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京津冀协同发展:现状、问题及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国平 《前线》2020,(1):59-62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五年来,在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调控北京人口、促进产业转移升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治理与生态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和河北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十四五"时期是京津冀地区建设成为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的关键阶段。加快区域高质量发展,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打造"一核两翼"新格局,在生态、交通、产业、创新、公共服务等领域取得新进展,将是"十四五"时期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点任务及其方向。  相似文献   

2.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提出:"城市副中心作为北京新两翼中的一翼,需要紧紧围绕对接中心城区功能和人口疏解,发挥对疏解非首都功能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行政功能与其他城市  相似文献   

3.
《前线》2017,(12)
<正>"一核两翼"整体布局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运筹帷幄提出的大思路、大棋局,为首都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一核"是主体、是灵魂、是统帅,发挥着中枢引领作用,凸显着首都核心功能;"两翼"是支撑、是桥梁、是辅助,集中承载非首都功能,更好服务"四个中心"。"一核两翼"必须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同步推进,形成"一核"引领、"两翼"齐飞的生动局面。"一核两翼"整体布局是强化首都核心  相似文献   

4.
李星坛 《前线》2016,(11):76-78
正自2008年北京提出"一主一副三新四后台"的总体金融业空间布局以来,全市金融功能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对经济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尤其为优化产业布局和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提供了有力支撑。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首都经济主动降速提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成为现阶段首都发展的重中之重。金融作为现代经济核  相似文献   

5.
《前线》2017,(3)
<正>"十三五"时期,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和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的深入推进,为平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使平谷步入了新的发展时期。首先,平谷处于重大的战略机遇期。京津冀协同发展、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等重大机遇,使平谷首次成为首都辐射周边地区的重要支点,成为京津冀城市群拓展区的重要节点,成为首都东部发展带的重要热  相似文献   

6.
杨艺文 《前线》2017,(1):95-96
<正>围绕全国、北京市"十三五"规划战略,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丰台区确立了"十三五"时期"核心引领、双轮驱动、两翼并举、统筹融合"的发展战略。核心引领,就是优化提升首都功能,提高服务保障能力,以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北京"四个中心"定位和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目标任务为核心,全面建设创新丰台、绿色丰台、文化丰台、和谐丰台。双轮驱动,"一轮"是坚持以科技和金融创新引领经济提质增效;"一  相似文献   

7.
孙杰 《前线》2016,(4):60-62
正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出台以及北京贯彻规划纲要意见的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顶层设计已经凸显出来。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协同发展"成为今后一个时期京津冀区域经济的主题。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正在急步驶入"快车道"。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机遇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随着"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实施,"一带一  相似文献   

8.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历史性工程,必须一件一件事去做,一茬接一茬地干,发扬"工匠"精神,精心推进,不留历史遗憾。《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整体定位是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区域整体协同发展改革引领区、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生态修复环境改善示范区"。其中北京的城市定位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北京要牢记习近  相似文献   

9.
王海臣 《前线》2017,(5):70-72
<正>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三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的指导推动下,北京市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始终把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全市工作的重中之重和首都科学发展的重大机遇,深刻领会北京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一核"的光荣使命和重大责任,紧紧抓住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和主要矛盾,不断增强与津冀两省市的协同联动,认真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一批专  相似文献   

10.
范恒山 《前线》2022,(10):68-73
“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首都北京提出的重大课题和历史之问。要以新时代首都发展统领首都各项工作。推动新时代首都发展,要紧扣“四个中心”,进一步优化提升首都功能;借势“一核两翼”建设,全面提升城市品质;紧扣关键要点,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不断提升政府施政水平与城市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1.
《前线》2017,(12)
党的十九大报告为推进京津冀区域整体发展指明了方向。北京各方面工作要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导下开展:一是要立足"四个中心"定位,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二是要重点打造好全国科技创新中心;三是积极支持雄安新区建设,构建首都功能拓展区,形成首都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12.
正本刊记者沈聪(以下简称记者):李院长,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新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提出,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请您简要介绍一下城市群、世界级城市群的概念及其发展的历史和概况。李国平:城市群,简言之就是复数且具有紧密联系的城市在特定地理空间内的一种集聚现象。  相似文献   

13.
《前线》2018,(1)
正2017年9月13日,党中央、国务院正式批复《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总体规划》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系统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一重大命题,紧扣"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紧紧围绕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在更大的战略空间考量首都发展,向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14.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了破解京津冀区域发展难题,在充分考虑中国制度优长和后发优势的前提下,高瞻远瞩作出重大决策部署,提出了"一核两翼"战略设想。这是一个伟大的创举,充分展示了规划设计理念、资源配置体制和区域协同机制上的卓越创新。"一核两翼"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打造世界级城市群建设领域的生动写照,为世界城市群建设提供了中国解决方案。"一核两翼"战略设想和生动实践,必将为推动京津冀打造世界级城市群打造腾飞的舞台。  相似文献   

15.
王云峰 《前线》2012,(7):62-63
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高度重视通州现代化国际新城建设,提出要进一步落实聚焦通州战略,打造功能完备的城市副中心。这是市委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作出的事关首都长远发展、事关首都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关于对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几点认识优化首都城市空间布局,破解发展难题的重大举措。北京经过长期的发展,城市中心区功能过度集中,交通拥堵,环境承载压力加大,城市病严重,极大影响首都功能的实现,制约了首都的可持续发展。而加快建设城市副中心,疏散首都中心城功能,  相似文献   

16.
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战略思想,要紧紧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个主题,牢牢抓住高质量发展这条主线,准确把握北京城市战略定位这个立论之基,积极稳妥有序推进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核心问题,将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积极置身于国家发展战略全局之中,加深思想认同,强化行动自觉,提高实践水平,确保党中央的部署高质量落地落实。  相似文献   

17.
正2016年5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研究部署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和进一步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关工作,高屋建瓴地回答了"为何建设""建成什么样""怎样建设""必须建好"北京城市副中心等一系列前提性、全局性、关键性问题。会议提出,"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不仅是调整北京空间格局、治理大城市病、拓展发展新空间的需要,也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模式的需要"。北京城市副中心"落  相似文献   

18.
叶堂林  毛若冲 《前线》2017,(8):61-63
<正>北京是京津冀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京津冀协同发展纲要指出,京津冀未来要打造一核、双城、三轴、四区、多节点的空间格局,其中"一核"指的是北京。2010年北京市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2016年达到1.7万美元,按照世行"人均1万美元"的标准,北京早已进入后工业化发展阶段。因此,在空间统筹方面,北京应按照后工业化时代的要求,适时调整"三生"空间的组合布局,适度压缩生产空间、优化生活空间、扩大生态  相似文献   

19.
杨秀玲 《前线》2023,(6):57-61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北京市紧紧抓住非首都功能疏解这个“牛鼻子”,强化与天津市、河北省协同联动,扎实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在京华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推动雄安新区和城市副中心“两翼”联动发展,让一体化交通网络“跑起来”、生态环境持续“好起来”、产业对接协作“串起来”、协同创新步伐“快起来”、老百姓的获得感“多起来”,现代化首都都市圈生机勃勃。在新征程上,北京将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携手津冀加快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形成更加紧密的协同推进格局,为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以"一核两翼"科技创新协同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要着力解决"一核两翼"科技创新协同面临的问题、挖掘潜力;积极构建"一核两翼"科技创新协同路径、激发活力;建立完善"一核两翼"科技创新协同发展制度、增强引力,不断推动京津冀区域科技创新协同取得新的更大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