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1 毫秒
1.
现代监狱刑事政策与监狱行刑秩序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国家刑事政策的一个特殊子系统,我们国家的监狱刑事政策随着时代的发展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变,它是保障国家刑罚权最终得以恰当落实和实现国家刑罚观及刑罚目的的重要手段。但在传统行刑政策的指导下,现有的监狱行刑秩序弊端凸现,应当在“宽严相济”的基本刑事政策的规制下,结合“三化”监狱工作的总体要求,以“惩罚和改造罪犯,预防和减少犯罪”监狱基本刑事政策为依托进行秩序的建构,稳定和规范行刑机关的行刑活动。  相似文献   

2.
监狱在押重点罪犯数量不算多,但重点罪犯对监狱的正常管理和刑罚能否公正执行的影响却很大。随着打黑除恶专项斗争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监狱内关押的“涉黑”罪犯和职务罪犯会越来越多,犯情会越来越复杂。重点罪犯的腐蚀性、反改造性等特点以及他们背后的各种势力给狱政管理工作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压力。将重点罪犯异地调押服刑改造,可有效消除重点罪犯管理过程中的弊端,确保监狱监管改造秩序的稳定。  相似文献   

3.
确立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需要重新解读“惩罚与改造相结合,以改造人为宗旨”的监狱刑罚执行政策,实现基本刑事政策与监狱行刑政策的契合。监狱行刑领域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必须在具体监狱制度的实践中加以体现,主要表现在罪犯权利保障、罪犯纪律惩戒、罪犯分级外遇、刑罚执行变更等四个监狱重点行刑制度上。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在监狱的实现,要以监狱体制改革,监狱布局调整、监狱物质保障,监狱工作理念更新、监狱制度建设、法治建设为其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4.
崔永东 《北方法学》2010,4(6):133-139
“仁道”精神与“教化”精神构成了中国古代狱政文化的基本精神,并且在尊重人的生命价值、以同情和怜悯的态度对待监狱行刑及罪犯改造等方面与现代的“人道主义”也有相通之处。这对我们今天建构一种体现人道主义精神的狱政文化也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由于受各种主客观原因的影响,监狱在行刑过程中逐渐出现一些不能减刑和不想减刑的罪犯,这一群体对监狱的安全稳定构成严重威胁,极大地影响着一些积极改造、想通过记功减刑这一惟一出路而改造成为守法公民的罪犯的正常改造。在新形势下,要确保狱内良好的改造秩序,维护正常的监管安全形势,必须对他们进行集中管理,辅以各种改造手段,以保证监狱的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6.
新世纪我国监狱工作的基本特征是:改造罪犯工作逐步走上法治化的道路;监狱的物质条件、管教干部和罪犯的合法权益得到法律的有力保障;监狱生产的改造特征突出出来;教育改造和狱政管理不断实现变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7.
惩罚改造罪犯和罪犯人权的保障是对立的统一。其对立性表现为:一方面,一些监狱干警过分注重惩罚和改造,忽视对罪犯人权的保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当罪犯提出人权主张时,传统的管理、教育模式受到冲击,感到束手无策;另一方面,一些罪犯不切实际地主张自己的权利和法律规定、监管秩序发生了冲突。统一性表现为:从整体上看,对罪犯人权的保障是为了更好地进行惩罚和改造,只有保障罪犯的人权,尊重罪犯的人格,改造内容才能为罪犯所认同。监狱工作以改造人为宗旨,通过改造使罪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会生存的技能,从而立足于社会。改造罪犯成为新人,就是对罪犯最根本人权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监狱行刑客体与监狱行刑对象既密切联系,又有着原则区别。监狱行刑对象是指正在监狱服刑的罪犯,他是监狱行刑客体的载体。而监狱行刑客体是指对于正在狱内服刑罪犯执行刑罚的具体指向。具体又分为惩罚客体和改造客体。监狱行刑的惩罚客体是罪犯的人身自由,某些罪犯还包括政冶权利。监狱行刑的改造客体是导致罪犯个体犯罪的主观恶性。...  相似文献   

9.
探讨罪犯心理矫治对狱政管理的作用,既可以促进狱政管理科学化,又可以深化和拓展罪犯心理矫治工作,更有利于整合监狱资源,实现改造活动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罪犯心理矫治在维护监管安全与稳定,提高狱政管理效能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心理矫治技术的运用,能够帮助狱政管理筛查、提示重点防范对象,减少狱内违法违纪和重大恶性事故的发生,消减各种狱政管理措施带来的负效应。其成果的运用有利于强化狱政管理的职能,提高狱政管理的效率,检查狱政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漏洞与不足。为了使心理矫正更好地发挥在狱政管理中的作用,当前要着重抓好心理矫治方法、技术的本土化问题,还要对矫治人员加强职业资格的管理,学习罪犯管理的相关知识。  相似文献   

10.
确立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条件下的监狱执法理念,并以此为指导,加强监狱法制的系统化建设、监狱警察的职业化建设和狱政管理的科学化建设,从而确保监狱的安全稳定,提高改造罪犯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
人文精神是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人类生存与发展赖以存在的根基。人文精神的失落是当下世界性的问题。罪犯是道德失范、人文素养缺损的典型。监狱改造罪犯的过程实质就是培育罪犯人文素养的过程,改造罪犯的行刑诉求体现了监狱对罪犯的终极人文关怀。监狱文化受到古今中外多元文化的冲击,必须有赖于一种文化权威,以鲜明的时代视野、开放的文化心态和多样化的价值追求,从行刑立法与行刑实践的两个层面上重构人文精神,才能有力推进行刑的人文关怀进程。  相似文献   

12.
档案是监狱狱政科室对罪犯执行刑罚的依据,狱政档案的微机管理提高了狱政管理工作的效率,适应了新形势下改造罪犯的需要,但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档案的保密问题,数据的准确、规范问题,微机操作人员的使用问题。  相似文献   

13.
正《监狱法》第1条规定:"为了正确执行刑罚,惩罚和改造罪犯,预防和减少犯罪,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3条规定:"监狱对罪犯实行惩罚和改造相结合、教育和劳动相结合的原则,将罪犯改造成为守法公民。"上述规定明确了监狱行刑的任务、原则和目的,但监狱行刑资源有限,而实现监狱行刑任务目的的追求无限,所以应充分重视监狱行刑效益问题。一、监狱行刑效益的内容(一)监狱行刑成本行刑成本是指在行刑过程中,为开展行刑活动所  相似文献   

14.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对监狱的物质保障和监狱改造环境的改善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细化,健全监所刑罚执行规范,实行狱务公开,强化监督机制,是依法治监的制度保证;提高干警素质在狱政建设和人权司法保障中占有重要地位;法纪管理和人文关怀相结合,有利于促进罪犯改造的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5.
根据《监狱法》的界定,狱政管理主要是负责罪犯的通信、会见、生活、卫生、奖惩和罪犯服刑期间犯罪的处理等管理性工作。狱政管理作为惩罚和改造罪犯的基本手段,在监狱工作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对维护监狱安全、准确执行刑罚,提高改造质量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建国以来,特别  相似文献   

16.
监狱硬环境是监狱为行使其法定职能而建设的人为的空间环境,是监狱的重要基本设施。监狱硬环境应当充分考虑和反映行刑理念与治狱思想,增强人文精神和科学性。目前,应转变思想观念,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完善监狱投资机制、发展监狱建设新理念、建筑具有个性的监狱形象文化、重视监狱硬环境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等措施,建立改造环境和惩罚环境的“联系平台”,使环境效益和罪犯改造效益和谐统一,进而达到提高罪犯改造质量的目的,更好地为行刑与矫正罪犯服务,创建现代化文明监狱。  相似文献   

17.
朱绍龙 《法制与社会》2010,(15):128-129
通过实施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利用严格的管教措施打击狱内违规违纪和重新犯罪行为,维护监管秩序,通过监狱资源的优化配置,实行分类管理,分级管控,分别施教,既提高监狱政策的激励引导作用,又增强教育的矫治功能,全面落实依法行刑,重视罪犯权益得保障,更加注重人性化执法,体现社会主义法治的公平正义,提高改造质量,使绝大多数罪犯改造成为自食其力、适应社会的守法公民,从而更好地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相似文献   

18.
做好罪犯医疗保健工作是法治监狱的基本要求,是稳定监狱秩序,体现人文关怀,促进罪犯改造的有效途径。做好罪犯医疗保健工作,必须加强领导,依法管理,加强宣传教育,建立健全有关制度和运行机制,充分调动社会资源为监狱服务。  相似文献   

19.
农村罪犯和城市罪犯的心理差异不仅表现在认知水平、情绪情感上,也表现在犯罪类型、对监狱生活和劳动改造的适应性、冒险敢为性、人际交往及家庭观念等方面。针对他们的心理差异特点,利用多角度教育、迁移激励、情绪调节、透明管理、亲情教育等多种有效的改造对策,有助于提高对农村和城市罪犯的教育改造水平,稳定狱内改造秩序,确保监狱安全。  相似文献   

20.
鲁兰 《法学家》2000,(3):71-76
尽管我国199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明文规定:“国家保障监狱改造罪犯所需经费。监狱的人民警察经费、罪犯改造经费、罪犯生活费、狱政设施经费及其他专项经费,列入国家预算。”但是,凡了解中国监狱经费来源的实况便很清楚,国家不仅从建国之初将“监狱经济创收”的重任赋予监狱机关,就连《监狱法》实施后,除干警基本工资和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