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王文波 《法庭内外》2008,(12):61-61
“邮币卡市场有时比疯狂的石头还疯狂”,这是因涉嫌用假电话磁卡诈骗巨款而坐在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被告人席上受审的刘克华发自内心的感慨。2008年10月16日,刘克华和他的好友汪某因涉嫌共同实施诈骗,在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受审。  相似文献   

2.
一鹤 《法庭内外》2007,(6):10-14
不到20岁就身陷囹圄的北京女孩张笑之所以出名,一是因为她是一名女模特,二是因为她诈骗了奥运冠军张怡宁、王励勤等乒乓国手,三是因为她用骗来的百万元巨款购买了一辆保时捷跑车送给认识刚刚两个月的男友。令人慨叹的是,这个普通女孩不惜诈骗百万巨款的目的,仅仅是妄图留住初恋男友的心,不料在她接受法庭审判的那一刻,她的男友却抽身而去,不到20岁的张笑只好大祸独揽承担所有罪责。  相似文献   

3.
新闻影像 2014年12月11日上午,家住浙江省金华市磐安县的一位女士接到短信,显示她的银行卡进账4.96亿元.当时,这位女士以为是诈骗短信,便去银行提款机上核实.核实后她发现,自己的卡内确实多了这笔巨款.她很快意识到可能是银行搞错了.于是,她取出银行卡到柜台说明情况,工作人员马上联系总行进行核对,最终成功退还这笔巨款.  相似文献   

4.
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中,土匪将自己的恶行受挫称为“溜子”撞墙了。面对刑侦处侦查员来说,这句话有着更深一层的意义。 因诈骗巨款而潜逃的犯罪嫌疑人皮义龙露面了。侦查员去抓捕时,队长刘许  相似文献   

5.
阿青 《检察风云》2013,(8):60-61
2012年岁末,市委政法委防范打击网络电视诈骗情况通报会上,有几个数据是引人注目的:2012年1月至11月间,上海警方破获电讯诈骗案件191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774人,同比分别上升了51.9%和75.9%。由此可见,电讯诈骗形势严峻。面对花样翻新的电讯诈骗,上海警方和银行系统一线工作人员"见招拆招",加强打击和防范,有效遏制了电讯诈骗案件的发案态势。把好银行转账的最后一道关卡电讯诈骗案件中,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法极其类似,就是以各种理由,骗受害人向犯  相似文献   

6.
程柏森是一个号称"身价50亿"的商界大佬,但谁也不会想到,程柏森所拥有的财富竟然是他与后妻合谋诈骗来的,夫妻俩一个扮演富豪准备假材料、假项目,一个充当交际花套牢银行领导,共同合谋诈骗9000万元巨款。最后两人反目成仇,后妻多方举报程柏森的犯罪行为。  相似文献   

7.
在一般人看来。房介公司只是个二手房买卖的平台,为卖家发布信息,为买家办理手续,从中赚点“手续费”,做不出什么“大事”。广西广屋房产置换有限公司(下称广屋)总经理岑某及法定代表人黄某,就在这一行做成了大“事业”。他们诈骗房屋卖主买主的房款高达1300多万元。诈骗房产买卖单位2000多万元,用这些巨款做起自己的房产生意来。  相似文献   

8.
郑毅 《检察风云》2006,(23):51-53
江苏省常州市委党校原行政处处长邢国平,因终日梦想暴富而一头钻进体育彩票,最终患上“彩票综合症”,导致心态失控,一意孤行,进而先后诈骗76次,得手640余万元,创下了党员干部为博彩而诈骗犯罪之最。然而在他2005年10月23日,被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以诈骗罪、挪用公款罪等一审判处无期徒刑后,数名受害人又将常州市委党校告上了法院,要求赔偿邢国平打着单位旗号向他们“借”走的巨款。直到2006年8月,相关的诉讼才基本了结。期待买彩暴富,怎知赔了夫人又折兵1952年5月出生的邢国平,原系常州市委党校行政处处长,掌管着学校的基建、校办工厂及生活…  相似文献   

9.
1989年第5期《人民司法》刊载了署名陶积根的《是诈骗还是不当得利》一文(以下简称《陶文》),认为王甲等人的行为属不当得利,不应对其适用刑法。在此,提出我们的意见与陶积根同志商榷。 一、王甲等人的行为不是不当得利 王甲等人在获取162万元巨款时的主观心理状态与不当得利中受益人的主观心理状态性质不同。在不  相似文献   

10.
臣子 《检察风云》2002,(5):34-36
2001年12月27日,“砰”一声清脆正义的枪声响起,一个漂亮女人的肮脏灵魂随着人们的诅咒坠入了地狱。她是一个颇有心计且十分贪婪的女人,为了暴富,她竟利用高科技手段夜闯银行电脑网络,利用“虚存实取”手段,诈骗银行270余万元巨款。当她兴奋地做了数天“富婆梦”后,便被恢恢法网罩牢。多行不义必自毙,这个制造了全国罕见的、重庆市(建国以来)首例特大银行诈骗的女人,终于受到法律的严惩。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上海金融诈骗犯罪案件呈大幅上升趋势。据上海市法院统计,2004年至今,共受理案件326件,占全部金融犯罪案件收案数的3/4强,2004年与2003年同期相比,金融诈骗犯罪上升了78.4%,诈骗手段不断翻新,涉案金额愈来愈大,动辄百万、千万、甚至上亿元,给国家经济造成巨大损失。这是从上海市金融法制研究会日前召开的"金融造假欺诈案件的预防与惩治研讨会"上传出的信息。在金融诈骗犯罪中最常见的是信用卡诈骗犯罪,研讨会从理论与务实的角度作了较为详尽的分析与研究。这种犯罪往往采用伪造、作废、冒用、恶意透支等非法手段进行诈骗,应引起各方高…  相似文献   

12.
黄培岳 《检察风云》2010,(24):41-43
2010年10月2旧,在海南省琼海市公安局刑警大队的审讯室里,某银行琼海市支行大客户客服经理林某满脸沮丧悔恨交加。这位33岁怀有身孕的女子,于10月上甸鬼迷心窍、铤而走险,从银行一大客户手里诈骗1005万元巨款,并在一天之内全部取走。案件震惊多级公安机关和银行部门。在公安部门的努力下,最终案子仅用七天就成功侦破,犯罪嫌疑人被缉拿归案。  相似文献   

13.
头发,人皆有之。然而,利用长头发来实施诈骗犯罪却鲜有所闻。2010年9月23日,上海市金山区人民法院宣判了一起新型诈骗罪,被告人采用“设点代购长头发”的作案手法,在上海多区进行系列诈骗  相似文献   

14.
郑宾 《检察风云》2012,(17):54-55
一个分工明确的诈骗团伙,一群贪得无厌的不法分子。他们伪造证件,骗取信用卡非法套现。短短一年半时间,以不正当手段骗得信用卡160余张,非法牟利70余万元。近期,上海普陀警方经过缜密侦查,一举破获了这个诈骗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何丽、徐青等6人。这个诈骗团伙,是靠什么维系运作的,又是如何屡屡诈骗得手的呢?  相似文献   

15.
这是建国以来发生在上海的最大一起上门抢劫私人巨款案,案值36万元。 这起案子侦破过程所体现的艰难、危险与精彩都是绝无仅有的,被列为’97上海警方十大金奖精品案。 水产大户遭劫 警方立马侦查 1997年4月14日12时45分,上海市黄浦公安分局刑侦支队接到  相似文献   

16.
骗子提供了房屋的假证件后,通过房屋中介公司对房子挂牌出售。不知有诈的买房人在房产中介公司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将巨额现金交付给了骗子。当骗子拿着巨款失踪后,买房人将房屋中介公司告上了法院。买房人认为房屋中介公司作为一家专业结构,没有认真审核出售房屋的真实信息,才导致了自己的买房款被骗子诈骗成功。  相似文献   

17.
你相信吗,一个小学肄业文化、两个初中文化的3人诈骗团伙,竟冒充“中央军委”高级将领,持伪造的“中央军委”文件,轻而易举地从上海浦东发展银行骗走巨款8200万元。在看守所我们看到了这3名被告人。说实话,怎么看,他们都不像能干出这样“惊天动地”大事的人。因为,他们太普通了。然而,他们却行骗得手了。这其中,确有不少值得人们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谭滨  王戎 《犯罪研究》2011,(6):87-90
随着信用卡事业的蓬勃发展,利用信用卡进行诈骗活动日益猖獗,涉案数额也越来越大,对金融管理秩序造成了严重危害。信用卡诈骗危害性甚大,据报道,仅2005年境内信用卡诈骗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在1亿元人民币左右,且犯罪日趋呈现智能化、高科技化、网络化和国际化的特点。今年初,国务院批准上海启动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在此大背景下,信用卡犯罪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伴随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孕育、发展,近几年上海的开发、开放度日益加大。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形式多变、手段狡猾的经济领域犯罪也日趋增多,形势日趋复杂、严峻,以境外不法分子入境诈骗犯罪对上海经济发展构成的威胁和危害更为堪忧。纵观近几年来,境外不法分子入境诈骗犯罪活动,主要有这样几种表现形式:1以提供紧缺原料、热门商品为诱饵诈骗巨额货款诈编犯罪最常见的手法是利用人们由于对某一物品有强烈渴求欲时往往容易掉以轻信的心理特点,虚构事实,制造假象,进行诈骗犯罪。港、澳、台不法分子同境内的诈骗犯罪分子在作案手法上如出一辙,国内市场上什么货物紧缺,什么商品热门,不法分子就以此为诱饵,虚构事实,进行诈骗犯罪。境外不法分子的诈骗犯罪比境内的犯罪分子更容易得逞,因为其来自境外,有神秘的"外商"身分掩护,有"亿万富翁"的背景,极易蛊惑人心,人们对"开放"含义的理解,多多少少有"媚外心理",普遍认为外面的老板很有钱,故宁信其真,决不疑其假。如:偷渡去港的犯罪分子罗某,摇身一变成了香港奥光国际贸易进出口公司总经理,窜到上海,以提供当时国内最紧缺的塑料工业原料ABS为诱饵,同上海某厂签订"供货"合同,轻而易举地骗取了942万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20.
涂雪松 《法庭内外》2008,(10):13-17
2008年8月1日,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审理判决,浙江男子赵光在合法婚姻存续期间。又以夫妻名义与他人共同生活的重婚罪成立;同时还判令赵光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重婚女子陈妤亲友1081.55万元的行为构成诈骗罪,数罪并罚判处无期徒刑……消息一出。立即在当地引起一片哗然。那么是什么原因,让这个男子不惜昧心地与他人重婚,还如此胆大妄为疯狂诈骗受害女亲友的巨款挥霍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