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社会主义"是与资本主义相对立的一种思想体系、一套社会制度,它与资本主义相伴而生,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矛盾运动的产物,本意在于解决由资本主义所造成但其自身又无法克服的社会问题。在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者那里,"社会主义"是描述未来理想社会的名称。19世纪40年代,社会主义已经成为西欧颇为时髦的用词。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科学研究和参加工人运动的基础上,把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1848年  相似文献   

2.
浅析“乌托邦革命”理论与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理论的对立赵巍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书中,曾经提出,由于唯物主义历史观和通过剩余价值揭露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这两个伟大的发现,马克思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也就是说,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不...  相似文献   

3.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任何社会形态中的基本矛盾。其中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正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必然要打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桎梏,因而资本主义必然为社会主义所取代。社会主义的诞生,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巨大进步,是符合生产力发展规律的。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根据变化了的实际,对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进行一定程度的变革,同样是历史进步的要求,是生产力发展所必需的。一、社会主义的诞生就是生产力的极大解放,代表着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这个人类社会基本矛盾中,生产力是革命的活跃的因素,是不断进步变化的,而生产关系在一定的社会形态中则是相对稳定不变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必须变革生产关系,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当一种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时,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人类社会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正是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经济基础同上层建筑之间又统一又斗争的矛盾运动,形成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自然历史过程”。但是,有人总感到困惑,既然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中国生产力这么落后,为什么能搞社会主义?既然社会主义是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社会阶段,为  相似文献   

5.
(一)我国社会基本矛盾比起以往私有制社会和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有其显著特点。这就是:它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与生产力、经济基础是基本适合的,是推动其向上发展的,这是占主导地位或基本的方面;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也有不适合生产力、经济基础状况的部分,即有不利于或阻碍生产力、经济基础向前发展的方面,但这是次要的或不占主导地位的方面。基本适合与部分不适合的相互并存、连接,就构成我国社会基本矛盾的  相似文献   

6.
人类社会几千年来经历了五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社会主义社会。每一种社会的变革都取决于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当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不相适应时,社会革命也就必然会发生。以往的一切革命实践都证明了这一点,特别是近百年的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不仅是最好的证明,而且是一个重大的丰富和发展。其中,无产阶级革命在一些经济落后国家首先取得胜利的经验更为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正确指出,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不仅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而且决定生产关系的建立、巩固、调整与变革。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由于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冲破了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束缚的结果;社会主义制度要得以巩固、健全和发展,也  相似文献   

8.
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书中有一句名言:“为了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就必绩首先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416页),周仲秋同志在《把社会主义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见一九八五年五月二十日本刊)一文中认为:“现实基础”就是指社会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及其表现。我们认为,这种理解并不符合恩格斯的原意。从《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书的行文逻辑看,恩格斯是从正反两个方面来叙述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这一过程的。他首先历史地考察了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不仅详细地分析了十九世纪初期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思想,而且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社会形态的基本矛盾,都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社会主义也不例外,正是由于这两对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决定了“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是和其他社会一样,是一个经常变化和发展的社会”。但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又具有同以往一切社会的基本矛盾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表现为剧烈的对抗和冲突,表现为剧烈的阶级斗争,那种矛盾只有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才能加以解决,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则不具有这种对抗性。社会主义制度能够容许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还不够完善,这些不完善的环节和方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劳动力作为商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资本主义现代市场经济中,它表现出了资本化的趋势。这一趋势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为适应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进行自身调整的必然结果,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部自发产生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它尽管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劳动者被奴役、被剥削的历史命运,却使他们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有了很大提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资本化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劳动者的素质、确立劳动者的主人翁地位和实施按劳分配原则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一) 一百多年以前,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运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性质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客观历史规律,科学地回答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命运问题。但是长期以来,“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个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被曲解、误解  相似文献   

12.
过去我们研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往往把着眼点只放在社会主义社会的优越性上,似乎只要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比资本主义优越,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由于忽视了生产力的决定作用,片面夸大和强调生产关系的作用,导致了一系列的错误.其实,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后,研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一矛盾运动的目的,恰恰在于解决如何提高生产力水平,增加社会财富和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这个根本点上.因此,生产力标准这一新的观点的提出,是对旧的传统观念的挑战,它促使我们用生产力标准来衡量各方面的工作,也包括衡量我们各项改革工作的方向与措施是否正确.  相似文献   

13.
一个时期以来,人们之所以对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论断发生怀疑,一方面是由于受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的影响,另一方面则同在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理论的研究中认识上的偏颇有关。人们简单化地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代表是无产阶级,落后的生产关系的代表  相似文献   

14.
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经历了三次变革,随着生产力社会化的发展,资本社会化的形式也在相应变化,这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资本主义形式。为了适应生产力社会化的要求,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也相应有过三次较大的调整,即由单个资本到股份资本到私人垄断资本再到国家垄断资本的转化,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三次调整表现出在其自身范围内有过两次“部分质变”的情形。正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两次“部分质变”,使其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即自由资本主义阶段、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上,日益强化上层建筑,特别是加强国家的经济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这是当代资本主义上层建筑调整的新趋势和新特征。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恩格斯认识社会主义的视角和方法主要有三个:一是以生产力的先进与落后为根据,批判资本主义,论证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二是以生产关系和制度特征为标准,划分不同社会形态,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进行科学预测;三是以人的解放程度为中心,探讨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论证社会主义的特殊性。马克思恩格斯认识社会主义的这三个视角和方法,给我们以十分重要的启迪:一是必须抛弃仅仅从生产关系和制度特征单一视角认识社会主义的方法,坚持从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人的发展三个角度全面认识社会主义;二是必须抛弃仅仅从社会主义外在形式认识社会主义的方法,坚持从社会主义内在属性角度认识社会主义;三是必须抛弃唯我是尊、以我划线认识社会主义的方法,坚持以对社会历史发展的作用为尺度,探讨社会主义实现形式的多样性。只有这样,社会主义道路才会越走越宽广。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是恩格斯晚年全面系统阐述其社会主义思想的著作,研究当代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必须弄懂恩格斯在这篇著作中关于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的变革,宣告了空想社会主义历史使命的终结,任何带有空想成分的社会主义都应该退出历史舞台;科学社会主义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演进的必然产物,只要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还存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就不会终结、实践就会继续进行;现实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既不取决于理论逻辑是否严密,也不取决于历史问题的有效解决,关键在于能够科学有效地解决资本主义所解决不了的现实难题;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趋势体现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变化之中,科学社会主义者要善于认清资本主义变革的社会主义方向,以更加自信的心态肩负自己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7.
旧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没有经过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经济比较落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建立发展起来的。对此,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既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生产关系,那么,社会主义革命先在经济落后国家发生,是否违背客观经济规律?从理论上正确解决这个问题,有利于人们坚定在我国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首先,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这一规律科学地揭示了社会发展过程的内在联系,回答了人类社会为什么会从低级向高级阶段发  相似文献   

18.
曹磊 《学理论》2010,(10):77-77
马克思在深入剖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同时,批判地继承了前人以及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论成果和观点,创立了科学的按劳分配理论。在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中,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等马克思主义者,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丰富和发展按劳分配理论,为这一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作出了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高欣 《学理论》2013,(4):63-64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著作,以党的十八大报告精神为指导重温《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对于我们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道路和政治体制改革、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清当前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现实和本质,从而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坚持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而奋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启示。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恩格斯以前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囿于历史和现实的局限,对资本主义只是进行道德的抨击,把社会主义仍看做绝对真理、理性和正义的表现。而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的发现,将社会主义置于科学的基础之上,使社会主义走出了乌托邦的荒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