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997年5月,西方“金融炒家”挥动“量子基金”,首先出击泰国,引发震惊全球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以下简称“危机”)。中国自墨西哥金融危机和巴林事件后,虽早有防范,但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框架里也难免受影响。云南地处东南亚前沿,更是深受其害,因此众说纷纭。不...  相似文献   

2.
第三世界发展的陷阱与新世纪的全球矛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爆发以来 ,第三世界的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展问题 ,再一次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东亚地区发展中国家引人注目的高速发展嘎然而止 ,东亚奇迹转入危机。人们为危机所震撼 ,危机促使人们思考。从发展经济学角度看 ,东亚的金融、经济危机所提出的问题是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发展中国家能否最终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进而跨入发达国家行列。东南亚的危机促使人们重新探讨 ,当代世界经济体系中第三世界国家工业化发展的规律问题。一、发展的“钟形曲线”战后第三世界的工业化走过了一条曲折的道路 ,既有辉煌的成绩 ,也有痛苦的失…  相似文献   

3.
从东亚经济危机看当代资本主义房宁“一石激起千层浪”。1997年7月2日爆发于泰国的金融动荡,迅速席卷了东南亚、东北亚,引发了一系列金融、经济危机,进而波及北美、欧洲、从危机发生至今已匆匆一年,而这场危机目前仍在发展,未见穷期。东亚经济危机为我们观察当...  相似文献   

4.
为了深入分析东南亚金融危机对我国和我省的影响,探讨应对的措施,为实现湖北经济新一轮发展服务,省经济学团体联合会、省金融学会、省法学学会、省国际经济贸易学会于7月7日在湖北省社会科学活动中心联合召开了“东南亚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湖北的对策座谈会”,现将会议讨论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成因省经团联执行主席、博导夏振坤认为,造成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是这些国家的国内政策错误或不当,尤其是国内金融政策走得太快,金融干预过多,金融结构调整滞后,以及经济政策泡沫化。从外部…  相似文献   

5.
金融绍罗什     
东南亚金融风暴现已趋于平息。作为最大的受害者,东南亚国家都在寻找这场危机的“元凶”。他们找到的一个共同的、明显的“罪魁祸首”,便是被称为“货币狙击手”、“金融强盗”的美国人———乔治·绍罗什。(又译乔治·索罗斯———编者)传奇经历1930年,乔治·绍...  相似文献   

6.
亚洲金融危机与东亚、东南亚的合作亚洲金融危机不但给亚太地区带来了极大的金融动荡.而且也促发了东南亚与日本、韩国的经济危机,“亚洲奇迹”陷入了深谷。虽说金融危机严重地破坏了该地区的发展,并且造成印度尼西亚等国国内政治的动荡。但这场危机从另一个角度看却对本地区的国际关系起到了稳定作用.减少了该地区近期军事对抗和军备竞赛的可能性。各国部陷于处理本国内部金融、甚至于政治问题,调整自己的经济结构.没有力量扩充军备,反而减少了国防开支.另一方面,危机促进该地区国家间的进一步合作,同时使亚太地区大国关系有了新…  相似文献   

7.
进退之间     
《今日中国论坛》2002,(5):64-64
在一个雷阵雨之夜,笔者观看了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有关“海尔”的报道,其中有一节尤为令人惊叹:1997年,在东南亚金融危机时,许多大公司纷纷撤离这是非之地,而海尔则相反,在人退时我进,于“危机”中觅“商机”。结果,“危机”过后,他们在东南亚站稳了脚跟,占尽了“商机”,开拓了一番新天地。  相似文献   

8.
今年5月份以来,泰国股价下跌,泰铢汇率贬值,7月份泰国金融动荡波及整个东南亚,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以及印尼货币与美元的比价纷纷跌至近年来最低点,甚至远在天涯的巴西、希腊、捷克、南非等国的金融市场也出现了连锁反应。整个东南亚金融市场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这个被誉为“最富活力”的地区不得不紧急刹车,经济发展步伐大大放慢。 90年代以来,对外经济开放程度高、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相继出现金融问题引发的经济动荡,这值得我们引起注意。虽然我国一向重视对金融体系的宏观管理和对金融风险的防范,但处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龙头地位的我国与东南亚诸国以及其它发生过金融动荡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领域亦有许多相似之处,引发这场金融动荡的主要原因如泡沫  相似文献   

9.
经过10多年的苦心经营,东南亚国家终于实现了经济的腾飞,经济的高速增长使该地区的一些国家和地区成为令人称羡的亚洲“小龙”、“小虎”。然而,自1997年7月份以来,一场金融风波如瘟疫般传遍了东南亚和韩国,波及  相似文献   

10.
《协商论坛》2009,(8):9-12
由美国金融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不仅对世界经济产生了重创,也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严重冲击。虽然这次危机最直接的受害者主要是一些生产出口型外贸企业,但对与民生关系密切的商业零售业也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零售业正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危机,有的企业“收缩市场”、“紧缩资金”,有的“减薪裁员”、“歇业整顿”,而在我省落户的台资最大的商业零售业企业“郑州丹尼斯百货”却一路前行,加速发展,出现了逆势而上有“勇”、  相似文献   

11.
去年七月以来东南亚出现的金融危机,是战后对全球经济最大的一次金融冲击,已经波及整个亚洲和世界其他地区。面对这场危机,党中央高屋建瓴,冷静分析形势,有针对性地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成功抵御了金融风暴的冲击,使国内经济未受大影响。如何进一步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金融改革和发展中重大问题的部署,运用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综合措施构筑起金融安全体系,从根本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已经成为我国深化金融改革、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本要求。一、金融安全与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近年来,金融危机与金融风险防范已成…  相似文献   

12.
1997年11月,“第四届海峡两岸金融学术研讨会”在上海浦东举行。本届研讨会由中国金融学会主办,上海市金融学会承办,台北金融研究发展基金会。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合办。海峡两岸250多位金融专家和学者与会,两岸15位专家学者在研讨会上作专题演讲,《九七之后台湾及香港间之经济金融互动》、《大陆金融体制的深化改革》、《上海金融的改革开放与发展》、《台湾地区投资银行业务发展的展望》等15篇论文得到与会者的好评。与会者就东南亚金融危机出现后如何加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两岸投资银行业的发展、两岸金融从业人员相互交流培…  相似文献   

13.
1997年7月发生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到年底已演化成亚洲金融危机。本文详细记录了这场危机6个月来爆发、蔓延、深化的发展轨迹,说明了产生危机的经济原因,分析了它对地区和全球经济的影响,总结了基本经验和教训,为了解和研究这场危机提供了必要的资料。  相似文献   

14.
经济决定金融,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银行信贷管理体制改革应有利于地方经济的全面发展,同时,各级地方政府也要为金融改革创造宽松的环境。商业银行要正确处理信贷管理体制改革与国家信贷政策目标、防范风险与发展创新、贷款管理中的“收”与“放”等三个关系。  相似文献   

15.
由“温贷危机”引发的民间借贷风险与防范问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本文从金融生态环境的视角分析了民间借贷的风险及其根源,认为我国民间借贷风险主要来自于包括金融体制、经济政策、法律制度、社会诚信状况等金融生态环境的失衡,因此通过建立普惠制金融体系、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监管机制、建立征信与担保体系和推动实体经济发展等手段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是防范民间借贷风险与化解民间借贷危机的根本对策。  相似文献   

16.
去年下半年,从泰国开始,以货币贬值、股市下挫为标志,东南亚诸国先后爆发了金融危机,区域内各主要国家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普遍陷入了物价上涨、经济发展停滞的困境,危机至今仍没有止息的迹象。台当局视此为推行“务实外交”的“天赐良机”,全然不顾岛内自身经济同样受到很大冲击、立足未稳的处境,于今年初重提“南向政策”,以金钱许诺为先导,派出“副总统”连战、“行政院长”萧万长、“经建会主委”江丙坤等高级官员,到东南亚各国频繁活动,急欲打入向东南亚国家提供经济援助的行列,在东南亚玩弄“金援外交”花招。台当局搞…  相似文献   

17.
<正> 近年来,东南亚金融危机已波及整个亚洲与世界其它地区,虽然我国近几年不断深化改革,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国家经济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又比较好地把握了金融对外开放的步骤,有针对性地提出和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使国内经济未受很大影响,总的形势是好的。但是,由于我国与亚洲危机国家和地区有着十分密切的经贸关系,这些国家和地区在金融危机后,经济增长速度滞缓,收支能力下降,进口需求萎缩,势必对我国的外  相似文献   

18.
回顾国际贸易发展历史,在经济(金融)危机时,世界经济普遍经历了经济(金融)危机——经济衰退——贸易保护主义兴起这一逻辑发展过程。此轮经济(金融)危机引发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趋势也愈加明显。贸易利益分配不均、生产与市场矛盾、经济发展阶段与经济实力对比的变化是贸易保护主义不衰的长期机制;经济(金融)危机时期经济发展滞缓的现实、经济增长模式的修正和产业结构转移等特殊动因催化了贸易保护主义的泛滥;贸易保护主义是各国合理、稳健的现实主义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9.
次贷危机下中国金融创新的困惑与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并升级为全球金融风暴的过程中,金融创新被认为是重要原因之一,这不仅使我们迷惑于金融创新究竟是一把怎样的"双刃剑",更严重的是迷失了发展的方向与路径。透析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机理,可知次贷危机并非金融创新的必然结果,银行等相关机构为追逐暴利而弱化风险控制才是次贷危机爆发的罪魁,政府监管不力和错误的货币政策则是次贷危机爆发的祸手。次贷危机的根本原因不是金融创新,而是一场刮遍全球的信用风险。中国的情况跟美国不同,目前中国的主要问题是金融产品过于单一,金融衍生品基本没有,不能满足现代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一方面是金融体系中的流动性过剩,另一方面是农村、中小企业等经济领域仍难以获得足够的金融支持,在金融脱媒使银行体系作用降低的情况下,必须通过直接金融工具的创新来解决这些问题。因而中国不能停滞金融创新的脚步,应根据中国的情况选择创新的方向和路径。  相似文献   

20.
语录     
《创造》2008,(9):28-28
“面对危机,关键是要鼓起勇气和信心,这比黄金更重要。” ——9月2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纽约与美国经济金融界人士座谈,就发展中美经贸关系和当前美国和世界经济金融形势交换了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