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铅笔人生     
佚名 《政府法制》2012,(23):36-36
一个小男孩儿问正在写信的奶奶:“奶奶,您在写什么?”奶奶停下手中的笔对孙子说:“我在写你的事情,比我所写更重要的是我正在使用的这支铅笔。希望你长大后,也能像这支铅笔一样。”  相似文献   

2.
欣欣然 《检察风云》2012,(23):74-75
如果你问不同的人什么是幸福,得到的答案也不一样。有的人认为生活富裕就是幸福,有的人认为身心愉悦是幸福,还有的人认为实现理想才是幸福。《2011中国人幸福感大调查》显示,有四成人感到不幸福,其中影响幸福感的因素排名前三位的是工资、房价和医保水平。幸福感难道真的如调查所示完全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吗?事实上,觉得幸福难以获得,常常是因为走入了幸福的误区。我的一个好朋友,前段时间因为既要读书又要照看家庭而疲于奔波、情绪低落。一个晚上,她突发奇想向自己四岁的女儿请教保持快乐的秘诀。这个小姑娘在确认了妈妈真的是想请教自己,而不是在考她时,对妈妈说:你要知道你是很快乐的,你要知道你很聪明,你  相似文献   

3.
在一篇题为《村民急盼交管部门安装红绿灯》的报道中,有一个令人泪奔的细节:一名3岁男童坐在熟睡的母亲身边,把手机贴近耳朵给爸爸“打电话”:“爸爸,你在哪里?” 男童的奶奶看到这一幕后,觉得自己的心“像被刀子剜了一样”疼,因为男童的爸爸,也就是她的儿子再也无法接听饱含亲人思念的亲情电话了.  相似文献   

4.
是我自己走着,干部队伍中一些人把我推着,亲人们把我护着,社会上亲近的人把我哄着,使我朝腐化堕落之路一直走着,而且越走越快,越走越远,最终滑入了不可挽救的万丈深渊.  相似文献   

5.
本届人大代表选举,你知道我的选票上写上了谁的名字么?是和我同一选区的赵薇,对!就是那个在电视里演小孩子的赵薇。 你问我为什么不选候选人而选不是候选人的赵薇么? 我能给你讲出100条理由来-- 一,我知道赵薇这个名字。在屏幕上、在报刊上,我多次看见过,而且还记住了薇字有个草字头。可那候选人呢?他的名字我是第一次看见!你说,一个是我知道名字的,一个是我过去连名字都不知道的,我该选谁?当然是前者!  相似文献   

6.
赵星 《江淮法治》2013,(22):58-58
其实走出去,不一定是非要走到什么地方去,而是说要有勇气改变自己不满意的现状。很多人都有同样的困惑,比如在自己的家乡多么压抑,不甘心一生就这样度过:比如对自己的工作有多么不满意,不知道是该离开还是该继续努力。你问我,我也不知道应该怎么选择,人生都是自己的。谁也无法代替你作决定,因为没人能保证你未来的路就能一帆风顺。  相似文献   

7.
领导失踪了     
刘国芳 《政府法制》2014,(20):49-49
中午,两个贼潜进领导办公室.才进来就听到外面有开锁的声音.两个贼无路可走,仓促之下,一个在办公桌前坐下来,另一个则坐在沙发上.门开了,一个大腹便便的人走进来.这人就是领导,领导中午喝了点酒,看见两个人坐在自己办公室里,吓了一大跳,说:“你们怎么到我办公室来了?”坐在领导办公桌前的那个贼盯着领导说:“你说呢?我们总不会无缘无故坐在你办公室吧?”  相似文献   

8.
1995年大学毕业后我整整待了两个月才被分配到一个基层检察院工作。在亲人、朋友眼里,我是一个穿着笔挺制服的女检察官,可有谁知道我心里的无奈,毕业分配的艰难和初入检察院的失落感紧紧包围着我。刚到检察院时,短短几个月就倒腾了三四个科室,也不做具体工作,我像是一个多余的人,后来总算固定在法纪科,上山下乡跑案子。我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记得有一次到发案单位了解情况,言谈中和一位负责人争执起来,说着说着他竟然用浓浓的川音冒出一句:“你一个女娃儿家,懂啥子哟。”那一刻我僵住了,思维凝滞在那间飘满烟味的办公室里,…  相似文献   

9.
幽默大王     
自杀的鸽子一个人被指控用枪打死了农民养的几只鸽子。他请了位律师替自己辩护。律师想吓唬农民:“你能发誓这个人打死了你的鸽子吗?”“我并没有说我看见他打死了我的鸽子。我是说,我怀疑他打死了我的鸽子。”“啊!这就得了。你为什么怀疑呢?”  相似文献   

10.
秦屿,久的小镇,忆,梦里,故乡那路,独家记计己,这座鱼米之乡、历史悠蕴含了我童年太多的回熟悉的乡音声声入耳,而那屋,那人,已成为我的不可磨灭。2011年5月1日10时10分,我的奶奶静静地走了,没有了牵挂,带着一丝安详。奶奶再也不能睁开眼睛看一看我,再也听不到孙儿的呼唤了,我倚坐在一旁,望着她那苍白无力的脸庞,眼泪夺眶而出,想起了童年许多往事。奶奶的家是一栋古老的房子,有着一个小院子,这个院子是我儿时的故乡。通往奶奶家的是一段幽曲的小路,穿过几个小巷,走过几个路口,就到了我童年成长的地方。我小时候是在奶奶家出生的,记忆虽已很模糊,但至少心里有个根在那。以前每次过年过节去秦屿的话,去的第一个地方就是奶奶家,奶奶总是很高兴大家回来,那时候奶奶家总是很热闹。亲戚们聊着天,我则坐在一旁静静地听着大人们的话语。奶奶每次看到我都说我又长高了,是家里最高的了;奶奶的篮子里总有一些零食和水果,每次去都会时不时塞给我吃……现在想起那些画面已愈加使我难过,以后我还有机会走进那个地方吗?人生仿佛一场梦,生老病死虽说是人生的正常现象,但人是有感情的动物,哪有那么容易就放下呢。入警培训后分配岗位,幸运地能回到老家工作,本想有空常回去看看奶奶的,没想到我还没来得及孝顺她,她就离开了,心中总觉得有着一种敬孝的“债”,奶奶,您知道吗?  相似文献   

11.
《法律与生活》2009,(5):56-56
美琪,你走了已经整整一年了,你在天堂还好吗?这一年,你在天堂,我却下了地狱,我在地狱中度过了整整一年。我不是一个喜欢流泪的人,这你知道,但你走后我的泪流了一年,一想起你来,泪便不知不觉流了下来,心中尽是你。  相似文献   

12.
美琪,你走了已经整整一年了,你在天堂还好吗?这一年,你在天堂,我却下了地狱,我在地狱中度过了整整一年。我不是一个喜欢流泪的人,这你知道,但你走后我的泪流了一年,一想起你来,泪便不知不觉流了下来,心中尽是你。  相似文献   

13.
读者     
我真不知道你幸福吗?"我不知道"——这是莫言的无奈。"你幸福吗"这个问题的本身有点儿大、有点儿沉。一项调查显示,中国人的压力世界第一,用是或否回答"你幸福吗"这个问题,似乎简单格式化了。面对这样的提问,我也不知所措,说什么呢,"还好","有点儿累",不知提问之人作何感想。"你幸福吗?"普通人都有一大堆烦恼的事在等着,无暇顾及;还有些人心浮气躁,急于上位,此类提问避之不及。如此提问,其调查结论能说明什么呢?  相似文献   

14.
一支有理想、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时刻听从党召唤的队伍,无论迎接何种考验,都会向祖国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我愿意站在你的身旁,挽着你的左手,因为我知道,你敬礼的右手属于祖国。"近期,边防军人的微信朋友圈都被这样一句既甜蜜又心酸的话语刷屏,4月15日新疆边防总队反恐维稳先进事迹报告会上,战斗英雄、  相似文献   

15.
信访工作很辛苦,也很快乐。尤其是看到来访群众信任而来满意而去的时候,幸福之感油然而生。我从事信访工作多年,常有这种体会。一次,一位老太太来到信访室,坐下便讲起其家世:“我今年68岁了,原来有一个和睦的大家庭,家人不幸几次遇到事故,死了7人,剩下我和一个刚刚出生6个月的小孙子相依为命。如今孙子16岁了,9月份我把孙子送到城区一所高中读书……”开始,我以为老太太走错了地方,找民政局错找到了纪委。但看到老太太眼泪汪汪,又带着哀求和期望的表情时,总觉得老太太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助。她说是特意找纪委的,我就用…  相似文献   

16.
我说:“如果还钱时是两个人,还没还不好说,但你家当时有人在场,当时是谁在场?他们看见没有?要不要把家里人都拉来问问,是不是看见了?不过,我们可不希望这么做。再有,因为什么撕条子,谁给你出的主意,你清楚,我也清楚……”李某听着听着在沙发椅上坐不住了,一出溜屁股就坐在了地上,背靠着沙发,摸出烟来,点上一支,“吧嗒吧嗒”地在那儿抽个不停。我说:“没多大的事,非要往大了闹!本来对方欠着你钱,你有理,可这么一闹,弄不好还要承担法律责任,落了个鸡飞蛋打,你说值得不值得?”按照民事诉讼法规定,诉讼参与人或者其他人在诉讼活动中有伪证行为的…  相似文献   

17.
李健 《法律与生活》2016,(21):42-43
自首贩卖亲孙子 2016年8月11日,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人民法院公开审理一起买卖儿童的案件.案件的第一被告人名叫徐大宣.据公诉机关的指控,他将自己的孙子徐博以5万元的价格卖给了别人.与徐大宣一同站在被告人席上的还有孩子的奶奶王伦英、姑姑徐敏等9名被告人.此案的买方是一对夫妻.作为中间人的周广亮是最先与徐大宣夫妇取得联系的人.  相似文献   

18.
傍晚,我从律所回家的路上,看见一对手拉手回家的小姐妹.突然,我想起了和四姐一起上学、放学的日子. 记得一年级开学第一天,我被老师安排在第一个座位上.老师的第一堂课讲的什么内容我已经不记得了,只记得课上我特别渴.终于,下课铃响了.班里所有学生争先恐后地跑出教室,然后分流,一部分人去了厕所,另一部分人直奔学校唯一的水龙头. 水龙头前,身体强壮的或者高年级的学生在争抢着喝水.一个嘴对着水龙头喝几口,就会被挤下去,再上去一个.瘦小的我舔着干裂的嘴唇,老老实实地站在你挤我推的“人疙瘩”后面等待.  相似文献   

19.
几年前,我在美国佛罗里达 国际大学商学院学习。一天上午, 我到迈阿密城区购物。在街头等 公共汽车回校时,我看见一位金 发碧眼、婀娜多姿的姑娘开着一 辆白色小轿车,在路边有停车计 时器的地方走走停停地抄着、写 着,并不时地撕下一张巴掌大的 黄纸条,扯去不干胶条,往停车计 时器前停放的车辆前窗上一贴, 然后走开。我好奇地走过去问她 在干什么。她笑着告诉我她是稽 查员,在检查停车超时情况。 "你怎么知道这车超时 了?"我不解地问。  相似文献   

20.
打官司     
打官司与我可是结下了不解之缘。二十多年前,当我还是一个小学生的时候,我第一次知道了打官司c我的三叔从小就过继给一位族人做孙子,以延续香火。这位长辈去世后,留下了三间房子,而我的三叔又在外地工作。这位长辈的侄儿就霸占了房子。三叔委托我父亲替他打官司。于是,我就常常看见在田地里劳累了一天的父新坐到了昏暗的油灯下。在扫盲班里开始识字的父亲,为了给三叔写信和给法院写诉状;常常忙到深夜。看到父亲如此艰难,我恨不得自己一夜之间就长大,能帮上父亲一把。好不容易等到村子里有在省城武汉工作的人回家探亲,父亲就象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