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提出核心技术的概念 ,并提出抓住核心技术 ,促进它的发展 ,同时将之渗透到各个技术领域 ,是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的根本措施 ;发挥核心技术带动作用的基本途径 ,是通过核心技术的自身发展、嫁接融合、方法移植、配套服务等。推动核心技术带动整个技术的发展 ,需要建立一个耦合型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2.
《群众》2019,(21)
<正>在日益激烈的产业国际竞争环境下,江苏要由制造业大省尽快转型成为制造业强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大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掌握创新主动权。为此,需要准确认识关键核心技术的特点和类型,深刻了解关键核心技术攻坚的主要影响因素,采取科学有效的推进举措。关键核心技术不可替代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  相似文献   

3.
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也是世界各国竞争的焦点。在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兴起的国际大环境下,必须找到重心,集中精力实现核心技术创新突破。目前,应从把握核心技术创新发展方向、坚定不移走可持续创新驱动发展道路两方面入手,抓住核心技术创新的"牛鼻子",破解核心技术创新不足困局。  相似文献   

4.
新型国际关系背景下的科技竞争对科技创新战略提出新的要求,必须发挥奋勇争先的气势,进一步重视自主创新,加快产业核心技术的研发,实现关键核心技术和颠覆性技术的自主可控;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强跨国创新,实现全球创新资源的综合运用;加快打造全球尖端人才高地,为自主创新和跨国创新营造强大的智力基础。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要掌握核心技术,并指出,"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要下定决心、保持恒心、找准重心,加速推动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新的发展环境下,要站在推动经济提质增效的高度,运用习近平经济学战略思维,推动我国核心技术取得突破性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这一战略判断既源于历史经验,更基于现实发展需要。当前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蓄势待发,世界各主要国家纷纷加强战略性创新资源争夺。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提高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关乎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国家民族未来。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彩电业核心技术缺失的现状,指出在彩电业技术升级换代的过程中,核心技术的缺失会使我国彩电业面临健康成长危机。因此,培育生成我国彩电业核心技术,并使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是极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李敏 《群众》2021,(3):41-42
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指出,要“推动重要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要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决定着一个国家的产业竞争力和国家安全。江苏要加快集中优势力量,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全面提升事关国家安全的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水平。  相似文献   

9.
《研究与交流》2005,(6):36-37
1、次核心技术成为国内企业技术战略的普遍选择。从现实的情况看,即使是行业领先型企业.如果一味追求核心技术的突破也是不切实际的,弄不好“既丢了西瓜又丢了芝麻”。在技术范畴内,除了核心技术,还有很多应用技术,即“次核心技术”.对于企业来说,能利用现有的核心技术设计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才是关键。  相似文献   

10.
杜传忠 《求索》2023,(2):130-136
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是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题中之义,而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是推动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突破的重要因素。通过构建科技创新新型举国体制,有利于有效集中创新资源,提升创新组织效率;有利于形成对关键核心技术持续攻关的坚强意志和强大凝聚力;有利于提升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和精准性。加快构建新型举国体制,促进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突破,有效发挥政府和市场在关键核心技术创新中的作用需要多管齐下:构建以国家创新平台为核心、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多元创新体系;建立完善的科研管理机制,激发创新活力;加快形成更加完善的基础研究体制机制;将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的自主性和开放性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1.
关键核心技术必须自主可控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基本观点。要立足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持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协同发力、持续加强基础研究三个方面,彰显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信心和决心,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相似文献   

12.
余泳泽 《探索与争鸣》2024,(3):35-38+177
<正>近些年来,贸易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盛行,我国部分关键核心技术受到封锁,导致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的困境日益突出。聚焦自立自强,强化创新升级,迫在眉睫。创新价值链理论指出,创新活动是从知识创新到研发设计创新,最后完成产品创新并实现价值增益的链式过程。~((1))其中,知识创新依赖基础研究,研发设计与产品创新分别基于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即知识的转化。  相似文献   

13.
<正>芯盾集团自主研发的国际水平的DR4H主动信息安全引擎,包括6大核心技术,形成了身份安全、密钥安全和密文安全三要素构成的主动信息安全技术体系,解决了密钥的广域动态安全分发等瓶颈难题。该项技术成果已通过中国工程院魏正耀院士等军地信息安全专家的严格评审,评审结论认为:"芯盾DR4H核心技术属于信息安全领域的颠覆式创新"。经中国工程院周仲义院士、  相似文献   

14.
核心技术是创新驱动发展的有力抓手。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紧紧牵住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只有通过自主创新来突破核心技术瓶颈,夯实网络大国转变为网络强国的坚实基础,才能从根本上扭转模仿跟随的局面,在新一轮互联网科技和综合国力竞争中真正实现"弯道超车"。  相似文献   

15.
眭纪刚 《半月谈》2021,(2):14-16
关心中央政策的人或许会注意到,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决议再次强调“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一个熟悉又新鲜的关键词“新型举国体制”反复出现,有何深意?“新型举国体制”是昔日举国体制的简单复制吗?它到底“新”在哪里?  相似文献   

16.
庚晋  周洁 《现代人事》2003,(7):24-25
“人才安全”并非反对一切人才流动,而是指作为一个国家,在日趋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应当增强核心机密和核心技术人才资源的自我保护意识,关注核心机密和核心技术人才的流向,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减少核心机密、核心技术人才的流失和因此造成的损失。从目前来看,人才安全中的“人才”主要  相似文献   

17.
<正>在当今万物互联的时代,中国企业面临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重大机遇与巨大挑战。芯盾集团自2015年成立以来,短短3年时间,已经成为中国信息安全领域的一支新锐力量。芯盾的核心技术是DR4H主动信息安全引擎和身份安全引擎ABD+,以自主研发的安全芯片为载体,实现了从应用层到物理层的自主可控,解决了密钥的广域动态安全分发问题。该核心技术通过了以魏正耀院士为组长的军地信息安全专家的严格评审,同时通过了工信部组织的以  相似文献   

18.
刘建丽 《求索》2023,(3):118-126
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国际经贸格局和世界竞争秩序加速重构,科技壁垒使世界的凹凸程度逐渐升高,我国关键核心技术突破面临新的挑战;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也孕育着重大机遇。集成电路产业是数字经济的底座,是科技角力的“主战场”。当前,我国在高制程芯片制造、基础软件、关键设备和材料等环节仍然面临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风险。集成电路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是一个联动性强、相辅相成的生态体系,集成电路制造则是巨复杂流程型技术。基于中国突破“卡脖子”问题的现实需求,政府可强化创新体系组织者和创新生态塑造者功能,根据集成电路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特质,选择现实可行的技术突破路径。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产业升级的战略定位就是积极利用技术后发优势,在涉及到产业核心技术方面,保持必要的技术先发优势。在整体产业技术方面.要尽量缩小在技术先发优势方面与领先国家的技术差距。为此,中国产业升级的战略选择应是采取必要的国家干预,在技术后发优势方面,干预的基点着重在于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在技术先发优势方面,干预的基点着重在于集中优势资源在核心技术研发和技术规则的制定上。  相似文献   

20.
正目前我国仍然存在资本市场不够完善,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核心人才短缺等问题。随着中美贸易纠纷等不确定因素的出现,我国在自主可控核心技术的研发创新愈发重要。建议北京市对早期科技创新企业给予支持。首先,加大对科技创新型企业的政策扶持力度。政府要加强对科技创新的引导,对于研发核心技术的企业,应加大扶持力度、加强政策倾斜。核心技术的研发周期通常较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