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族传统文化符号既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又是民族文化的重要传播载体。受人口流动、社会变迁和现代文化产品同质化的影响,以人际传播和社区传播为核心的民族文化传播面临新挑战,但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也为民族文化传播提供了新机遇。因此,应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的多元性、互动性、超时空性特征,创新传播路径与策略,激发民族传统文化活力,推动民族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  相似文献   

2.
人类文明的高度发达必然要建立在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没有传统就没有今天,也不会有人类的未来。民族传统文化其内涵一方面表现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民族史观、人文风情,一方面表现着独特的经济生产活动方式。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为突出和宣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环境和空间。鄂温克民族是世界民族之林中最优秀的民族之一,其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发扬光大民族传统文化和探讨拓展适应新时期的民族经济新路子,是时势的要求,更是鄂温克民族不断向前发展的强劲动力。…  相似文献   

3.
严庆  李彬 《贵州民族研究》2007,27(4):152-158
在实现民族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如何防止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遗失是一个社会性问题。在民族文化生态系统中,民族文化从多方面影响和制约着民族教育,民族教育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民族文化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又是民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基本途径。依据民族文化与民族教育相互关系原理,贵州省实施了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实践表明,这一活动是一项民族文化与民族教育互动发展的助推工程,为我们提供了一条保护和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可选道路。  相似文献   

4.
在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过程中,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已经跟不上社会骤变的节奏,出现文化生态失衡现象。具体表现为,民族传统体育成为逐利者的工具;民族传统体育意义逐渐匮乏;体育成为奢华生活攀比的手段;民族传统体育重物质轻文化;民族传统体育的"西式化"。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失衡的原因有文化冲突的问题,也有管理者主观选择的问题。要做到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适应,可以通过融合民族传统体育的原始意义与时代意义,保存民族传统体育的核心形式,融合民族传统体育的民族性与时代性来实现。同时,在发展道路选择上,要让民族传统体育通过服务社会来实现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人与环境是文化产生的两个核心要素。就民族传统文化而言,民族文化持有者是传统文化生产的主体;民族传统生活是民族传统文化生长的原生境。对于景区内以旅游景观形式呈现的民族文化而言,其已脱离了文化本来生长的原生境,体现旅游景观符号系统的制造与呈现、旅游产品舞台化再现与产业化开发,是游客参与体验的主要空间。笔者认为,在文化旅游背景下,只要有民族文化持有者的参与,民族文化旅游景观就并非是无根的移植文化、模拟文化和纯粹的人造景观。这种真实文化主体与旅游景区环境共同构成的新的文化生态,可称作民族文化的次生境。作为旅游景观形式呈现的民族文化,可以理解为是在文化次生境中被不断再生产的民族文化。以少数民族传统手工技艺的生产性保护为例,各种景区手工作坊所生产的旅游商品,虽传承体现了民族传统工艺技法,但在商品内容及形制上却融合了当下旅游市场的需要与游客现代审美需求。  相似文献   

6.
中华民族文化家园建设离不开传统民族文化作为依托,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必须要以优秀民族精神文化为基本内核,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挖掘其内涵,拓展其外延,将民族精神文化与现代文明对接。逐渐提升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7.
刘勇  陈永辉 《求索》2014,(6):183-186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总是和特定的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相联系,理应加强倡颁与研究。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进行合理的辨析和界定,对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意义进行价值面向辨析,探忻发展与建设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科学路径,将有利于推进体育强国的打造。  相似文献   

8.
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共同体。不同的经济发展、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民族的特殊性格,使得各个民族形成了不同的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传统文化是历史地凝固了的文化,体现着民族的文明。文化传统是内化为民族个性的文化,反映着民族的个性。文化传统是在长期的历  相似文献   

9.
正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与灵魂,是各民族人民的精神家园。在我国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历程中,少数民族人民和汉族人民相依共济、相扶守望、自强不息,共同创造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保护和发展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就是保护和发展中华各民族赖以生存发展和走向未来的文化根基。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  相似文献   

10.
传统文化蕴涵着丰富的民族凝聚力思想:传统文化是民族之魂,是共同的精神家园;爱国主义是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大一统观念是传统文化的群体意识;贵和尚中的和谐思想是传统文化重要的价值观念。传统文化民族凝聚力的现实意义:传统文化民族凝聚力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是维护中华民族大团结的重要保障;是促进国家统一的文化支撑;是联系炎黄子孙的精神纽带。  相似文献   

11.
谢山 《贵州民族研究》2007,27(6):116-119
布依族传统文化是中国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布依族传统体育是布依人民千百年来创造并传承下来的,它作为一种综合文化现象,包含了一个民族的伦理价值、民族性格、审美情趣等,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传统体育的活动形式和纯朴自然的内容,既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展现,又是一个民族精神的体现。布依族的多元文化孕育了布依族传统体育,是布依族传统体育起源、发展和生存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打造少数民族文化品牌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和情感的重要载体,是我国进行现代化建设宝贵的文化和精神财富。在现代化进程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面临着巨大挑战。必须以科学、务实的精神保护和营造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为将来的发展和利用夯实扎实的基础,拓展更大的空间。挖掘少数民族文化精华,打造少数民族品牌,积极探索民族文化资源产业化的路子,是民族文化实现自身突破和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3.
张发钦 《理论月刊》2007,3(3):183-185
文化对民族精神具有深厚的涵养与孕育作用,文化涵育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为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文化建设中,我们应坚定不移地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引领民族精神健康发展;善于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传统;勇于借鉴和吸收外国文明的有益成分,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不断培育和提升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4.
海巴根那 《前沿》2002,(9):59-61
关注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关注民族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民族传统文化 ,是时代赋予我们民族教育者的历史使命。所以 ,担负着民族教育现代化责任的人 ,必须认清民族传统文化与民族教育现代化的关系 ,寻找适合自己民族发展的最佳道路  相似文献   

15.
文章论述了彝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彝族传统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部开发,给民族文化的传承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应该正确认识挑战,抓住机遇,很好地传承和创新民族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6.
卜桂花  陈元中  郭建甲 《传承》2008,(14):92-93
"官本位"政治文化是民族地区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政治文化,宗法家族制是民族地区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特征,宗教文化是民族地区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必须对其进行清理,以实现对传统政治文化的现代转换。  相似文献   

17.
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标志,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是民族认同和民族凝聚的基础。失去了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就失去了凝聚力和向心力。保护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保护文化多样性,  相似文献   

18.
论中国传统视觉元素的文化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视觉元素来自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它扎根于中国的社会文化历史,它以各种文化符号或者具体的事物表现出来,这些符号和事物成为了中国文化的象征,而中国的受众也通过这些符号理解中国传统民族文化,所以,中国传统视觉元素与中国传统民族文化是紧密相连的,不可分割的。在一片全球化浪潮中,我们只有高举民族大旗才能有所识别进而有所突破,而对中国传统视觉元素精确的文化精神解读成为中国传统民族文化与现代艺术成功结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马艳军 《人民论坛》2012,(26):200-201
发展并推广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对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塑造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在介绍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现状、分析其在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中的重要作用的基础上,指出以民族传统体育为载体,推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不断向前的路径与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当前,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碰撞日趋激烈,民族传统文化面临严峻挑战的情况下,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大理白族自治州,州委、州政府和宣传文化部门在如何正确对待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方面,加强对民族文化建设工作的宏观指导和具体引导,充分调动社会和民间群众文化组织广泛参与民族文化建设的积极性,走出了一条成功的路子,营造出一片民族文化繁荣昌盛的新天地。机构与基础双管齐下,为民族文化事业提供可靠的载体根据云南省和大理州委、州政府提出的建设民族文化大省、民族文化大州的重大决策,州宣传文化部门及时制定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