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政府管理模式是政府管理社会而形成的与社会的互动机制,是由政府管理理念、管理体制、管理方法等构成的一个运作模式。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逐步暴露出种种制度上的缺陷,严重影响到政府行政效能的发挥,因此构建适应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型政府管理模式刻不容缓。而现代管理理论都以人性假设为前提,不同的人性假设在实践中体现为各种不同的管理观念和管理行为。本文从人性假设理论出发,分析了我国政策管理模式存在的弊端及原因,最后提出了完善我国政府管理模式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论网络时代行政模式的嬗变及其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为标志的科技革命,正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管理模式,给传统的行政模式带来了全方位的冲击和深层次的震荡。行政组织结构扁平化,行政权力结构网状化,行政决策结构交互式、政府管理民主化,政府公务员以复合型人才为主等将成为网络时代行政模式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3.
建立和完善政府绩效评估新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仁华 《新湘评论》2007,(11):52-53
政府绩效,是政府及其部门在履行法定职责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管理和服务中所产生的结果、效率和效能,是行政能力的体现。政府绩效评估,是政府及其他社会组织运用科学的评估方式和方法对政府决策和管理行为所产生的影响和效果进行综合分析和科学测评,是一种以绩效为导向、以促进公共组织绩效最大化为目标、以管理和服务对象满意为最终衡量标准的新型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4.
高洪贤 《新长征》2008,(5):27-27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一个具有时代意义的命题。当前,我国正处在经济社会转型期,既是“黄金发展期”,也是“矛盾凸显期”,利益主体和社会结构正发生重大变化。在这个历史阶段,已开始形成全社会公共需求快速增长的现实基础,迫切需要加快政府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改革,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管理体制都在不断发生变化,过去那种以权力、权威、高压态势为主导的公共管理模式已明显地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必须加以改革。尽快医治空话、大话、套话、假话成习的官场病症,实行信息公开;政府必须去掉利益化,把利益型地方政府建设成民生政府,即建立适应公共管理体系的、新的社会发展的民生政府。  相似文献   

6.
基层社会管理与电子化公民培育的相互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电子网络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以"电子化"为特征的"电子化环境"日益凸显,正影响并改变政府社会管理的方式。电子化环境不仅为公共参与社会管理提供了新的渠道,也为基层政府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奠定了基础。在电子化环境下,如何利用电子网络与信息技术来整合社区资源,畅通民意诉求、完善公众参与渠道,建立起以服务为导向的社会管理新模式并培育出"电子化公民"以适应环境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奋斗》2017,(19)
正哈尔滨新区作为唯一一个以对俄全面合作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在设立之初,就结合实际大胆探索,积极推动"政区合一"管理体制改革,新区规划范围内行政管理主体由原来的6个压缩为3个,每个片区工作机构由原来的42个压缩为17个,通过减少政府管理层级、下沉政府管理职能,实现了"一级政府"对企业,便民利企效果持续显现。推行"非禁即入"的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在外商投资准入、商事登记、企业投资项目核准等领域全面引入"负面清单"管理模式,通过深化"放管服"改  相似文献   

8.
浅议大部制     
大部制是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实施的一种政府管理模式。中国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选择以推行大部制为突破口,有其深刻的动因并已具备了一定的条件,但也存在一些阻滞因素。这就要求我们在探索实行大部制进程中,选择正确的路径,科学推进。  相似文献   

9.
罗斌飞  陶学榆 《理论导报》2012,(9):38-39,46
根据中外专家学者对世界各地社区组织管理现状的研究,发现许多国家的政府和执政者在社区组织管理模式上各有不同,主要区别在于政府与社区结合的紧密程度不同,使社区的组织管理各具特色。通过中外社区管理模式的比较,我们认为国内社区的管理模式应该得到政府的调控和支持,采取政府负责规划、指导,给以资助,社区组织负责具体实施的策略。建议从转变理念、机制创新、制度保障、信息化支撑、城乡对接等方面着手,促进社区管理模式由行政主导下的社区管理模式向行政与群众自治并重的社区管理转变,最后形成以群众自治为主导的社区管理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浅析大部制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部制是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实施的一种政府管理模式。中国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之所以选择以推行大部制为突破口,有其深刻的动因并已具备了一定的条件,但也内存一些阻滞因素,这就要求我们在探索实行大部制进程中,要选择正确的路径,科学推进。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政府管理哲学、政府管理理论假设基础、政府管 理模式三个层次论述了与体制改革相适应的政府管理创新的内容。 文章第一部分论述政府管理哲学,指出,以是否“由政府组织和直接 管理”来划分不同经济成分“姓社”、“姓资”的所有制误区,源于整体 系统观的束缚;伴随体制改革,政府管理创新,首先应该实现管理哲 学从整体系统观向总体系统观的转变。第二部分剖析了高度集中统 一的计划管理体制的形成和运作隐含的四个基本假定:一元化利益 格局、理想化人格、无限理性和社会系统的机器说,并提出适应市场 体制的正确的政府管理理论假设基础。第三部分运用三元运行理论 剖析了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换过程中政府管理模式应有的变 化。其中最突出的变化有两点:其一是从人治到法治——通过弱化政 府集中控制行为和强化规范行为,使整个社会治理结构从以政府集 中控制为基础向以法治规范为基础的转变;其二是从管制到民主,或 从控制到服务,即从子系统自主行为作为政府集中控制行为的延伸 转变为政府集中控制为子系统自主行为服务。文章最后以农村改革和发展为例,从正反两方面阐述了政府管理模式转变的意义和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为加快我省政府投资工程项目管理体制改革,推动省级政府投资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和专业化,减少工程腐败发生,探索适合我省省情的管理模式.2003年底省政府决定首先在省级政府投资工程项目中实行代建制.成立贵州省省级政府投资工程项目代建中心。  相似文献   

13.
农村经济的产业化与市场化郭庆良一般认为,农村经济产业化就是按照现代工业管理模式组织农村经济。它的基本内涵和特点,就是在一定区域内,通过政府的引导、协调、服务,以市场需求为基本参照,以一种或数种符合产业政策、当地广有资源,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势行业为主导...  相似文献   

14.
服务型政府的构建,对公务员的素质和能力提出新的要求。和公务员素质与能力密切相关的公务员培训体系要进行一系列的创新,以适应政府在行政管理模式上和公共服务职能上的转变。  相似文献   

15.
信息网络技术与行政组织业务流程再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董晓宇  刘红 《新视野》2002,(1):64-66
近年来,信息技术(IT)和信息系统(IS)的发展与运用,为世界范围内日益兴起的“政府再造”运动提供了强大动力与技术支持。以构建“电子化政府”为目标的政府再造运动涉及政府治理观念、政府职能、权力结构、机构设置、管理模式、运行机制、工作流程的深刻变革。本文主要分析网络信息技术对行政组织工作业务流程的影响以及在信息时代行政组织业务流程再造的方式,以期引起大家对信息时代“政府再造”进行具体而深入的讨论。对组织业务流程最一般的理解是指某一组织在活动过程中,以输入一定的外界物质原料、信息和社会需求为起点,到组…  相似文献   

16.
随着环境的不断变化以及新公共管理理念的引入,政府的管理模式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着力构建高效的服务型政府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建立适度放任的市场化政府、以民主性为目标模式的政府、弹性化的战略型政府以及以秩序与效率共赢为基础价值的政府是新公共管理理念下服务型政府模式构建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7.
<正>"微政务"是指由中国政府部门推出的以"微博+微信"为主要平台的电子政务2.0模式下的公共管理方式。它为中国政府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创新管理方式,推行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打造科学化、系统化、专业化的政府管理模式提供了新途径。当前,"微政务"在社会管理创新、政府信息公开、新闻舆论引导、倾听民众呼声、树立政府形象、群众政治参与等方面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目前正在以一种更为直接、亲近的方式"走入群众"。  相似文献   

18.
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所暴露出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体制性、结构性问题,进一步凸现了加快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迫切性。浙江的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优势,是政府角色的调整和政府管理模式的创新内生于区域市场体系的演进过程。面对前所未有的经济转型升级的压力,浙江不仅不能动摇以往厘清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改革思路,而且必须以率先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来再造体制创新的新优势,以政府转型推进经济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政府绩效评估作为行政管理制度创新和有效管理工具,越来越受到重视。认真研究、制订全面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构建以正确政绩观为导向的绩效管理模式,是在政府行政管  相似文献   

20.
浙江地方政府创新实践的生成机制与演进逻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市场发育、社会成长与政府转型的良性互动,一方面使浙江走上了内源式的经济发展道路,成为全国市场体系发育最为完善、经济最为发达的省份之一;另一方面则为政府角色的适时转型,以及政府管理模式的不断创新,建构了特殊的动力机制和压力机制。“浙江现象”为我们理解地方政府创新实践的生成机制和演进逻辑,提供了具有典型意义的研究样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