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对苏联经济体制的研究一直较为重视。当前,我国的改革又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新阶段,要解决的问题甚多。在此背景下回顾苏联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进程,总结其经验教训,提出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论述的问题有:对苏联剧变根本原因的看法;苏联经济体制形成的原因;历次改革失败产生的严重后果;改革的历史进程;对中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体制逐步由计划经济体制过渡到市场经济体制,解放了生产力,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显著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而收入分配制度作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要求改革原有的单一按劳分配的收入分配制度。经过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我国逐步建立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收入分配制度。这种多元收入分配政策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经济体制改革红利"是一种增量价值,是一种隐藏于经济体制背后的潜在红利,只有通过积极的改革才能将这些红利有效地释放出来。进一步释放我国潜在经济体制改革红利,必须坚持"五个相结合"的基本思路,继续深化所有制、财税、金融、价格、收入分配等重点领域的改革,进一步释放潜在经济体制改革红利。  相似文献   

4.
第七个五年计划时期,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进一步由旧模式向新模式转换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的改革是一场深刻的变革,小平同志称它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它的深入,必然要求政治体制、文化体制改革相配套,如果没有政治、文化方面的改革,没有大的配套,经济体制改革就很难前进,已经取得的成果也难以巩固。今后,我们企业团的工作和其它工作一样,是在改革中求适应、求发展的,因此,经常研究和分析自身所依附的社会条件的变化,预测深入改革对我们提出的新的要求,这对于能动地做好团的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必然性及发展举措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社区既是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也是解决现代城市面临的问题的有效途径。我国城市社区建设是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一个必然趋势 ,是我国经济体制和经济转变的过程中的必然要求。但是我国的城市社区建设目前还很不成熟 ,有必要对社区建设及发展措施作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6.
市场经济与图书馆改革崔旺来党的十四大政治报告确立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模式,即建立社会主义的市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必将要求上层建筑与之柏适应。探讨作为上层建筑一部分的我国图书馆的改革如何同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显然...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先后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行政体制和机构改革。在不断改革的基础上 ,1 998年的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 ,政府职能有了很大转变 ,政企分开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工业经济部门全部撤销 ,宏观调控体系基本形成 ,市场监管得到加强 ,政府机构及其人员作了大幅度精简 ,政府管理方式与工作作风有了一定改进 ,行政效率有了明显提高。从总体上看 ,通过改革 ,我国现行的行政体制正在发生质的变化 ,从适应计划经济的要求 ,已经逐步转向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然而 ,行政体制作为对经济基础的适应性改革 ,必然受到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以及…  相似文献   

8.
<正>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是我国实现从旧经济体制向新经济体制过渡的宏伟蓝图和指引全党全国人民不失时机地加快改革的行动纲领。《决定》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标志着我国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那么,现代企业制度属于什么范畴呢?现在提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同过去进行的企业改革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还有,这种企业制度是否可以一蹴而就轻而易举建立起来呢?本文试就这些当前企业改革中人们所关心的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当前,对于以收费制度改革和高校扩大招生为表征的高等教育“产业化”,公众评论不一。有人认为,教育是产业与事业的辩证统一;高等教育“产业化”是我国经济体制转轨的必然产物,是信息化、知识化社会的必然要求;教育“产业化”有助于扩大内需。也有人认为,把高等教育活动“产业化”,是教育的堕落;拿“教育”换“增长”,是把雨伞当拐杖,其所用非所长,且有“坏伞”之虞。对此争端,笔者试从经济理性的角度作一简单分析。一、“产业化”与经济理性1998年,汤敏博士提出关于中国大学扩招的建议,理由有三:第一,当时经济整体困难,扩大大学教育可以启动…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必然要求打破不适应新经济体制的旧上层建筑。作为民法学理论的一项基本内容,民事法律行为制度亦不能例外。可以说,民事法律行为及其分类是为整个民事法律行为制度定好基调,其科学性、逻辑性如何,对整个民事法律行为制度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