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昆 《中国民政》2012,(9):60-60
河南省兰考县民政局四措并举扎实做好优抚安置工作。一是建立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制定出台《兰考县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办法》,明确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的经费来源、使用范围、拨付渠道。二是完善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制度。与县财政、人社、卫生等部门联合下发《兰考县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实施办法》,  相似文献   

2.
优抚安置     
《中国民政》2010,(4):63-63
湖北省枣阳市民政局近日再次提高重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目前该市民政、财政部门已为全市重点优抚对象拨付了提标的抚恤补助经费,从而进一步改善了重点优抚对象的生活条件。(吴光兵 张国庆)  相似文献   

3.
日前,民政部与财政部联合发出通知,从1999年1月1日起提高部分优抚对象的抚恤补助标准。就此,不少人询问通知的具体内容与有关精神,现将问题进行归纳整理并予以解答。问:这次国家出台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新标准是在什么情况下进行的?其意义是什么?答:我们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优抚工作,在国家财政相对困难的情况下,仍然拿出资金提高优抚对象的抚恤补助标准。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中央财政也不断加大对优抚对象抚恤补助经费的投入。这次提高标准,更是我国在经历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和遭受历史罕见的…  相似文献   

4.
湖南省慈利县四个结合推进拥军优抚安置工作融合式发展。一是在抚恤与抚慰相结合上下功夫,推进政策落实到位。落实优抚对象抚恤补助优待标准,健全抚恤补助优待标准自然增长机制。积极完善优抚对象医疗费用“一站式”结算服务,健全优抚对象医疗保障体系。开展优抚对象“四帮”活动,帮助优抚对象生活解困、医疗解难、思想解惑、住房解危。二是在就业与创业相结合上下功夫,推进退役士兵安置改革。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优抚工作,十分关心优抚对象,连续提高抚恤补助标准,成功开展"爱心献功臣行动",优抚对象的生活难和住房难问题已基本解决.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连云港市,是经济欠发达和优抚对象较多的地区。战争年代曾是沂蒙山革命老区的一部分,是八路军一一五师师部和滨海牛区所在地。目前,全市350万人。优抚对象14万人,其中享受抚恤和补助优抚对象1392人。近几年,我们通过抓双拥,促优抚,逐步建立起优抚对象生活与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同步提高的自然增长机制,大幅度地提高了优抚对象的抚恤补助标准。1995年全市抚恤补助经费达到1410万元,其中市、县(区)财政拨款999.25万元,占市财政收入的1%,有效地保障了优抚对象的生活和合法仅益。使优抚对象逐步走上脱贫致富奔小康…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县民政局认真贯彻落实《军人优待抚恤条例》,坚持国家、社会、群众三结全的优抚政策,使优抚对象的生活水平同当地农民生活水平同步增长。1993年筹集优待会85万元,使全县2O35户农村义务兵家属全部得到优待,户均优待425元,高于当地农民人均纯收2%。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和标准,全县1515名复员军人全部享受定期定量补助,达到了国家规定标准。在乡红军老战士由过去月享受85元,提高到205元。全县应享受定期补助、抚恤的优抚对象1887人,已全部享受补助和抚恤,年总金额75万元,人均年享受4O0元。解决了优抚对象的实际困难。…  相似文献   

8.
根据国务院《军人抚恤优待条例》有关规定,为切实保障优抚对象抚恤优待标准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同步提高,省政府决定在全省建立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从2002年1月起,优抚对象抚血补助标准在中央和省规定的基础上,随当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同步提高。二、凡享受定期抚恤的烈属、因公牺牲军人家属、病故军人家属(以下简称“三属“)、在乡革命伤残军人  相似文献   

9.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民政厅(局)、财政厅(局),计划单列市民政局、财政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民政局、财务局:为贯彻《军人抚恤优待条例》,保障优抚对象的生活,经研究,决定从2004年10月1日起,提高部分优抚对象的抚恤补助标准。现就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富裕地区相继出现“征兵难”的大背景下,广东省珠海市却连年呈现“参军热”。探求这一反差中的深刻内涵,人们发现:建立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是现代国防建设系列工程中不能忽视的重要环节。珠海市共有优抚对象4852人,其中享受抚恤补助的938人。1991年,优抚对象的年抚恤标准仅为678元,是上年农村人年均收入的57.8%。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1992年,该市将此项标准大幅度提升至年人均1392元,于是惹人注目地引发了当年度的“参军热”。1997年的实践告诉珠海人:和平年代保证兵源的重要手段是让优抚对象的抚恤补助标难与当地…  相似文献   

11.
半月时政     
北京专项行动打掉125个黄、赌、毒团伙,8月4日,两位民警在北京市公安局治安总队举行的百日专项成果展上,向参观者展示被查处的赌博筹码。1.中国首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把奖金捐给希望工程中国首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近日将公安部奖励的三万元人民币捐赠给希望工程,用于帮助河北地区的一所希望小学购置图书和体育用品。2.中国再次提高部分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民政部、财政部日前下发通知,提高部分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这是中国第16次提高部分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目前中央财政专项经费已经到位,各级对领取抚恤补助人数和专款进行审核…  相似文献   

12.
目前,全国已有16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综观各地建立的自然增长机制,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规定各类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应达到地方上年职工平均工资或农民年人均收入的比例;另一种是在国家抚恤补助的基础上,依据当地的职工平均工资或农民人均年收入每年纯增长数额,在纯增长部分中确定抚恤补助标准的增长比例,只要地方人均收入增长就保持正增长。  相似文献   

13.
优抚工作在经历了1999年轰轰烈烈的“爱心献功臣行动”后,进入了20世纪最后一年相对稳定和全面改革探索的发展时期。 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全面完成年度任务 2000年,优抚保障工作面对新形势的需要,从服务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大局出发,着眼于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型优抚保障制度,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 ——继续提高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建立自然增长机制。保障优抚对象的基本生活在去年大幅度提高标准的基础上,今年初国家再次增加预算3亿元,用于提高伤残军人、烈属、在乡老红军等重点优抚对象的抚恤补助标准…  相似文献   

14.
本刊点评     
正2017/11/20—2017/11/28111月20日,山西省下发《关于调整部分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的通知》,决定调整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本刊点评:提高补助标准的政策表达了政府的善意,值得肯定。然而,"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十九大中"扶志扶智"的智慧绝不仅仅适用于扶贫。不妨考虑通过培训提高技能,让优抚对象自立、自强、自豪。  相似文献   

15.
正山东省广饶县民政局紧紧围绕优抚对象生活、医疗、养老等重点保障领域,认真落实各项优待抚恤、医疗减负、健康疗养等政策。一是落实抚恤补助待遇,实现"应补尽补"。按照国家规定的抚恤定补标准,及时为重点优抚对象发放抚恤定补金2111.29万元;2016年新认定200名退役士兵享受60周岁以上农村籍退役士兵老年生活补助和2名烈士子女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龙江县大力提升优抚安置工作水平。具体作法:一是租、买、建、修健全住房保障机制。二是出台《重点优抚对象医疗救助办法实施细则》,为优抚对象提供参合参保资金,实施一站式结算服务。三是实施抚恤、救济、低保、帮扶等综合救助措施,提升生活保障水平。建立优抚对象抚恤补助自然增长机制,将1535名困难优抚对象全部纳入社会救助范畴。  相似文献   

17.
2012年2月27日,在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暨双拥模范单位和个人表彰大会上,温家宝总理在讲话中要求:"要稳步提高优待抚恤保障水平。按照‘普惠’加‘优待’的原则,将优抚对象优先纳入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在此基础上再享受抚恤优待政策。"笔者根据温总理讲话精神,联系近年来的优抚工作实际,对现行的具备双重或多重身份优抚对象的抚恤补助享受标准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一、问题的提出 2005年4月18日,民政部、财政部下发了《关于提高部分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的通知》(民发[2005]52号文件),公布了新修订的《军人抚恤优待条例》取消在职和在乡差别后的残疾军人残疾抚恤金的标准,这个标准比以前中央公布的标准大有提高,受到优抚对象的赞扬和社会各界的肯定.  相似文献   

19.
多年来,绵竹市积极开展双拥工作,全面落实各项优抚政策,1995年被省政府评为“省级双拥模范城“,1999年又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2000年初绵竹市出台了优抚对象抚恤补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的实施办法。通过建立优抚对象抚恤补助自然增长机制的实践,使优抚工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20.
抚恤定补优抚对象特别是"三老"优抚对象,大多数年老体弱,尽管长期享受抚恤定补及优待,晚年生活仍面临诸多的困难和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医疗难、治病贵.抚恤定补优抚对象特别是"三老"优抚对象大多处于80岁至90岁的高龄,医疗难、治病贵成为困扰他们生活的主要问题,许多人常年有病,长期医疗,不少人因病致困、因病返困.二是住居条件差.抚恤定补优抚对象的住房许多建于五、六十年代,有的甚至是百年老房,住居环境不容乐观,甚至生命财产安全都存在隐患.三是日常生活孤独,缺少关爱照顾.抚恤定补优抚对象特别是"三老"优抚对象,有的老伴去世,有的子女不在身边,有的子女工作忙无暇照顾,有的成为"空巢"老人甚至是孤寡老人……他们的晚年长期处于孤独状态,缺少交流.四是缺少精神抚慰,优抚对象的社会荣誉感、自豪感下降,社会公众对他们的尊重和重视程度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