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0 毫秒
1.
一、我国的阶层分化现状及其给执政党带来的挑战社会阶层化是社会的一种基本现象,也是符合人类发展进步的趋势。在我国现阶段,社会阶层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不同社会阶层因在改革过程中所处位置与扮演角色不同,出现了分化和组合;所有制形式与分配形式的多样化发展,也产生了新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产物,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新的社会阶层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为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其他事业作出了贡献,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充分发挥新的社会阶层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团结和依靠最广大人民共同建设现代化事业。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阶层构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有的社会阶层进一步分化,并且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社会阶层的分化,既给参政党发展提供了机遇,也使参政党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对参政党在新世纪的发展将产生深刻的影响。一、社会阶层分化为参政党发展提供了深厚的社会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新的社会阶层,许多人在不同所有制、不同…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发生变化,新社会阶层在此过程中产生、发展和壮大。经济地位不断提升和社会影响不断扩大,激发新社会阶层参与政治的热情和愿望,但新社会阶层的现实政治参与并不成熟,存在着功利性明显和规范性缺乏等问题。为适应新社会阶层政治参与需求,通过思想观念、提升层次和机制构建等创新,把新社会阶层政治愿望和利益表达以制度化、合法化形式纳入现行政治体系中,发挥新社会阶层稳定社会的正面功能,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经济和社会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化,社会阶层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新社会阶层。这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我们要正确认识新社会阶层的特点,研究新社会阶层政治心理,积极探索做好统战工作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6.
伴随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产生和成长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已经逐渐活跃在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项领域中,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是今后统战工作重点,如何做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评价工作是做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基础。本文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评价机制构建的要求和原则等角度进行初步探索,具有较好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7.
论新社会阶层的作用和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特点,也出现了许多新社会阶层。正确认识新社会阶层变化的性质和作用,指导和引导他们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加速我国小康社会建设步伐,加强这一领域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来,随着我国国内各方面改革的日益深入,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社会成员自由流动的壁垒被拆除,计划经济时代所形成的凝固的社会阶层结构被打破。人们既可以在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之间自由流动,也可以从一个社会阶层自由流动到另一个社会阶层。人们的职业、身份不仅经常发生变动,而且社会阶层  相似文献   

9.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所有制结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分配方式、收入来源、政府职能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阶级阶层也相应地不断分化,新的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不断涌现。这一变化必然要求统一战线工作格局产生新变化,找准新的工作的着力点,通过开门、铺路、搭台、建桥、借力等制度创新和工作方式方法创新,凝聚社会各阶层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的所有制实践是社会主义革命取得成功以后 ,社会主义国家普遍面临的并要长期解决的重大课题。几乎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在社会主义所有制实践过程中 ,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急于求成的问题 ,过于追求马克思所设想的公有制社会 ,过份追求公有制的单纯性和所有制实践走向了偏差 ,并且都同时提出了所有制改革的任务。社会主义所有制改革实质上是公有制改革 ,其改革的方向是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在我国继续调整和完善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 ,就是要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权制度 ,全面认识公有制 ,探索公有制新的实现形式 ,把握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演变的方向 ,加快公有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