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魏县法院坚持把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和开展便民利民服务作为审判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转变服务方式,从就案审理向源头治理转变,变被动受案为主动疏导,变坐堂问案为巡回审理,使大多数的矛盾纠纷在群众家门口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2.
《人民调解》2020,(3):34-36
地铁、高铁、新城等20余个省市重点项目先后落户,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拆迁任务繁重,矛盾纠纷繁杂。为及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海沧区东孚街道成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下设访调对接、诉调对接、警民联调、征拆纠纷调解四个调解工作室.  相似文献   

3.
当前,社会矛盾纠纷多样多发,社会群体性事件也呈现出激发高发的态势,这对排查矛盾纠纷隐患,增加人民调解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提出了更高要求。立足新形势,山东省胶州市司法局创新构建以群众工作为统揽、以网格化工作为载体、以律师联村(居)为保障的“N+1+1”村(居)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新机制,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激化,问题不上交”,积极打造矛盾纠纷排查调处“胶州模式”,走出了一条具有胶州特色的镇(办)、村(居)人民调解工作之路,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4.
《人民调解》2021,(3):19-21
近年来,浙江省东阳市主动适应矛盾纠纷发展新常态,通过重组资源架构、壮大调解队伍、疏通矛盾堵点等方式,探索构建多部门协同办、多行业特色办、多机制融合办的矛盾纠纷多元调处新格局,取得较好成效。2020年,全市各乡镇调解组织共成功调处纠纷2746起,化解率达99.49%,各调解组织调解成功后申请司法确认853件.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易县良岗司法所坚持把化解民间矛盾纠纷做为服务群众的民心工程来抓。他们健全“五制”(责任机制、下访机制、排查机制、调处机制、回访机制),运用“四心”(热心、耐心、细心、真心)化解民间矛盾纠纷。基本实现了“矛盾少、秩序好、服务社会、群众满意”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2007年以来,重庆市纪检监察机关围绕部分干部失职渎职、违纪违法等引发的矛盾纠纷和信访突出问题开展干部大下访活动。这次活动共排查出矛盾纠纷581起,已化解纠纷570起,占98.1%,有效地维护了社会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7.
李非  张万金 《江淮法治》2012,(14):13-14
在美丽的大青山脚下,坐落着当涂县太白镇。幽静的姑溪河蜿蜒而过,自古以来,勤劳善良的人们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繁衍生息。随着经济、社会、文化快速发展,人们难免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发生摩擦。为了群众的幸福和安宁,共产党员、当涂县公安局太白派出所民警朱永保围绕群众关注的“小案件、小矛盾、小纠纷”,  相似文献   

8.
凤凰镇党委、镇政府创新社会管理,把预防和排查化解矛盾纠纷作为促进农村和谐,发展镇域经济的重点工作来抓,坚持综治、维稳、信访、司法与群众多元化调解相结合,抓早、抓小、抓苗头标本兼治,着力打好"五张牌",提高矛盾化解率、群众信访办结率,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立足农村稳定,打好"和谐牌"。镇党委、镇政府始终坚持把排查化解矛盾纠纷,解决群众上访问题,作为推进经济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制定了凤凰镇矛盾纠纷调处工作要点,成立了综治维稳信访工作中心,各村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由于改革的不断深化,各种利益格局的调整,农村的各种社会矛盾逐步凸现,就涉县来讲,民事类纠纷主要表现为婚姻家庭、赡养纠纷、民间借贷、宅基相邻、承包合同等。行政类纠纷主要是土地征用、拆迁补偿、行政赔偿、电视小片网收编引发的涉及群体利益的问题。这些矛盾纠纷与群众的利益息息相关。若不能正确及时地调处和化解,极易激化矛盾,影响农村的社会稳定和经济正常发展。  相似文献   

10.
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化瑶族自治县司法局大化司法所充分利用电视媒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通过电视调解的形式,调解与群众密切相关的矛盾纠纷,受到当地群众的高度关注,纠纷的内容、当事人争论的焦点以及司法所工作人员释法说理的过程,成了群众热议的话题。  相似文献   

11.
近日,江苏省如皋市司法局在全市348个村(居)、社区建立了重大疑难矛盾纠纷"陪调"制度。"陪调员"通过自我推荐和群众推荐相结合的方式产生,由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民营企业老板以及部分"调解能手"或懂法律、知民情、品行好、作风正、有威望的志愿者担任。重大疑难纠纷"陪调"制度是"调解环节群众知晓、调解过程群众参与、协议履行群众监督"的新型工作模式。其工作职责是:协助  相似文献   

12.
代表调纠纷     
6月1日,繁昌县人大代表汪发兴经两天苦口婆心的劝说,将一起职工家属与企业的矛盾纠纷成功调解,得到了群众好评。  相似文献   

13.
《人民调解》2024,(1):31-33
<正>在山西省阳泉市有这样一支队伍,每逢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纠纷,他们就冲到纠纷一线,耐心细致做当事人工作,引导当事人就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达成一致意见,促使纠纷尽快案结事了……他们就是阳泉市各道路交通事故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交调委)的人民调解员们,他们所在的交调委被群众亲切称为交通事故纠纷的“卸载中心”。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上海市闸北区司法局在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中,探索实践“疏导心理疏解矛盾”(以下简称“双疏”)工作方式,将心理疏导引入到调解工作中,达到疏解矛盾的目的,在深层次化解矛盾纠纷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依法调解平息民间矛盾纠纷是司法所的重要工作之一。如何有效化解民间矛盾纠纷,江苏省高淳县桠溪司法所在多年的调解工作实践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并总结出了“三个五”调解法,对提高调解员的工作能力,提高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破解道路交通事故纠纷处理这一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今年以来,广西岑溪市积极创新社会管理,化解社会矛盾,公正廉洁执法,在道路交通事故纠纷调解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创立了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和检察监督、保险理赔"五位一体"一站式服务新机制.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公证》2009,(6):61-61
近日,额济纳旗公证处委派2名公证员会同维稳办、安监局负责人前往康达公司驻甘肃省嘉峪关市办事处,就康达公司黑鹰山Ⅵ矿段甜、5#、10#、11#、井与承包商纠纷矛盾进行调解。  相似文献   

18.
“纠纷治理”与“纠纷解决”是两种不同的纠纷应对体系和方法。两者各有其不同的理念、运作机制、行动基础和运作逻辑。“纠纷解决”在理念上将纠纷视为社会矛盾的反映,倾向于更多通过党的基层组织和群众组织开展纠纷治理。在认识上,“纠纷治理”看重纠纷之间的关联性,讲究方法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不限于法律方式,不拘泥于法律对纠纷性质、处置程序和制度规定的约束;与此不同,“纠纷解决”则是由专职机构开展的,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方式处置纠纷的一种体系。这种体系在理念上,将具体的法律纠纷视为相对独立的纠纷事件,通过对纠纷性质的识别,将其纳入相应的程序,按照既定的方式予以解决。“纠纷解决”的过程和方式受制于法律的严格规定和约束。与现实法律关系不断演进以及对法律纠纷解决公正性要求相适应,“纠纷解决”逐渐演进为一套高度自洽,专业化、技术化、体系化,有理论予以支撑的系统。在我国,这两种体系都有自己存在的现实合理性,对于我国法治的推进都有各自存在的价值。基于自身体系的结构性特点,两种体系各有所长。因此,我国应当坚持两种体系的共生并存,避免一种体系同另一种体系的关系失调,并在运作中彼此相互照应、相得益彰,在社会实践中追求...  相似文献   

19.
吴明高 《政法学刊》2009,26(6):46-51
在城市房地产开发建设涉及的征地、拆迁、施工、商品房销售、交付使用、物业管理等环节中,由于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行政管理缺位,开发商缺乏自律,物业管理不规范等原因,都可能引发矛盾纠纷。必须通过加快房地产法制化进程,严格行政管理,加强信息公开,建立诚信监督机制,提高司法效率,构建矛盾纠纷调解机制等措施来化解矛盾纠纷,保护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20.
山东省新泰市在各乡镇成立“人民调解员超市”,为群众提供优质满意的调解服务,受到群众普遍欢迎。 在这个“人民调解员白选超市”里,每位调解员的照片、个人简介及擅长调解的矛盾纠纷种类等内容都写得清清楚楚,群众有纠纷来到“人民调解员超市”需要调解时,可根据自己的意愿挑选调解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