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国县乡两级人大进行新一轮换届选举工作。此次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是《选举法》修改后首次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参加这次县乡两级人大代表选举的选民将分别达到9亿和6亿多人。  相似文献   

2.
图片新闻     
2007年3月15日,鹿泉市在全市开展县乡人大换届选举工作。鹿泉市委对选举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了市选举委员会,市委书记安树国任选举委员会主任,亲自领导换届选举工作。目前,鹿泉市县乡人大换届选举工作已经结束,新一届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已经全部选出。图为鹿泉市县乡人大换届选举现场。  相似文献   

3.
《法治与社会》2011,(12):10-11
自2011年开始到2012年底,全国县乡两级人大将进行新一轮换届选举工作。据统计,这次换届选举将产生县乡两级人大代表200多万人。参加县级人大代表选举的选民将达9亿多人,参加乡级人大代表选举的选民将达6亿多人。从参与人数上来说,这次  相似文献   

4.
目前,河北省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已展开,部分地区已经进入选民登记阶段。  相似文献   

5.
《法治与社会》2006,(11):4-6
根据宪法、选举法的有关规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县乡两级人大代表选举时间的决定,全国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已于今年7月1日至明年底在全国陆续开展。 这次换届选举是2004年宪法修正案将乡级人大任期由3年改为5后,县乡两级人大同步进行的第一次换届选举,涉及选民9亿左右,其中乡级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涉及选民就有6亿多。 中共中央党校主办的《学习时报》对此评论说,“动作之大、意义之远、影响之深为历次罕见。”  相似文献   

6.
2011年是新一轮全国范围内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年,据有关部门统计,这次换届选举将产生县乡两级人大代表200多万人,涉及县级政权2000多个、乡级政权3万多个。参加这次县级人大代表选举的选民将达9亿多人,参加乡级人大代表选举的选民将达6亿多人。去年以来。县乡两级人大代表直接选举工作在全国各地陆续展开。开展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同步换届选举,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的最基本的选举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次最基层、最广泛的民主历练。  相似文献   

7.
《公民与法治》2006,(12):1-1
2004年10月27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县乡两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时间的决定》.要求在2006年7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期间安排本行政区域的县乡两级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工作。为更好地指导这一工作的顺利进行,今年6月2日,党中央以中发[2006]12号文件,转发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做好全国县乡两级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有关工作的意见。这是指导县乡两级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文件指出:这次县乡两级人大同步换届选举,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一次重要实践。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文件要求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精神.依法做好我省县乡两级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工作。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作出《关于县乡两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换届选举时间和县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的决定》,安排在2007年1月1日至9月30日进行县乡两级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工作。  相似文献   

8.
《公民与法治》2011,(21):8-9
按照中央要求和省委的统一部署,从10月中旬开始,到今年12月31日前选出县乡两级人大代表,明年2月底前召开新一届县乡人大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新一届县乡国家机关领导人员。为了统一认识,明确要求,10月13日,省人大常委会会同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以电视电话会议的形式在石家庄召开了全省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会议。  相似文献   

9.
2006年7月1日到2007年12月31日,全国县乡两级人大进行换届选举,9亿选民直选“当家人”,这是社会主义民主一次最广泛、最深刻的实践。这次选举是宪法修正案将乡级人大任期由3年改为5年后县乡两级人大第一次同步换届选举。  相似文献   

10.
张展 《公民与法治》2011,(23):55-55
10月28日,大城县召开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动员会,对县乡两级人大换届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会议强调,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三个原则。  相似文献   

11.
已经开始的全国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是2010年3月《选举法修改后首次城乡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的重要实践,也是我国政治生活的一件大事。为此,本刊从本期开始开设《县乡人大换届选举专栏,结合实际情况刊发系列文章,分别对换届选举的主要环节进行解读与择讨,以期对正在进行的换届选举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欢迎专家学者踊跃来稿,也请各地人大工作者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12.
根据宪法和法律有关规定,全国县乡两级人民代表大会自2021年起陆续换届,依法直接选举产生新一届县乡两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县乡人大换届选举,是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实践.盘点近年来各地县乡人大换届选举,不难发现,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升,使选举过程越来越透明,民主程度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13.
徐军  许克胜 《江淮法治》2007,(2S):37-37
泾县在这次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中,针对城区人口流动性较大,“人户分离”现象比较突出的情况,采取3项措施,方便选民登记,使那些户口与居住地分离的选民能够顺利登记,保障他们的选举权。  相似文献   

14.
笔者认为,制定选举工作实施方案是选举委员会的法定职责,选举委员会讨论通过后即产生法律效力,无需人大常委会批准. 根据宪法法律和各地县乡人大换届选举操作手册,在县乡人大换届选举工作中,县级人大常委会主要职责是:根据中央和省市部署,提出换届选举工作安排意见并报经同级党委批转;通过关于县乡人大换届选举的决定;任命本级和辖区乡镇选举委员会成员;发布选举工作开始、结束时间及选举日的公告;加强对换届选举工作的领导和监督,及时研究解决选举中出现的问题等.  相似文献   

15.
根据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的相关决定,从2006年10月开始,我省县、乡两级人大将同步进行换届。这次县、乡两级人大同步换届,不仅同为直接选举,更是规模空前,涉及105个县级政权和1400多个乡级政权,4000多万选民将直接选举产生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十多万人,进而由代表选举产生新一届县、乡国家机关。一次社会主义民主最广泛、最深刻的实践正在拉开序幕。这次县、乡两级人大同步换届,是我省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这项工作政治性、法律性、政策性、程序性都很强,为了确保换届选举工作依法、有序、科学地进行,省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选举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编写了《县乡人大同步换届选举工作手册》。本刊根据《手册》编辑了“县乡人大同步换届选举知识问答”,自本期起陆续刊登,以期能对这次换届选举工作的依法、有序进行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2007年1月中旬,宣城市县乡两级人大同步换届选举工作进入到关键环节:投票选举。笔者来到旌德县、宁国市、宣州区等地选举现场,看到选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通过参加选举接受了民主教育”2007年1月12日是旌德县县乡两级人大代表选举日。一大早,年近七旬的低保户汪林福就来到南门社区投票站。  相似文献   

17.
八面来风     
《江淮法治》2011,(23):36-37
马鞍山市:召开县乡人大换届工作动员会本刊讯近日,马鞍山市召开县乡人大换届工作动员会。会议指出,这次县乡人大换届选举是选举法修改后首次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做好这次换届选举工作,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市"十二五"规划宏伟目标的重要保证。在  相似文献   

18.
《法治与社会》2011,(12):14-17
这次全省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是根据2010年3月新修订的《选举法》首次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实践。陕西省县乡人大换届定于2011年7月1日至2012年1月31日同步进行,将涉及全省107个县级政权机关和1200多个乡级政权。按照《陕西省县乡两级人民代表大...  相似文献   

19.
《法治与社会》2006,(11):10-11
规模空前的全国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已经启动。最近,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有关负责人就换届选举中众所关注的一些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相似文献   

20.
今明两年,全国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乡(乡、民族乡、镇)两级人大将陆续换届,新一轮全国性的县乡两级人大代表的直接选举工作即将展开.全国陆续将有2850多个县(市、区)、32,000多个乡(镇)进行换届;预计将有9亿多选民参与到这次县乡两级人大代表的换届选举中,直接行使投票选举权和享有被提名推荐权;预计将直接选举产生250多万名县乡两级人大代表.目前,部分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县乡两级人大代表换届选举工作已经拉开帷幕.这是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最为普遍最为广泛的民主实践.因此,扎实做好新一轮县乡两级人大代表的换届选举工作,尤其是依法组织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和互动,对于增强选民参与投票选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增强代表候选人当选代表的紧迫感和责任感,选举民主意义重大.下面,笔者结合选举法和县乡两级人大代表换届选举工作的实践,就直接选举中代表候选人与选民见面互动,谈一管之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