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小时候,家里三个孩子的生活都是依靠父亲每天走街串巷磨刀来维持。那年,我考上了大学。当我把刚收到的录取通知书拿给父亲时,父亲只是瞟了一眼,脸上毫无表情。  相似文献   

2.
当我提笔写下这个题目的时候,悠悠往事不禁涌上心头。高中毕业那年,天公对我似乎不太友善,在天津理工大学聋人学院招生考试即将来到之际,偏偏让我生了一场大病,从此,我永远徘徊在大学的门外,日子因此充满悲伤。 南京聋哑学校是一座美丽的学校,是聋人大学生的摇篮。我曾在那里生活了12年。当我即将与她告别的时候,察觉到无忧无虑的中学时代已毫无声息的从  相似文献   

3.
我师范毕业那年,刚满19岁,一上班,就接了一个六年级毕业班。学生们已十二三岁,排外性很强,接受我很勉强,有些学生经常故意捣乱。而我因为年轻,毫无经验,往往面对一些小事,束手无策。 一天上午,我在黑板上给学生们抄了一些习题,让他们做在作业本上。下午上课不久,就有同学反映自己做在本子上的习题被撕掉了。接二连三,共有5个同学有此遭遇。我生气极了,气冲冲来到教室,冲着学生们大吼:“谁干的?自己站出来!”  相似文献   

4.
警缘     
我从事警察职业20余年了。说起当初从警的缘由,是因为上高二那年家中一次被盗,我才报考了警察学校,确定了自己的人生方向,还真有些回味。 那年10月的一个星期六下午,我放学后刚迈进家门槛,就见母亲坐在院子里失声痛哭,父亲苦恼地蹲在堂屋门旁,不  相似文献   

5.
我有一个家     
自从那年我的眼前失去了红红的太阳,我就象一只迷途的羔羊,孤独、痛苦和忧伤便汹涌而来,我似乎再也无力面对这残酷的现实。每当我独自凭着记忆摸索着行走在上下班的路上;每当工作之余,独自面对那漫漫长夜,心底都会有一丝难以倾诉的惆怅和忧伤。有谁能为在风雨之中兼程的我撑起一把温暖的伞?终于有一天,在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里,她带着一缕和煦的春风,带着泥土的质朴和芳香,来到了我的身旁,勇敢地挽起了我的臂膀,在家的小河里,共同荡起了生活的双桨。花开花落,花落花开,一个新生命诞生。我突然感到,以前被我咒骂过的生活竟然变得这样美好,这样可爱!然而,生活并不是永不凋谢的鲜花,对于一个月收入不足百元的三口之家,经济拮据的重担就压在了我们的肩上。每天,妻子上街买菜时,总是从菜摊的这头问到那头,为省下几个硬币常常遭到小贩们尖刻的奚落和嘲讽。为此,她常常背着我低声哭泣,然而,在我面前却毫无怨言。她常说:"为了这个小小的家,什么样的苦我都能吃。"  相似文献   

6.
<正>(北加莱法中友协获奖征文)我今年18岁,在北加莱法中友协学习中文已经3年了。我将在我5年高校生活中继续学习中文,将来从事一份与中国有关的工作。我13岁那年就开始对中国感兴趣,并且一年更甚一年。  相似文献   

7.
我是一名肢体残疾人.在我3岁那年,一次意外事故夺去了我的双脚.身体的残疾不仅给我的行动带来了不便,也让我的生活变得坎坷.  相似文献   

8.
王淑合 《人民公安》2009,(10):62-63
民警来信: 我是一名非常敏感的警察.由于父母离异.我从小就跟姥姥在一起生活.但在我10岁那年姥姥因病去世了.我只好跟着舅舅和舅妈一起生活。为了得到大人的喜欢,我很听话.主动收拾房间、做家务,大人们都夸我是个懂事的孩子,我自己也很要强.在学校期间一直都担任学习委员.并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公安院校。工作后自我要求也很严格.非常在意别人对我的评价.但在工作中我有个毛病总是折磨着我.那就是爱猜疑别人。只要领导对我的工作不满意.  相似文献   

9.
这场雪下在那年11月1日,我到天津的第一天。福州的冬天怎么也得到12月底1月初吧,你看那草木分明还是绿着的,江流还是涌着的,阳光还是暖着的,一夜之间,湿寒浸骨,像人心毫无预兆的疏离。天津怎么这么不一样吶,我看着窗外,道旁树大多都秃净了,树干的皴棕色融进沥青的灰黑和云层的霉白里,世界便只剩下这么淡淡几笔。  相似文献   

10.
粤埔 《黄埔》2014,(5):70-71
正郑国雄,1912年农历4月出生于广州增城,黄埔军校四分校工兵科十四期毕业。9岁那年,郑国雄随父亲到马来西亚生活。那时的华侨都有个习惯,子女到一定年龄就要送回国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郑国雄也不例外。"18岁那年回到广州,在广州的上海复旦大学附中读高中,当时每周有4小时军训,用老师的话来说,学完后就可以上战场了。这也是我最期待的时刻。"毕业后,他没有听从父亲的安排回马来西亚,而是报名参军,不久升任  相似文献   

11.
一见到了,一片波澜壮阔的旗海,就在天安门广场上汹涌澎湃!那年,我虽然在马来亚的米字旗下,却能从《南侨日报》一睹红旗的风采……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春雷一声,宣告中华民族迈进一个新时代。我祖辈从未见过闪耀五星的红旗,而此刻我这华侨却能先睹为快。我的曾祖父在龙旗下拖着长辫子,匐匍在闽南生活底层穷愁无奈,不得不离乡别井冒险飘洋过海。  相似文献   

12.
思路     
在一次再就业专题报告会上.一位再就业能手饱含深情地说:“作为家庭的主心骨,当我下岗时,非常消极、悲观,不知所措.毫无斗志,是我的妻子和儿女的关心,鼓励使我重新扬起了生活的风帆.找到了再就业之路.因此,我真诚地希望每一个家庭能够善待下岗.当亲人下岗时.亲情不下岗”  相似文献   

13.
我是一片云     
有人说,一个人的名字会同她一生的命运紧紧相连,我不知此说是否属实。但从我走过的30个春秋而言,冥冥中似以乎真有那样一种机缘。 我呱呱坠地伊始,父母就翻遍家中所有的辞书,最后因了我出生时满天彩云灿烂而赐名:美云。当时谁也不会想到长大的我真的就如一片美丽的云彩一样随风飘荡。 18岁的我随着那年“黑色七月”高考的结束,考入了北方一座城市的外国语学院,由此也就飘出了家乡小镇。带着懵懂的对大学生活的  相似文献   

14.
马老师:您好!不知道您是否能看到我的信,听听我这远方姑娘的心声?我是个大专预科生,一个19岁的女孩。我从小就经历了很多磨难。爸爸一生沉迷于喝酒,那年因为喝酒差点让汽车撞死。他的世界里只有酒,没有我们这个家。现在家里很穷,爸爸还是不知道好好做事,只知道喝酒。我们这个家  相似文献   

15.
1982年春,全国农村整团工作在陕西省岐山县搞试点,刚满5年团龄的我在驻村工作组的考察提名下,被团员青年们推选当了一名团小组长。 那年我19岁,已在无声世界生活了整10年。虽然因听力障碍只上了3年小学,就辍学回家,但我一直坚持业余自学并喜欢上写作,已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了10多篇文章,在家乡有了一点知名度。  相似文献   

16.
我原来是上海久新搪瓷厂的一名职工,我爱人则在上海无线电四厂工作。结婚不久,我们生了个小孩,生活过得虽然不算富裕,但很幸福。可是1992年那年,我下岗了,爱人单位的经济效益也不好,每月只能拿二百多元,加上还要抚养一个小孩,经济磕磕绊绊,有时连孩子奶粉的钱我们也拿不出来。  相似文献   

17.
编辑同志: 我叫李菲菲,今年18岁,阳城县凤城镇卫家凹村人,现在是阳城一中高二学生。我8岁那年,母亲苗小海遭村霸殴打,腰部致残,生活不能自理,长年卧病在床。后来我一家被迫迁居下李村,住在一位亲戚的三间旧房子里,我就在这样的环境里开始了自己的学业,由于家中贫困,仅靠父亲李锁柱每月  相似文献   

18.
<正>"我拥有很多,但我最珍惜的,是我拥有对生活的热爱和憧憬。"曾经在书中看到的这句话,似乎说出了我的心声。8岁那年,一场无情的车祸让我成了残疾人。幼年时代的我还不能更多地理解"残疾"两个字意味着什么,只是诧异父母涟涟泪眼中的那份绝望和哀愁。自卑和自信同时存在于我的心中,自卑是一种病,发作起来就像感冒,总是不疼不痒在你身边围绕;而自信则是自卑走了以后的空位,  相似文献   

19.
像雷锋同志那样,生命不息,奉献不止我是一个14岁就参加了解放军的文艺小兵,原来是空政文工团国家一级手风琴演奏员,并曾担任过中南海毛主席和中央领导的首席乐手。大家都知道,现在党中央提出中国梦这个概念,而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让残疾人的生活跟上大家的脚步就是我的中国梦。记得那年我60岁,领导让我退休。可我并不老,还想为国家做点贡献。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北京八大处遇到了正在演奏手风琴卖艺的盲人陈国月。  相似文献   

20.
雾·阳光     
我又赌气了。 妈妈感觉到异常,就说带我去兜风。一贯的行为,为了补偿她整整一天不在家陪我的过失。毫无幸福、感动可言。 坐在副驾驶座上,我一语不发。敞开的窗户外,因急速而猛烈的风,夹杂着阴沉的雾,扑向我的脸,我感到一阵憋气。 车里是前所未有的静,只有风呼呼刮过窗户的声音。漫天雾气,我呆呆地想念着阳光的味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