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湘潮》2016,(12)
正毛泽东说过,"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没有精神,人不会有出息。一个党也是如此,没有精神,这个党立不起来。在95年的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培育形成了一系列彰显党的性质、宗旨和品格,体现人民和时代要求,凝聚各方力量的伟大精神。我们党在1996年概括的长征精神,就是中国共产党伟大精神的一个醒目坐标。同样的,一  相似文献   

2.
中国,作为一个曾经以四大发明闻名于世的国家,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特别需要提倡创新精神、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正对于一个伟大的灵魂来说,任何赞扬都苍白无力,任何荣耀都无关观瞻。人们谈论他,怀念他,追思他的人格人品、科学贡献、精神魅力,更多的是因为在喧嚣的尘世中,在向善的追求中,人们看到了一个榜样,在其人格精神的烛照中,看到了这种精神在当今弥足珍贵,也看到了自己的差距,因而引起内心的震撼。钟扬,朴实而伟大的灵魂,一座巍峨的精神丰碑。  相似文献   

4.
任理轩 《理论导报》2011,(10):31-33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人无精神不立。党也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党无精神不强。在90年的奋斗历程中,我们党培育形成了一系列彰显政党性质、反映民族精神、体现时代要求、凝聚各方力量的伟大精神。这些伟大精神,对于推动党所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发挥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人活着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当然更需要有一种精神。9月28日,在东北三省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专程到辽宁省抚顺市雷锋纪念馆,在参观雷锋生平和事迹展时强调,雷锋是时代楷模,雷锋精神是永恒的。一种精神被称作永恒,说明它有一种跨越时空的力量。雷锋精神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开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奉献社会、关爱他人、敬业求实,为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提供了丰厚  相似文献   

6.
《党课》2012,(21):17-19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朱佳木认为.一个民族要振兴,内部一定要有安定团结的氛围和昂扬向上的精神,外部一定要有相对安全的环境和与多数国家友好的关系。否则,内部争斗不止、四分五裂,人民精神萎靡不振、安于现状.外部强敌骚扰不断。与多数国家结怨不和,任何民族都是难以振兴的。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至少通过六件大事,使中华民族拥有了有利于伟大复兴的内部和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7.
正"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英雄是时代的辉煌,是历史的记忆;英雄是国家的最高荣耀,是民族的精神坐标。"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在任何时代,英雄都意味着奉献,意味着牺牲。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历经97年艰苦卓绝、波澜壮阔的岁月,从弱小走向强大,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执政党,带领中国人民把一个积贫积弱的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建设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一步步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梦想,依靠  相似文献   

8.
<正>毛泽东有一句名言:"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一个国家要有精神,它是国本;一个民族要有精神,它是脊梁。什么是中国精神?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高度概括了中国精神的本质内涵:"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魄。"  相似文献   

9.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只要做到精神不滑坡,任何困难都是能够克服的。  相似文献   

10.
<正>政党是国家政治生活的核心力量,执政党精神是构成国家精神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任何一个执政党要想在解决人类主观精神世界与客观物质世界的矛盾中发挥作用、在推动社会历史进步中担当使命和责任,都必须以一定的精神文化作为自己的思想旗帜和精神支撑,按照它所代表的阶级的利益和愿望去改造世界,影响和推动社会历史的发展。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富有创造性和优良革命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其走过的94年的辉煌历程中,既有浴血奋斗的历史,也有艰  相似文献   

11.
论孔繁森精神山东社会科学院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要进步,同样离不开坚强的精神支柱。我们这个时代需要孔繁森精神,我们这个时代产生了孔繁森精神,我们这个时代必须大力倡导孔繁森精神。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英模,不同的精神。着力于改革开...  相似文献   

12.
记者:王书记您好,您曾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引领我们前进的精神支柱。您能详细说明一下吗?王炳林:任何一个社会,都需要一种精神的调节。当物质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这种精神的调节就更加迫切。世界上很多国家基本上有三种调节:宗教信仰、政治信仰、职业意识。一些西方的国家主要是靠宗教信仰来调节。比如说美国总统,他如果是个异教徒,  相似文献   

13.
艰苦奋斗,重在奋斗。毛泽东同志曾说过,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这种精神就是“保持革命战争时期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革命热情,那么一种拼命精神。”邓小平强调,没有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险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不断继续前进,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和认识,也要不断继续下去,永远不能停滞。任何安于现状、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无所作为的思想,都不利于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良好的精神状态是事业成功的前提和保证。精神状态如何,对…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在中纪委第八次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深刻阐述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党的艰苦奋斗精神的极端重要性,强调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带头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建国、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励精图治,带领全国人民为实现跨世纪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肩负的历史使命,决定了广大党员和干部无论在什么条件下都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一、保持艰苦奋斗精神要与弘扬党的宗旨结合起来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都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它在任何时候都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精神支柱,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精神动力.艰苦奋斗是中国革命的传家宝.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就是靠这种精神,克服了千难万险,粉碎了国民党几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跨越了人迹罕至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需要物质支撑,也需要精神动力。国家的建设和社会的发展,时刻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凝聚力、创造力和奋发有为的精神。一个人也是如此,离开了精神生活,离开了理想的追求,它的生活就失去了意义。思想政治教育要求人们必须有一种信念:倡导积极向  相似文献   

16.
古往今来,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小到一个单位、一个个人,都需要有一种精神作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力量源泉。纵观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伟大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7.
<正>中华传统美德蕴含着的丰富思想道德资源,在21世纪的今天仍具有鲜活而强大的现实价值。只有有了文化认知,才会有文化认同,也才会有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精神的支撑;一个民族的进步,离不开文明的成长。纵横古今中外,任何国家或民族,贫弱落后固然可怕,但更可怕的是文化萎靡、精神空虚。中华文化,作为世界历史上唯一不曾中断过的人类文明的伟大结晶,近一百多年以来与各种外来文化进行了各种各样的交流、碰撞、渗透与融合。在这个过程中,中华文化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惊讶与从容、冲击与接纳、困惑与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总书记最近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强调指出,要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和弘扬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不懈奋斗的精神,并将其概括为五种精神,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的精神,知难而进、一往无前的精神,艰苦奋斗、务求实效的精神,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这是对我们党在带领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历程中所体现出的各种崇高精神的提炼和升华,是对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展。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充满艰辛、充满创造的壮丽事业。伟大的事业需要并将产生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动着伟大的事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用革命精神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克服了种种艰难险阻,取得了革命和建设的一个又  相似文献   

19.
今年5月22日,习主席在外国专家座谈会上强调,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优秀文明成果。中国要做一个学习型大国,不论发展到什么水平都要虚心向世界各国人民学习,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加强同世界各国互容、互鉴、互通,不断把对外开放提高到新的水平。习主席的这一重要讲话,充分强调了学习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陈雪莹 《奋斗》2022,(6):23-24
<正>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今天,中国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实现奋斗目标,需要英雄,需要英雄精神。我们要铭记一切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贡献的英雄们,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勠力同心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