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踔  林明 《理论月刊》2012,(7):15-20
马克思交往理论突出强调了"世界交往"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意义和作用,揭示了"世界交往"背景下人类文明的相互借鉴和效仿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加速作用,从而说明在"世界交往"时代,跳跃性发展已成为人类历史的常规和普遍的现象。这就为合理解释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能够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走上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以及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2.
如何认识社会主义改革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历史渊源,进而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是当今实践提出的课题。而要科学地解释这一问题,必须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使思想适应发展变化的新形势。 1 对社会发展动力的探源,归根结底是一个历史观问题,即用什么来解释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源。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人类对社会发展动力的认识,从总体上来说,是历史唯心  相似文献   

3.
在《法哲学原理》(Grundlinien der Philosophie des Rechts)一书中,黑格尔发展了关于现代社会的解释。在他的理论中,家庭和市民社会的对立占据着中心地位,而国家的出现则调和了这种对立。市民社会作为一种制度是理解现代社会的关键。这篇论文主要探讨现代社会的动力学,这种动力机制主要运行在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之间。对黑格尔而言,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是构成现代社会的三重架构。与通常的研究不同,我们试图远离环绕在黑格尔哲学思想上的宏大话语和意识形态话语,并着眼于现代社会的结构性制度,以《法哲学原理》的解读为中心,试图为黑格尔的思想提供一种新的结构性解释。  相似文献   

4.
探寻不同政党制度的产生根源,是政党研究的核心议题。现有的解释政党制度差异的理论可归为三大范式:社会中心范式、制度中心范式与政党中心范式,每种范式都有其独特的理论贡献,同时也都存在着适用性方面的局限。本文在系统梳理三大理论范式的内容主旨、因果机制与适用性局限的基础上,尝试提出一个新的初步框架——党际间的多元竞争模型,该框架立足于政党中心范式,从政党间的纲领分歧层次与政党间的组织能力对比这两个变量,来解释后发国家中不同政党制度的历史起源:在后发国家的政体建构过程中,政党之间在纲领上的分歧层次以及组织能力上的力量对比,决定了政治斗争的基本规则和形式,并最终导致了作为竞争结果的不同政党制度。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认为,市民社会决定政治国家,国家必将回归社会,这一理论对我国乡村治理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将乡村治理同马克思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相结合,对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性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刊1982年第6期《浅谈社会主义条件下革命的含义和形式》(以下简称“浅谈”)一文,读后颇受启发,但就其中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社会革命”的解释和对社会主义条件下革命的含义的见解,感到有商榷的必要。一,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社会革命”,不只是“专指人类社会形态的更替”“浅谈”在解释“社会革命”的含义时指出,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中,社会革命的特定内容是“专指人类社会形态的更替”。这就未免绝对了。其实,社会革命这一概念,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有着多种的用法。一是用于一种社会经济形态到另一种社会经济形态的转变;二是用于特指社会主义革命;三是用于泛指社会经济关系中的一切重大的变革。例  相似文献   

7.
进入21世纪,人类社会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这场变革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经济和社会赖以发展的战略资源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人力资源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加入WTO使中国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竞争时代,这个时代不是拼体力,也不是拼资源,而是比知识、比智力。说到底是人力资源能力的竞争,是人才数量和质量的竞争,也是人力资源开发水平和人才选用机制的竞争。  相似文献   

8.
论人类社会系统发展的动力与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树青  钱双逢 《求索》2007,(10):62-64
人的物质与精神需要是人类社会系统发展的动力,竞争合作与平等和谐、传承积累与创新发展和分化融合与层次推进则构成人类社会系统发展的基本机制。  相似文献   

9.
曹子勤  吕志敏  马熙融 《前沿》2003,25(2):19-22
对当代社会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讨论 ,应该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其哲学基础 ,以物质资料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这一基本观点为出发点 ,只有这样 ,才能正确理解当代社会的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理论 ,正确解释和说明当今社会出现的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发生学方法以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为指导,完成了对近代发生学方法的超越,形成了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科学解释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的理论范式。这一方法具有科学性、批判性、实践性、辩证性等理论品质,有助于从发生维度及其内在联系,科学阐释人类社会历史进程的动态的发生过程,对社会历史研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