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执政能力的测量及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执政能力的考量指标包括执政党所执掌政权的合法性与支持度、执政党执政之法律与制度的稳定性与有效性以及治理社会的高效率与低成本。一般说来,影响执政党执政能力提升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价值理想目标体系的科学化水平;第二,运作的制度化程度;第三,组织系统的开放程度。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可从三方面入手:第一、大力巩固党的执政合法性基础;第二、对社会转型期的政治系统进行确当调适;第三、党的政治理念应向现代治理理念转变。  相似文献   

2.
论执政党的两种服务--领导与执政的异同及服务方式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来说,领导与执政都是服务。厘清两种服务的八个方面不同和四个方面的一致性,对于增强执政理念和变革服务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党情、民情、国情和国际环境的巨大变化,要求党的服务方式必须与时俱进。改革和完善服务方式的重点,是正确处理党权与民权的关系,努力实现执政党服务的民主化;正确处理党权与政权的关系,努力实现执政党服务的政治化;正确处理党权与法权的关系,努力实现执政党服务的法治化;正确处理人与制度的关系,努力实现执政党服务的制度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3.
意识形态的认同是执政党获得合法性最持久基础。因此,各国执政党都大力加强意识形态建设。执政党意识形态建设具有共同规律,然而由于每个执政党意识形态所处的国际地位、国内环境以及历史影响、革命传统、自身因素的不同,因而它们建设又显示出自身的特点。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必须从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工作和执政合法性中的其他建设等几个方面来增加马克思主义对人们的吸引力,进一步增强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  相似文献   

4.
学习文库     
《民主》2005,(1):47-48
党的执政能力应包括10个方面内容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在《瞭望》撰文说,党的执政能力应包括以下10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科学分析形势和任务、制定执政的纲领、路线的能力;二是掌握国家政权、保持执政党合法性和执政地位的能力;三是驾驭国家机构、协调各种政权组织相互关系的能力;四是运用国家机器、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进步的能力:五是坚持执政为民、满足人民群众利益  相似文献   

5.
论列宁执政党执政能力建设的思想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列宁是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执政党(俄共)的领导者,在领导俄共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党建理论,其中包含着丰富的执政党执政能力建设的思想。他指出无产阶级政党要根据自己地位和任务的变化,充分认识到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从纯洁党的组织、密切党群关系、提高领导经济的能力和建立健全监督机制等方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列宁关于执政党执政能力建设的思想,对中国共产党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执政安全是一个关系执政党能否稳固、长久执掌政权的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执政党永远直面执政的考验。执政党能否经受住执政的考验,关键在于能否在执政实践过程增强执政自觉。中国共产党要维护执政安全,必须不断增强执政自觉,不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不断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不断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7.
孙继业 《团结》2004,(6):19-21
中共中央十六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对于提高执政党的执政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对于加强参政党的参政能力建设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参政议政是民主党派的基本职能作为参政党,如何适应执政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需要,进一步加强参政能力建设,提高参政议政质量和水平,是目前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一、参政能力建设的必要性和存在的问题参政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是更好地发挥参政党职能、适应中国共产党不断提高的执政能力的需要;是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中国…  相似文献   

8.
当前 ,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要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其中 ,党的地位、任务及执政环境的变化是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现实依据 ;正确理解执政党与社会、国家政权、国家法律的关系是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思想基础 ;实现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现代化 ,坚持依法执政 ,是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执政党的执政机构、执政手段和执政行为的总和组成了一个庞大的执政系统,执政系统由执政决策子系统、执行子系统和信息反馈子系统三个部分组成,执政系统中信息流是执政系统中的"血液"。运用系统论来分析研究执政党的执政过程,建立执政系统长期的稳定平衡,对我们在实践中自觉坚持党的领导、树立执政意识、加强执政能力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对执政党执政基础定义及其要素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提出了执政党执政基础的定义,并从政党、国家、国际三个层面对其要素进行了分析:从政党层面来看,主要包括思想理论基础、政治基础、组织基础、作风基础、制度基础和阶级基础、群众基础等七个方面;从国家层面来看,主要包括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个方面;从国际层面来看,主要有党际关系基础和国家安全基础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