岸银行业的竞合,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并影响着两岸区域经济体共同的利益。  相似文献   

15.
近一年多来,两岸经贸交流迅速升温,继2009年4月两岸签署金融合作协议后,两岸金融监管备忘录(MOU)在2009年11月16日签署于60日内生效后,台湾金融业赴大陆投资面临机遇与挑战。本文拟就两岸金融业发展现状、台湾金融业的竞争力及其赴大陆投资的前景作一些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两岸关系深化发展,台湾当局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经贸政策,对两岸经贸合作带来了影响。与此同时,大陆改革“红利”持续释放和加快经济转型发展,也为深化两岸经贸合作带来新的契机。当前,在全球经济变革和两岸产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两岸经贸关系已进入新的“蜕变”期,亟需创新两岸经贸合作模式,选择更具前瞻性的产业对接路径,增加两岸经贸合作的受惠幅度,不断筑牢经济利益联结纽带,拓展两岸经贸合作的空间和潜力,促进两岸经济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7.
张冠华 《台湾研究》2012,(4):5-9,33
2008年以来,两岸金融交流与合作取得历史性突破与积极进展,成为两岸经济合作的亮点之一。当前,全球经济正发生深刻变革,两岸经济社会都在步人新的重要转型期,如何通过加强和深化两岸金融合作,发挥各自优势与特色,在促进双方金融业发展的同时,更有效支持两岸经济特别是两岸企业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ECFA的签订与实施掀开了两岸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序幕,也标志着两岸经济关系进入制度合作的新阶段。本文从制度安排、组织机构和实施机制三个层面,着重探讨后ECFA时代深化两岸银行业制度合作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朱磊 《台湾研究》2011,(6):11-16
近20年来,股权投资(PE/VC)行业发展迅猛,已经成为全球经济中的重要新兴行业之一。但各地的PE/VC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美英起步较早,已处于成熟期,西欧是次成熟期,而亚洲新兴市场则处于茁壮发展期。两岸PE/VC业也快速崛起,台湾PE/VC业曾经取得辉煌成果,为世界瞩目;大陆PE/VC业则异军突起,后劲十足,“亚洲创业投资期刊”的研究报告甚至预测大陆PE市场将在2024年至2027年间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PE市场,天津、上海、北京均提出打造成为“全国PE中心”的目标。两岸PE/VC业有广阔的合作前景。  相似文献   

20.
ECFA签署后台湾参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东亚区域经济合作对于区域内各经济体发展的影响日益凸显。长期以来,台湾出口与经济增长日益依赖于东亚深化市场的发展,尤其是大陆市场的扩展,因此,台湾也将尽快参与东亚区域经济整合作为维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外部因素。ECFA的签署不仅意味着两岸关系的突破,也将为台湾更有效的参与东亚经济合作提供适当的条件与路径。在这一过程中,合作的深化也将有助于两岸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