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为切实保障农村特困群众基本生活,现就进一步完善我省农村特困户救助制度的有关问题提出如下意见:一、进一步明确农村特困户救助对象范围农村特困户主要是指因病、因残等导致家庭丧失主要劳动力,难以维持日常基本生活的农村特困家庭,以及不符合五保供养条件的无劳动能力、生活常年困难的鳏寡孤独家庭。因艾滋病导致生活困难的家庭纳入当地特困户救助范围。艾滋病致孤人员、艾滋病导致的单亲家庭按照政策就高的原则,只享受一种救助政策。符合五保供养条件的,纳入五保供养范围,按照五保供养政策执行,不重复…  相似文献   

2.
地方政讯     
安徽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民政厅省财政厅《关于建立和完善农村特困群众生活救助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皖政办[2004]60号)。《意见》明确.救助对象为农村特困群众年人均收入低于625元.不符合五保条件、无劳动能力、生活常年特别困难的鳏寡孤独家庭,因残.因病、因伤丧失主要劳动力的家庭.以及因灾致使生活常年特别困难的家庭。同时明确,家庭生活困难的艾滋病患者、艾滋病感染者以及患者家属和遗孤纳入救助范围,全省救  相似文献   

3.
《中国民政》2020,(1):33-34
特困人员生活困难、无依无靠、无人照料,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困中之困,难中之难,是社会救助兜底保障的重点对象。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特困人员救助保障工作,2016年,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健全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的意见》,将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和城市"三无"人员救助制度统一为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  相似文献   

4.
针对税费改革后的农村新形势,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建立了以农村特困群众救助和五保供养为重点的新型农村特困群众救助制度.主要做法:  相似文献   

5.
社会救助是一张兜住困难群体基本生活底线的“安全网”。李克强总理强调,民生问题是政府工作的重点,今年要着重做好三件事,就是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由于国力所限,我们基本保障的标准还是低水平的,总会有一部分人因病、因灾等陷入生活窘境,需要救助。目前,我国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以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和城市“三无”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以及医疗救助、  相似文献   

6.
正陕西省近期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健全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遵循国务院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的基础上,重点从制度内容、供养服务机构建设管理、保障措施等方面作了细化,主要体现在:一是贯彻了城乡统筹的发展理念。《意见》坚持城乡统筹的基本原则,将原农村五保供养和城市"三无"人员救助制度统一为特困人员  相似文献   

7.
工作动态     
山西省对农村特困户实施分类救助 第一类是因残、因病致贫,常年需要救助,约占特困户总数的55%.实行农村低保。第二类是因残、因病又有一定劳动能力的,属于临时救济范畴。第三类是因灾致贫的,也属临时救济范畴。第四类是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人、扶养人的特困户,实行五保供养,供养标准不低于当地人均生活水平。对农村特困户发放救助证卡。第一类发放《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领取证》.第二类发放《农村特困户救助卡》,第三类发放《农村灾民救助卡》,第  相似文献   

8.
基地专页     
《中国民政》2006,(6):58-58
大同市加强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山西省《大同市政府关于建立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的意见》出台,突出强调了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全市需要建立和完善的12项社会救助制度:进一步完善城市居民低保制度;积极开展农村特困群众生活救助工作,探索建立农村低保制度;扎实做好自然灾害救助工作;进一步完善农村五保供养制度:进一步完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进一步完善社会互助制度;加快建立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加快实施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积极实施城乡教育救助;积极实施再就业援助;积极实施法律援助;积极实施廉租住房等方面的救助。市政府还成立了救助体系工作领导组,统一组织、协调城乡社会救助工作。(大同市民政局孙亚格)  相似文献   

9.
<正>贵州省人民政府文件黔府发[2017]1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贵安新区管委会,各县(市、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健全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的意见》(国发[2016]14号),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切实保障城乡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权益,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健全救助供养制度整合城市"三无"人员救助制度和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建立健全城乡统筹、政策衔接、运行规范、  相似文献   

10.
<正>宁政发[2016]87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健全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的意见》(国发[2016]14号)精神,进一步完善我区社会救助体系,健全城乡统一的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按照《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的实施意见》(宁政发[2015]49号)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村五保供养办法》(自治区人民政府令第38号)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总体要求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民政》2011,(4):62-63
黑龙江省双城市民政局对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或抚养义务人的城镇低保对象和农村五保集中供养对象,按实际自负医疗费用的100%给予救助;对农村五保分散供养人员,按实际自负医疗费用的80%给予救助;对城乡低保对象,按实际自负医疗费用的60%给予救助。  相似文献   

12.
地方政讯     
江西省政府印发了《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完善全省农村特困群众社会救助制度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赣府发[2003]10号),明确了农村特困群众社会救助的对象,救济标准、救济款发放、救济资金的筹集和管理等有关问题。救助对象分为常年救助和临时救助两大类。对常年救助对象发放《农村特困群众救助证》,每户一证,救济标准每人每年原则上补助200元,由乡(镇)按季度发放;对临时救助对象发放《农村特困群众临时救助卡》,每人每年原则上补助60  相似文献   

13.
福建省政府近日批转省民政厅等部门制定的《福建省城市医疗救助办法》和《福建省农村医疗救助办法》。新《办法》增加了医疗救助对象,在原有城乡低保对象、重点优抚对象(含革命五老人员)、农村五保供养对象和社会福利机构收养的三无人员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健全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做好新形势下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工作做出了系统安排。这是国家层面实施《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的又一重大举措,要认真学习贯彻《意见》精神,全面推进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健全和实施。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宁波市通过了《宁波市医疗救助办法》.并于今年7月1日起实施。一是扩大救助对象范围,首次把见义勇为者列入救助对象。救助对象主要包括九类人员:城镇“三无”人员和农村“五保”对象:低保家庭成员:家庭成员中患有特殊病种疾病且家庭月人均收入高于当地低保标准30%以内的特困职工家庭:持有《宁波市城区社会扶助证》的家庭成员:原精简职工享受定期定量补助人员:重点优抚对象:农村三老人员(老党员、老游击队员、老交通员):县级以上政府确认的见义勇为者;  相似文献   

16.
正甘肃省酒泉市民政局按照"四个全面"战略部署,把农村特困人员供养工作作为重点工作之一,贯彻落实农村特困人员供养工作各项规定和要求,主动作为,拉长长板、补齐短板,大力实施"六大提升行动",使每位农村特困人员极大地提升了幸福感和获得感。一是大力实施"生活提升行动",适时提高供养水平。及时提高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水平,全面贯彻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工作要求,农村五保供养省级补助标准提高15%,集中供养对象年补助由  相似文献   

17.
正GZ0220210007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穗府办规[2021]7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意见》和《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广东省社会救助条例》以及国家、省关于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的有关规定,为规范我市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工作,保障特困人员的基本权益,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就进一步加强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工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8.
图片报道     
1 重庆永川市建立和完善救助制度,实行了定期定量救助。近日,金龙镇燃灯村167名特困村民从镇政府负责人手中领到了“重庆市农村特困户救助证”和政府定期定量发放的救济金。图为镇负责人向特困村民发放救助证。(特约通讯员 陈仕川 姚远)2 湖北雀谷城县冷集镇先后投资400多万元。建起3所福利院,有近200名五保老人实行集中供养。为让这些老人老有所乐,该镇定期请来民间艺人到福利院为五保老人演唱豫剧等文艺节目。图为冷集中心福利院的老人们正在观看文艺节目.  相似文献   

19.
国发[2016]1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保障城乡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是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编密织牢民生安全网的重要举措,是坚持共享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应有之义,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长期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国先后建立起农村五保供养、城市"三无"人员救济和福利院供养制度,城乡特困人员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2014年,国务院公布施行了《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将城乡"三无"人员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20.
戴永福 《中国民政》2013,(12):41-41
一、怀化市农村社会救助工作的发展及现状 怀化市集民族地区、边远山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和移民库区于一体,是国家实施武陵山片区扶贫开发的重点地区之一。全市辖13个县市区、51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08万,占全市总人口的78.9%。近年来,怀化市农村社会救助工作建立了新型社会救助体系。一是农村社会救助制度体系全面建立。基本实现了农村特困家庭的应保尽保。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28.3%:农村医疗救助每年惠及30余万农村群众:临时救助制度2009年全面建制。二是农村社会救助保障水平持续提高。建立了农村社会救助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连续5年提高农村社会救助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