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李光耀,创建、统治新加坡的政治天才,犹如新加坡制造的瑞士钟表,永不停摆——虽已不是总理了,但仍是新加坡运转的轴心.这位“新加坡智者”强硬的治理方式常常备受争议.  相似文献   

2.
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的回忆录里,讲述了他在1994年访问河南时的一件事。当他抵达郑州机场时,一列旧式红旗轿车已在列队等候。“但是出乎我意料之外,他们把我和省委书记带到一辆崭新的600型马赛地轿车前。”后来李光耀有机会同司机独处,司机说自己是名副其实的车主,可不是司机,是省里借车子接待李光耀的。那位车主是3家工厂的老板,共有3辆轿车。对中国极有感情的李光耀以此说明“中国的突飞猛进”。但是,在这件趣事里,我们也感到有些颇值得人们玩味。  相似文献   

3.
多年来,名列亚洲“四小龙”之首的新加坡,一直被国际社会称作“亚洲最廉洁的国家”,它那高度的经济发展、廉洁高效的政府和优美舒适的环境,无不赢得全世界的普遍赞誉。这个国家究竟廉洁到何种程度呢?有几个案例可供说明:原任新加坡环境发展部政务次长的黄循文,1975年因接受外商塞给的2000美元旅游费,被判刑4年;原任新加坡国家发展部部长的郑章远,因帮助发展商取得土地后接受了40万元贿赂,案发后,因他与前总理李光耀有着多年甚密的私交,满以为李光耀会压下此案,孰料李光耀根本就不徇私情,郑章远最终只得畏罪自杀;原任新加坡商业事务局局长的格林奈,1991年以  相似文献   

4.
余秋胤 《法制与社会》2011,(22):165-165
在世界各大测评机构所公布的全球廉政指数排名中,新加坡一直是领头羊。提到新加坡,想要回避李光耀几乎不可能。李光耀在世界上被公认为是一个善于治理国家的领袖,以为独特的功绩显赫的政治家。他的廉政思想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吴龙贵 《政府法制》2011,(27):30-31
1999年4月6日至14日,当时的中国总理朱镕基访问美国,足迹遍布美国六大城市。朱镕基是在1984年后,15年来首次访问美国的中国总理,当时美中关系比较紧张,经贸摩擦、中国的人权问题等都成为美国政客攻击中国的口实。而朱镕基在访美期间所展现的幽默、务实、机智和敢于挑战难题的性格,给美国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并在某种程度上化解了一些人对中国的敌意。  相似文献   

6.
反腐倡廉己日益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共同课题。放眼全球,各国纷纷建立了各具特点的反腐机构,作为查处案件机构。 新加坡·贪污行为调查局。本世纪中叶,新加坡在李光耀领导下掀起声势浩大的反腐倡廉运动,1952年成立了专职反贪机构  相似文献   

7.
笔者赴新加坡参加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主办的“城市管理学习班”。新加坡是个风光美丽的国度,这个国家十分重视法制建设,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是属于法律硬性的国家,即法律是硬梆梆的,人人必须严格执行,不能马马虎虎,不了了之。在这里,全国上下都得遵守法律,严格按法律规范办事。例如,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在新加坡是德高望重的人物,然而,在他任职期间曾被他人起诉而受到法  相似文献   

8.
不以“数量”论腐败新加坡从初生那天起,就与旧的习俗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特别是腐败行为,在当时的新加坡畅通无阻,不腐败是不可能的,也是奇怪的事。李光耀执政伊始,就绞尽脑汁考虑反对腐败的有效办法,绝不让腐败吞噬新生的政权。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贪污受贿的数量”作为判断是  相似文献   

9.
新加坡是世界上众多微型国家中的一个成功典范,它不但在短短的几十年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社会成就,而且在国际上拥有其他小国所无法拥有的国际地位,发挥着与其人口和土地面积极不相称的影响力。这些成就的取得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新加坡在李光耀外交战略思想指导下,大国均衡战略的形成和实施。本文从均势主义理论出发,阐述了新加坡政府均衡外交在安全领域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0.
2011年新加坡国会选举,长期执政的人民行动党受到了反对党的激烈挑战,这种情况在李光耀时代是不可想象的,主要受到了包括逐渐松动的政治氛围,西方民主宪政的意识形态的广泛传播,国内外政治环境,法治建设及公民社会的发育,民生议题,新兴势力及候选人等因素影响.大选出现的新形势无疑是新加坡多元民主进一步发展的成果,同时也随着世界民主化浪潮推动的结果,新加坡政治正在向民主、公平、自由的道路上迈进.  相似文献   

11.
域外     
新加坡欲绞死澳大利亚毒贩澳总理五次求情无果因贩毒被新加坡判处绞刑的澳大利亚人阮祥文(音译)11月28日已表示“准备受死”。此前澳大利亚政府为“营救”他,曾5次要求新加坡宽大处理但均遭拒绝。现年25岁的阮祥文因从柬埔寨走私396克海洛因,于2002年12月在新加坡樟宜国际机场转机飞往墨尔本时被捕。经过两年多审理,新加坡法院于不久前判处对其执行绞刑。因澳大利亚已废除了死刑,所以阮祥文一案引起了澳大利亚公众和媒体的广泛关注。澳大利亚总理霍华德27日在马耳他参加地中海南岸国家首脑会议时说,他在会议期间第五次要求新加坡总理李显龙…  相似文献   

12.
《现代法学》2019,(3):23-34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特色人权话语体系指明了方向,中国特色人权话语体系建构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历史背景来看,西方人权话语曾一度左右国际秩序与人权话语"西强中弱"态势。从理念来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建构的指导理念;从原则来看,主体性、平等性、差异性、开放性原则是建构的原则;从内部构造来看,人权话语构造结构、逻辑、诠释与途径是构造的内容;从表达来看,多方合力表达关系、人权符号与人权话语转换是建构的表达;从功能来看,提升中国特色人权话语体系国际影响力、促进全球人权治理与促进概念人权向制度人权转化是建构的功能。就论证内部逻辑构成来说,其背景、理念与原则是总纲性内容,而人权话语构造结构、诠释与途径是具体内容,人权符号与人权话语转换则是表达功能,从而有机形成了中国特色人权话语体系逻辑构成关系。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检察》2004,(5):31-31
新加坡的反腐机构是贪污调查局。贪污调查局作为独立的组织,以调查新加坡公共部门和民间部门的贪污腐败行为并防止其发生为宗旨,直属于总理公署,其局长由总理直接任命。局长只对总理负责,不受其他任何人的指挥和管理。由于得到了最高决策者的支持,贪污调查局能够得到政府各部和公共机构的合作与支持,独立行使职权。  相似文献   

14.
丁宁 《政府法制》2012,(33):19-19
8月30日至31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对中国进行了正式访问,这是她上任6年多来的第6次访华之旅。在以往的访问中,除了与中国领导人广泛会晤、见证双方经贸合作成果外,她与中国同事——温家宝总理的会面因为常有打破常规的“插曲”而令外界印象深刻。  相似文献   

15.
梁衡 《政府法制》2008,(24):43-43
1978年10。月,邓小平访问新加坡。此前,中国在极左时期一直称新加坡为“美帝国主义的走狗”。当邓小平吃惊地看到新加坡的成就时,他承认对方实行的对外开放、引进外资的方针是对的。  相似文献   

16.
新加坡国立大学政治系主任奎尔博士认为,新加坡反贪成功的经验,归结到一点便是:消除腐败的动因。新加坡有效克服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依法治贪,把严密的预防立法和严格的法律监督糅合为综合的反贪战略。历史上的新加坡曾是个腐败肆虐的国度。1950年警署署长埃文斯在一份报告中坦言,“公务员中的贪污问题十分普遍”。如当时爆发的40万新元鸦片款被骗案中,竟然警匪勾结,调查人员在办案中发现警察队伍中贪污问题非常严重。但是,涉嫌此案的部分高级警官并未受到起诉,有些甚至因证据不足未受到任何惩罚。直至1960年以后李光耀领导的人民…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争取国际人权话语权需遵循"解构—建构"的思路。就"解构"层面而言,通过回溯西方人权话语的生成史,揭示其实质乃是一种"地方性知识"和难以被证实的抽象假设。从"建构"层面来看,中国人权保障所取得的实践成就,以及推进人权保障中所形成的人权话语,在实践和理论上为中国争取人权话语权奠定了坚实基础。置此之下,我们需要更加注重人权话语权的争取策略和进路,坚定人权自信,深度挖掘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权内涵,构建"三位一体"的人权话语传播主体,不断充实和更新人权话语叙事载体,增强在联合国人权中的议题设置和通过的能力,大力培育人权理论和实践的高端人才。  相似文献   

18.
《现代法学》2019,(6):3-19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司法秉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之宗旨,逐渐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人权司法哲学和人权司法保障体系。70年来,中国司法在其职业化和专业化的发展历程中,为中国社会主义人权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在民事司法领域中,中国司法成为公民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和发展权、知识产权等权利最有力的保障;在刑事司法领域,中国司法在打击犯罪、保护人权中发挥了"正义最后防线"的作用;在行政司法领域,中国司法在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显著。十八大以来,围绕着"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司法理念,中国司法进行了一场全面深刻的变革,并逐步形成了以"司法责任制"为基本内核现代司法制度体系,有效提升了中国司法在人权保障和人权事业发展中的功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19.
亚洲民主和宪法的变化G.哈赛尔S.库尼陈毓江译1993年初,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提出了在《联合国人权宣言》中确立的“理想的标准”即政府权力的存在根据人民的意愿,人民的意愿通过定期的选举来表达,在所有国家这都是不现实的和不能实现的。亚洲的政治家把中国作为...  相似文献   

20.
2007年12月27日至31日,湖北省人民捡察院代表团对新加坡进行了为期5天的考察和交流,,其间,访问了新加坡贪污调查局和义顺北邻里警局,与新加坡总检察署的高级官员就中新检察制度进行了交流,本刊特刊出他们撰写的“具有特色的新加坡检察制度”一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