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卡︵|)峋卜.日‘州.了闪‘砂{~{’{口~}{ 目0 70 曰9 80 目9 81 目9 82 曰0 83 目9 84 曰9 85 目0 801080书咨1078书旅你︵次︶ 、厂卡韦忿筛方︵%﹀19索卡神口1982卡旅方︵%﹀ 通书卡渗筛方︵%﹀饰、/卡咨马毖争忍︵次﹀诱华势、卜目引‘n夕.‘,Jt曰矛曰‘、.J冷一﹄冷亩一孙、俞12521八5一803441二…l沁,01。切一s付。,帕帕1340281 .800807130303曰7444461417380 8074791609065 8811211815446一9798732320絮3一11447注207105112301097尸00 53.口护40 5 .4767.8413。8252.3511。107?53 94.71补扫怜沙、亩斗畸卜隆一佑﹄冷6513206694616367…  相似文献   

2.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儋州经济获得了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经济总量在滚动中状大,三大产业的比重由原来的60.5:13.8:25.7转变为36:39:25。仅1998年上半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18.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4%;农业总产值达6.6亿元,增长12%;工业总产值7.3亿元,增长33.1%;乡镇企业总产值12.1亿元,增长26.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亿元,增长9.4%;全市地方财政收入9099万元,增长79.7%;全市各类存款余额20.7亿元,贷款余额24.4亿元,分别增长7.8%和23.6%;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7.7亿元,增长11.1%。荣…  相似文献   

3.
张宇 《前沿》1998,(12)
社会发展具有多种含义,本文是在发展理论或现代化理论意义上使用这一概念的,特指“后发展”,亦即非西方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运动过程。中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实质就是如何实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完成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全面性的社会变革,由传统社会步入现代社会。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在经济、政治和文化等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和公认的伟大成就。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20年辉煌成就进行社会发展理论的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我们得出如下启示。第一,中国的发展必须从本…  相似文献   

4.
《传承》1998,(6)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推动党史大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一,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实事求是、改革开放的路线。二,经济建设大发展,盛世修史是必然。三,党和国家重视。这些因素又为党史研究创造了一些直接、间接的推动力:(一)平反冤假错案。如为刘少奇、彭德怀、张闻天等平反昭雪。(二)党史文献资料大量整理出版。(三)党史研究队伍空前壮大。(团党史研究的报刊,如雨后春笋。(五)学术团体日益发展,学术会议频频举行。(六)国内外交流日新月异。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史研究发展的具体体现是:一、党史的宏观研究,理论研究发展。…  相似文献   

5.
黄培 《理论月刊》2005,(8):10-1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经过这次全会,邓小平同志成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科学地认识和评价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创立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制订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成功地开辟了在改革开放中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道路。正是邓小平同志带领中国人民摆脱贫困,走向富强,使中国的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逐步富裕起来,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即将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十年多,我国哲学界在反思、审视、开拓、探索中前进,辩证法理论研究取得较大的发展。认真总结这一时期的理论发展线索和丰硕成果,将有助于我们认识唯物辩证法在当代中国的取向。  相似文献   

7.
谭永灼 《桂海论丛》2001,17(6):51-5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运用和发展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科学区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 ,正确分析我国现阶段社会基本矛盾相适应和不相适应的两个方面 ;二是坚持改革与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相联系的观点 ,深刻阐明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 ;三是坚持生产力是社会发展最终决定力量的原理 ,牢固确立生产力标准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的绝对权威地位 ;四是以改革的实践 ,丰富、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内在联系和运动规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8.
卢敏  姚蕾 《重庆行政》2013,14(4):81-83
中国经济改革的历程是"一张渐进地实现市场经济体制的宏伟蓝图"[1]。自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改革已历经35年的风雨,从改革最初启动到日趋成熟,每一时期都无不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的。它的每一个阶段,都体现出当时党的思想认识、战略方针以及政策措施的决定作用。而每一次中国经济改革的实践,都是党对经济改革认识不断加深与丰富的过程。因此,从党对经济改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二十年,是党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形成邓小平理论并确定其指导地位,领导全国人民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二十年。在此期间,我们克服了“文化大革命”造成的严重困难,经受住了国际共运挫折的严峻考验,走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年,是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20年,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取得重大发展的20年。在这20年中,不仅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政治理论有了重大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也取得了辉煌成果。毛泽东是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理论家...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史研究取得了可喜的进展。纵观1O年来党史研究发展的轨迹,从研究的方向和特点去考察,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1978年12月至1981年6月,可称为中共党史研究的拨乱反正阶段;第二个阶段从1981年6月至1986年9月,可称为党史研究的理论建树阶段;第三个阶段从1986年9月至现在,可称为中共党史学自身深化阶段。本文拟以此为线索,对10年来的党史研究作简要的回顾和评述。  相似文献   

12.
13.
1978年底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我们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会议。这次会议总结历史的经验,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沉痛教训,果断地作出了两项极其重大的决策:一是把全党全国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二是坚定不移地实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方针,保障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这次会议开辟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也使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迎来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的第二个春天。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的一系列论述,为新时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和人大工作,奠定了  相似文献   

14.
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们党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转折,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一个里程碑。这次全会标志着我们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并在实践中使之得到了充实和完善。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制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了巨大的指导和推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其八十多年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历史。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对生产力理论的认识不断取得突破性成果。从把发展生产力提到工作重心,到由对生产力自身研究而深入到生产力本质特征的研究,再到提出生产力发展的新概念新战略。由此延伸了生产力研究的范围,拓宽了生产力理论的研究领域。通过认真梳理三十年来党对生产力发展理论的认识进程,有助于探寻生产力发展规律,以促进生产力的快速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距今已20个年头。作为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工商联工作,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走上了繁荣昌盛的康庄大道。在国家的政治、经济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一、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的责任,就是办好人民的事情,把党建设好。"党的发展战略思想是党执政后治国理政理论体系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党办好人民的事情并把党建设好的根本保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围绕着"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一重大主题,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党的发展战略思想也随着形势的要求不断演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两个百年中国梦"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8.
以农村改革为结点,社会动员与制度变迁是相互交融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制度变迁成绩的取得,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社会动员成功促成强制性制度变迁与诱致性制度变迁、社会与国家和谐互动的结果。近三十年来,以家庭联产承包制、农村税费改革为阶段性标志的农村各项制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社会动员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新农村建设正在火热进行中,预示着新一轮农村制度变迁行将开始。回顾过去,研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实现社会动员与新的农村制度变迁的良性互动,对我们做好农村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李晶 《传承》2008,(22):6-7
改革开放30年是党的发展观不断完善和趋于成熟的30年。改革开放30年,形势在不断变化,各个时期对发展的要求、发展的目标、发展的模式、发展的动力各不相同。但发展这一主线始终没有改变,从邓小平、江泽民到胡锦涛,他们的发展观都富于时代特性,呈现出各自的特色和创新之处,并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20.
李晶 《传承》2008,(11)
改革开放30年是党的发展观不断完善和趋于成熟的30年.改革开放30年,形势在不断变化,各个时期对发展的要求、发展的目标、发展的模式、发展的动力各不相同.但发展这一主线始终没有改变,从邓小平、江泽民到胡锦涛,他们的发展观都富于时代特性,呈现出各自的特色和创新之处,并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