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中国20世纪文学史是一部乡土文学在现代文化语境和民族救亡图存的历史背景下的流变史。乡土文学这个主题蕴涵着现代与传统、救亡与启蒙、幻想与现实、离去与回归等现代文学母题。乡土文学在对传统文化的留恋与批判,对现代文明的拒斥与认同等多重叙述中,折射着20世纪乡土作家们作为叙述主体巨大的精神困境和无法摆脱的现实和文化宿命,他们为中国20世纪文学书写了悲怆的一笔  相似文献   

2.
试论二十世纪中国写意乡土小说的地域、风俗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乡土文学崛起于20世纪20年代中期,在这一时期,较为自觉地把“乡土文学’作为一种现象来讨论、倡导,从而建构起乡土文学理论的周作人。一方面,他从乡土与文学的关系人手,阐述了倡导乡土文学的必然性和可能性;另一方面,他从地方色彩之于世界文学的重要性阐述了建设乡土文学的重要意义和价值。这就为乡土文学的崛起提供了理论依据。鲁迅在创作实践方面为乡土文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他的一系列乡土小说具有极强的批判精神,给现代乡土小说作家以极深的启迪和影响。显然,赛先艾、裴文中、王鲁彦等作家师承了鲁迅乡土小说的创作之风,…  相似文献   

3.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可以纠正关于新文学不过是对西方文学的摹仿而中国传统文学才是中国人独创的偏见,正如西方以这种偏见对待19世纪的俄罗斯文学而最终发现这一世纪的俄罗斯文学无比辉煌一样.诺奖对当代的钟情必然会带来对现代的重估.当然,莫言的幸运及其文学天才是其获奖的内因.他将高密东北乡当成中国乃至人类苦难的缩影,创作技巧的繁多及文学语言的繁丽,使其区别于一般的乡土文学.莫言并不是正统儒道传统的文化承担者,而是在寻根中张扬了东夷文化的原始感性与高密民间文化的顽强生命力.  相似文献   

4.
哲学、文学、史学是中国的传统人文学科,在中国近代社会转型时期的20世纪初年,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中国传统人文学科中观念与内容之更新。本文认为,哲学表现出的多元性和政治性,资产阶级倡导的新史学的建立,文学紧密配合政治斗争和社会教育而表达出的资产阶级新兴文学观与技法,分别是20世纪初年中国传统人文学科变革的特色。20世纪初年中国传统人文学科的变革是在特定的社会氛围中开展的,封建专制崩溃的前夜为这一变革提供了历史机遇。这一变革在中国近代文化发展史上具有独特地位。  相似文献   

5.
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儒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占份量最大,并对传统文化的各个层面起主导和支配作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还包含有其它成分,如道家文化、佛家文化等等,然而都未能属于主导地位。自汉代以后,历代王朝均以儒家学说为治国的指导思想。儒家思想经过长期的积淀,影响甚至形成中华民族的心理结构、民族性格。近年来,随着“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腾飞和中国大陆自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迅速发展,儒家在现代生活中又重新表现出它的蓬勃生机。这在国际上称为“儒教的复兴”,在中国大陆称为“儒学研究的复兴”。这表明,传统儒学思想对现代社会仍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我们应该继承、借鉴这一思想中的优秀成分。  相似文献   

6.
人类生态环境的灾难,归根结底是基督教文化导致的,因而生态批评最早产生于西方。20世纪70年代兴起,到90年代在英美汇为一种批评思潮的生态批评,迅速于世纪之交在中国登陆,并成为当代中国批评界与美学界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除了现实的原因,这与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生态智慧密切相关。孔子是浅绿的生态主义者,在肯定文明的同时关注生态环境;老子已由浅绿向深绿转化,而庄子则是深绿的生态主义者。传统的生态批评会改变传统的文学评价标准,带来对中国传统文化与文学的价值重估,并使中国悠久的自然文学传统的青枝绿叶在后现代的田野中更加生机盎然。  相似文献   

7.
洗旧刷新,勇于进取,是一个民族具有永久生命力的体现。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先进的中国人对本民族封建陋习和顽疾的批判、剔除以及对西方文化合理因素的审慎吸取,除弊创新,展现了古老的中华民族要求复兴的宏伟前景。五四创新精神是20世纪中国的一笔宝贵财富,对于中国现代文化传统的开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20世纪是中国传统文化叙事发生根本变革的时代,这种变革尤其体现在现代中国民族关于政治、伦理、理性、审美等话语形态中。然而由于它们本身只是在西方文化叙事影响下的产物,所以在本质上不过是一种残酷的现代性幻像。中国民族也不可能通过这种非法的文化叙事与现代世界发生真正的交流和对话。在当代特别需要警惕的是以审美话语为基本代码的后现代叙事,它对于在一个世纪的阵痛中刚刚有点现代性萌芽的中国文化,可以说是更加危险的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具划时代意义的社会思潮,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传到中国,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吸补交融,至今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且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如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在要求和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关系到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的重要时代问题。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磨合、契合以及结合等几个方面的阐释来探讨二者结合的时代意义以及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0.
传统文化对广告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深深根植于中国哲学、经济、政治等各个领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传统思想人格、传统礼仪风俗、传统价值观念以及传统思维方式都对现代广告产生着深远影响。本文试从以上几个方面就传统文化对现代广告的影响这一问题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末和世纪之交,美学和文学艺术理论领域出现了文化学转向.在西方与在中国,发生这种转向的语境不完全相同.走出康德式的审美无利害和艺术自律,将分析美学与美学上的文化学转向结合,成为当代中国美学发展的特色.正确认识西方理论及其在中国的误读,清醒认识当代中国文学理论资源,建立一种既有普世因素,也有个性特征的美学和文学理论,是中国美学研究的当务之急.这种新的研究会带来新的学术气象,代表着当代美学和文学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我国近代银行立法始于1908年,完善于1947年《银行法》。在近40年的法制建设中,既有《中央银行法》、《商业银行法》等单行法,又有综合的《银行法》等法律。还有数量众多的以"则例"、"条例"等名称出现的银行法规,构成了近代银行法的制定法渊源。此外,钱业习惯法对近代金融业的规范、监管起到了积极作用,也是银行法的渊源之一。制定法与习惯法在20世纪30年代前是相互依存,互补发展的,但随着国民政府金融统制的加剧,钱庄业被强制改造为银行,代表不同利益的制定法与习惯法规则,发生了冲突与博弈,习惯法随之消亡。  相似文献   

13.
在20世纪末的中国文学中,先锋文学作为“现代主义”旗下的一员大将,显示出了其创作实绩,并构成了中国文学现代性进程的一个特定阶段。审视先锋文学发展的几个阶段,可以窥见现代性在世纪末中国的流变以及文学本身由此产生的焦虑。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上半叶,民族主义思潮已发展成当时中国诸多社会思潮中最有号召力且影响最广泛的一种思潮。它是中国人民的政治立场和文化选择,与近代中国法制变革互为表里,并制约着传统法制的现代化变革。守旧救国思潮并不是近代中国民族主义思潮的主流,代表其主流的是变革救国思潮。就发展大势而言,守旧救国思潮不断低落,日趋穷途末路,变革救国思潮日益高涨,不断加速推动着近代中国法制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
在20世纪的中国伦理思想史中,梁启超的《新民说》和《德育鉴》是非常重要的文献。它们不仅热情洋溢地阐发了"新民德"思想,在当时产生了极大的启蒙作用,而且也为后来人们的道德思考提供了一对新的能够被广泛使用的范畴,在中国伦理学从古代向现代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虽然,梁启超在伦理学学科学理的阐发方面还有所缺陷,但其在思想上结合"公德与私德"、"权利与义务"、"破坏与建设"的努力,对于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探讨如何合理地组织社会道德生活的理论,仍然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一个民族的语言智慧总是在相续相生中变化。"五四"诗体革命发生汉语诗歌艺术的"断流",导致积累了几千年的汉语音韵诗意的流失。20世纪末以来诗歌的危机,可以说是新诗语言的危机,也是20世纪风雨逝去的平静中新诗自身弱点的显露。找回今古汉诗语言艺术血脉联系的基因,以获得建构现代汉语诗意形式的可能,则是弥合新诗的语言伤痕,振兴21世纪汉语诗歌的基本命题。  相似文献   

17.
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异彩纷呈 ,新的文化造就新的文学观念和表现手法 ,也孕育新的文学样式。中国侦探小说就是诸多新的文学样式中的一种 ,它脱胎于中国古代传统公案小说 ,发端于西方现代侦探小说的译介 ,经历了二十世纪初叶、中期和世纪末三个繁荣期。第一个繁荣期从题材、形象塑造到表现手法模仿西方侦探小说的痕迹明显 ;第二个繁荣期题材极为单一 ,侦探形象由智慧化身的个体转化为大众化的群体 ;第三个繁荣期题材涉及社会生活各个领域 ,作品的社会性、思想性更加强化。  相似文献   

18.
张竞生是20世纪初的留法哲学博士、著名学者。张竞生的美育思想是我国美学史上的宝贵财富,它体现了近代中国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具有深远的理论渊源。  相似文献   

19.
2 0世纪末 ,美国第四十三届总统选举大战 ,形如拉锯 ,激烈而滑稽 ;总统迟迟难产 ,实为当代世界历史的笑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