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回首我的人生,以奋斗开始,以辉煌展现,以自我毁灭结局。"在中纪委官网新上线的《忏悔录》栏目中,江苏省徐州市政协原副主席张引这样总结自己的一生。落马官员的忏悔,为人们看待贪腐问题提供了一个独特视角,也为当下的反腐工作提供了鲜活的案例与警示。一条雷同的人生轨迹:许多人曾是"能吏"不可否认,许多落马官员曾经是大有作为的"能吏",甚至在当地或其所在领域内颇有建树。"最典型的就是仇和。多年来,他一直饱受争议,其工作劲头是不可否认的,但是方法不能服众,尤其是在全面依法治国的视角下观察更是如此。"中央党校教授谢春涛认为,很多落马官员之所以能坐到那么高的位置,一个重要原因是"能干"。  相似文献   

2.
宗和 《廉政瞭望》2014,(3):48-48
本刊近期报道的落马官员中,安徽省原副省长倪发科和江西省原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陈安众拥有相似的人生轨迹:均生于1954年,因仕途上升无望,改奔“钱”途,于2013年同时落马。  相似文献   

3.
曹林 《廉政瞭望》2013,(14):7-7
十八大后多名高官落马,舆论对这些落马贪官的报道有一个共同点,即对这些官员落马前的监督,基本处于真空或空白,落马后则是报复性、扎堆式的曝光,形成鲜明反差。  相似文献   

4.
2005年12月21日,河南省交通厅原厅长石发亮涉嫌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一案,在湖北荆州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公审。在石发亮之前,河南省还有两任交通厅厅长——曾锦城、张昆桐先后落马,河南省交通厅厅长前“腐”后继的现象引得世人关注。《第一财经日报》摘引《河南交通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报告》披露的三位落马厅长的工作细节中,最为“生动”的是对他们“现场办公”习惯的描述: “有一次,一位官员请原交通厅厅长曾锦城吃饭,曾锦城指着酒杯说:‘你喝  相似文献   

5.
<正>司机与秘书,是官员身边最近的工作人员,十八大以来,不少官员涉嫌贪腐密集落马,这些人怎么样了?司法系统的消息人士透露,从最近几年情况来看,秘书随落马官员一起被移送司法的减少,落马省部级官员的秘书,大多数在官场保持原来的行政级别,而他们的司机,入刑的则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6.
<正>"报复性腐败"之所以能够得逞,说到底,是因为官员手中拥有能够腐败的权力,即使仕途无法更进一步,他们也会这样想:待我升迁无望,改奔"钱"途可好?本刊近期报道的落马官员中,安徽省原副省长倪发科和江西省原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总工会主席陈安众拥有相似的人生轨迹:均生于1954年,因仕途上升无望,改奔"钱"途,于2013年同时落马。当得不到提拔时,很多官员开始破罐子破摔,产生"报复性腐败"的思想,通过贪腐来弥补内心的不平衡。殊不知,暂时的内心满足要以后半生的自由为代价,最终换来的是身败名裂的下场。  相似文献   

7.
江沂 《党建文汇》2013,(11):49-49
根据公开资料统计,在改革开放的头十年间,省部级干部落马的有2人。第二个十年,落马的达到15人。而2003年至2012年的最近十年,共有80余名省部级以上官员落马。在整个35年的“打虎”史上,共有超过150名省部级以上官员因贪腐行为遭到查处。  相似文献   

8.
在2014这个"打虎"年,有多名正部级官员落马,另有一些大员离开一线或调动。此后的"补缺"联动中,至少有9名官员升任正部级。在地方,有纪检工作经历和基层、偏远地区工作经历的,颇受青睐。如公安部副部长、纪委书记刘金国升任中央纪委副书记;而曾任江西省纪委书记的尚勇,则接任申维辰落马遗下的中国科协党组  相似文献   

9.
“一边是工作上的废寝忘食,一边是生活上的贪污腐化”,这是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落马官员“双面人生”的写照。除了个人主观原因外,还有哪些其他因素导致部分领导干部的生活失范?应当如何定位当代领导干部的社会角色?需要做更多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0.
反腐在线     
证监会落马官员集中在权势部门近期,银河证券总裁肖时庆、国金证券董事长雷波接连被刑拘或接受调查,据悉,两人皆曾为王益秘书。王益案之前,已有7名证监会官员先后落马:上市  相似文献   

11.
<正>"台上一套,台下一套,说一套,做一套;人前是人,人后是鬼……"3月31日,落马高官王敏面对记者,如此描述自己鲜为人知的"两面人生"。当地很多干部、群众对他的"落马"都非常吃惊,无法相信。王敏撕心裂肺的忏悔,再次告诫那些"两面人"官员,不管"演技"怎样炉火纯青,其"精彩表演"纵然能惑人于一时,也不可能长久地骗下去。  相似文献   

12.
最近因为落马的不少官员是“千吏”,引来很多人讨论怎么评价官员,或者怎么能这么评价官员。一个最新例子是刚被免职的原湖北省副省长郭有明。2013年6月郭有明回宜昌卸任市委书记时,湖北省官方还评价他“政治素质好”、“为人正派”、“对自己要求严格”,5个月后却应声落马,  相似文献   

13.
曾晖 《廉政瞭望》2014,(6):11-11
在近年来的官员落马事件中,或多或少都能寻觅到网帖举报的踪迹。甚至有些官员落马前的一段时间,网上总是充斥着与其相关的负面信息。  相似文献   

14.
<正>一名官员总结道,无论是离婚前在大庭广众公开吵闹,还是离婚后的持续举报,对官员的仕途肯定会产生影响。但有影响和落马是两回事。官员落马,关键在于自身的品行。夫妻间的情感纠纷,也许会在一时阻碍一人的仕途,但真能毁掉仕途的,还是自身操守。  相似文献   

15.
龙在宇 《廉政瞭望》2014,(21):30-31
一名官员总结道,无论是离婚前在大庭广众公开吵闹,还是离婚后的持续举报,对官员的仕途肯定会产生影响。但有影响和落马是两回事。官员落马,关键在于自身的品行。夫妻间的情感纠纷,也许会在一时阻碍一人的仕途,但真能毁掉仕途的,还是自身操守。  相似文献   

16.
3年前,全国有40多个教育厅局长因教材问题落马;3年后的今天,全国因教材问题落马的各类教育官员涉案数额越来越大,涉身"窝案"的官员越来越多。"要发财,印教材"——大中小学教材的暴利现象,已经成为全社会都知晓的"秘密"。  相似文献   

17.
有人开玩笑说:谣言就是遥遥领先的预言。在官员落马方面,这确实有点道理。但这些谣言有些最终被证实,有些则是彻底的谣言。那么何以判断一个官员落马的消息是谣言还是事实呢?这需要通过多个维度进行衡量。  相似文献   

18.
正近些年查处的许多官员,尤其是些曾经把持过政法大权的官员,都会通过各种方式乞求能得到依法公正处理。落马官员为何呼吁"依法处理"?是对法律的敬畏吗?我想不是,要是敬畏法律,早知如此,何必当初。他们乞求"依法处理"的背后,打着自己的算盘,有着自己的逻辑。其,他们深知自己平时的所作所为引起的民愤极大,有的落马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大力推进反腐败斗争,一大批腐败分子包括许多腐败高官应声落马,人民群众拍手称快、高度赞誉。不过,也有一些人包括国外媒体脑洞大开,以美剧《纸牌屋》式思维想象我国的反腐败斗争,将一些腐败分子落马看成是权力斗争的结果。对于这种怪论,有必要进行辨析,以正视听。一些人之所以认为反腐败是权力斗争,一个重要原因是落马高官级别之高超乎他们的想象。一些人仍然秉持"刑不上大夫"旧观念,认为高级别官员肯定不会因为腐败而落马,要落马肯定就是权力斗争的结果。再加上当前  相似文献   

20.
镜子 《先锋队》2010,(4):46-49
2010年3月17日上午,河北省高级法院对原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黄松有贪污、受贿案终审宣判。终审维持原判,黄松有被判无期徒刑。黄松有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法院系统因贪腐而落马的最高级别官员,他的落马受审,既体现了我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表明了党和国家反腐倡廉的决心,又对各级领导干部起到了警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