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菌草技术是以治理水土流失和栽培种植加工为主的综合性新技术。多年来,菌草所党支部注重将党建工作融入科学研究和科技服务,奏出高校党支部建设服务国家战略的时代强音。服务西部精准脱贫。通过创新驱动,实现以草代木栽培食药用菌,破解了"菌林矛盾"。在宁夏、新疆等地成功推广菌草技术,仅在宁夏就帮助1.7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西峡县双龙镇在食用菌产业协会的强力推动下,依靠发展以香菇为主的食用菌产业而迅速掘起,成为全国最大的香菇交易市场,年交易额8亿元,该镇也因此先后被中央、省、市授予"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3.
致富参考     
食用菌栽培促增收阿魏菇营养丰富,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属于天然绿色食品,是珍贵、稀有的食、药两用真菌。吐葫芦乡气候温凉,早晚温差大,极适合阿魏菇的生长。2003年6月,乡团委组织实施了“食用菌种植”项目,并组织农村青年团员,进行技术培训,乡党委政府筹措资金,修建了土木结构食用菌种植大棚4座,并挂牌为“团委创收基地”。当年种  相似文献   

4.
正上午9时整,庆元县曙光路8号的香菇交易大厅里,大屏幕上亮出开盘价:每公斤81.08元;9时15分,显示82.15元……"今天香菇价格势头不错。"看着上涨的价格,庆元县飞天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林大飞决定再向菇农收购3000公斤香菇。庆元是全国香菇主产区之一,食用菌总产值达20亿元。但香菇交易一直沿袭传统的交易方式,菇贩一家一家上门收购,或者菇农背着一麻袋一麻袋的干香菇到市场上,有人来  相似文献   

5.
庆元是浙江的生物资源"宝藏库",拥有中医药材1500种以上,可食(药)真菌360种,人工种植食用菌20余种,规模稳定在1.2亿袋左右,中药材种植面积达2.25万亩,是浙江野生药材主产区之一,有"天然药园"之美誉.同时,庆元生物产业初显雏形,目前生物科技领域企业有20多家,产品涵盖健康食品、保健食品、生物制品、药品等,一大批食用菌企业正在向精深加工转型.  相似文献   

6.
《时代主人》2015,(3):49
江西仙客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地处世界级地质公园——庐山西北麓。其前身是公司董事长潘新华始创于1982年的九江庐山真菌研究所。经过32年的发展,公司已经成长为专业从事食(药)用菌研育产销于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民营企业,是"中国食用菌行业十大龙头企业"、"国家星火计划龙头企业技术创新中心"、"国家食用菌加工技术研发专业分中心"、"首批国家林业龙头企业"、"江西省十大重点出口名牌企业",国家工商总局认定的"全国守合同重信用"单位。"仙客来"商标是国家工商总局认定的"中国  相似文献   

7.
正禹宗本,河南省第十三届人大代表,河南省劳动模范,泌阳县真菌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从事食用菌研发、生产50多年,坚韧、执着、一丝不苟地追求着让泌阳食用菌产业走出河南,走向世界。他以"夸父追日"的"行者"精神,脚踏实地,终生不渝。2018年,获"全国食用菌行业十大工匠精神奖"。作为一名省人大代表,他坚守人大代表为人民的理念,聚力脱贫攻坚,帮助泌阳农民在菇花飘香中踏上小康的征程。匠心:他用50年的专注做了一件事  相似文献   

8.
<正>【人物档案】刘毓,随州市曾都区政协常委,中国食用菌协会香菇分会副会长,湖北省食用菌协会副会长。他是一名科技工作者,在随州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作为随州香菇种植产业开创者,使香菇这种小产品发展成一个规模庞大的产业,安置35万人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创收250多亿元,高居全省第一,香菇出口创汇位居全  相似文献   

9.
《今日浙江》2009,(8):F0004-F0004
全国第八届食用菌新产品新技术展销会暨中国食用菌产业发展龙泉论坛于3月20日-22日在龙泉市隆重举行。本次大会以展示产业立地位.提升层次占高地,弘扬文化提发展.菌菇为媒促交流.扩大名气增影响为目标,按照“促进发展.彰显文化.显现亮点”的理念,包括浙闽赣食用菌交易中心开业暨何澹塑像揭幕仪式,全国食用菌新产品新技术展示展销,中国食用菌主产地产业发展龙泉论坛,香菇博物馆历史文化研讨会,香菇,木耳.灵芝生产加工技术研讨会。龙泉市食用菌.农林项目及农产品营销对接会暨招商引资项目签约仪式,基地(企业)参观等7项主要内容,各具特色,亮点纷呈。  相似文献   

10.
我是云和县农业局的一名高级农艺师,一直从事食用菌的开发研究。去年8月,我以技术员的身份,被选派到新疆阿克苏地区新和县参加援疆工作。帮助当地农民栽培食用菌,是丽水市产业援疆的重要内容。来到新和后,我走访了当地的气象局、农业局、林业局、农办等单位,查阅收集有关资料;走进食用菌企业、合作社、食用菌生产大户进行调查,同时走访周边  相似文献   

11.
我的家乡内乡县七里坪乡二道河村山青水秀,适宜香菇种植.香菇是真菌植物门真菌香蕈的子实体,属担子菌纲伞菌科,又名“香蕈”,富含高蛋白、低脂肪、多糖、多种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味道鲜美,香气沁人,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延缓衰老,防癌抗癌,降血压、降血脂、降胆固醇,素有“山珍之王”和“植物皇后”的美誉.家乡的香菇菌帽厚实、菌褶细密、菌柄粗短柔软,是“菇中极品”.  相似文献   

12.
致富参考     
栽培鲍鱼菇市场前景好鲍鱼菇又名"台湾平菇",是一种在夏季高温季节生长的珍稀食用菌品种,该菌种肉质肥厚,脆嫩爽口,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营养价值。由于传统的食用菌品种大部分不能夏季出菇,而鲍鱼菇却可有效改变夏季鲜菇淡季的状况,故近年来一上市便供不应求。栽培技术:栽培鲍鱼菇可利用多种农作物下脚料,如棉籽  相似文献   

13.
<正>2008年启动实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转基因棉花研发与产业化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研究水平居国际领先地位。2008年我国启动实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专项总体目标是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棉花5大作物和猪、牛、羊3类动物为对象,重点突破基因克隆、转基因操作和生物安全3大核心技术,获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重大育种价值的基因,培育一批突破  相似文献   

14.
我叫杨俊贤,今年46岁,自1998年10月开始学习食用菌栽培技术。作为一名听力语言残疾人,学习的难度可想而知,一开始家里人都反对我学这门技术,但我认准了这件事就一定要学会、干好。为了学好并掌握这门技术,我到镇农技站与莱阳农学院合建的食用菌栽培示范基地去打工,学习怎样拌料、怎样装袋、怎样管理,经过半年的刻苦学习,我掌握了平菇、豆秸、玉米塞、花生壳等  相似文献   

15.
在栾川县,农民技师冯明献被群众亲切地称为传播科技的使者、引导大伙走科技致富道路的领头雁。 冯明献今年 36岁,从事食用菌和药用菌技术研究及推广工作已有 16年的历史。中学毕业后,冯明献拜省农科院助理研究员贾风菊为师,潜心学习食用菌制种及栽培技术。他按学到的方法第一次制木耳菌种 1000公斤,因灭菌不过关,感染了杂菌而告失败。不甘失败的冯明献经过数十次试验,终于制出了 2500公斤优质黑木耳菌种,除去本钱,净获利 3200元。尝到甜头的他一发而不可收拾,用挣来的钱更新设备,进一步扩大了生产规模。第二年,他又制出了 7500…  相似文献   

16.
习近平同志首次提出"红船精神"已10周年,在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下,进一步深化学习研究宣传"红船精神"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红船精神的提出,填补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历史的空白。当下深化学习研究、宣传,要进一步厘清红船精神与其他革命精神之间的关系,要注意坚持"四个结合",即要与弘扬其他革命精神相结合;要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要与实现"中国梦"相结合;要与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相结合。  相似文献   

17.
石守京 《世纪行》2011,(5):41-42
随州市的食用菌生产从1979年,由无到有,由2万筒、20万元,发展到2010年的34个乡镇、30多万户,椴木300万筒,袋料香菇1.2亿袋,年产香菇3.5万吨,出口创汇3.58亿美元,带动相关产值18亿多元,居全省第一位。为国家提供税费8125万元,  相似文献   

18.
《人大建设》2013,(12):56-56
平常饭菜:一荤一素一菇 首先,一定要有个荤菜。因为人是杂食动物,不能完全吃素。吃了荤菜以后,动物蛋白有了,高级营养蛋白也有了。第二,要有素菜。吃了素菜以后,纤维素、维生素、矿物质也有了。吃素菜很重要,能使大便通畅。第三,还得有菇。菇就是食用菌。研究发现,食用菌在膳食中所合营养特别全面,含有香菇多糖,有利于提高免疫力,减少癌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前进》2011,(1):61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始建于1955年,是省属唯一从事蔬菜育种、栽培研究和新品种开发推广的专业研究机构。  相似文献   

20.
商盾 《北京观察》2006,(9):62-64
中国是发现和利用茶叶最早的国家,这已是不争的事实.茶是我国祖先在寻求各种可食之物、治病之药的采集过程中,被发现的,后来由药用或食用逐渐发展为饮用.但是,饮茶缘于何朝何代,学术界有不少说法,我认为最具代表性的说法是产生于神农时期.其根据是茶圣陆羽<茶经>中的一句话:"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国公."由此看来,茶叶被人类发现和利用,从野生到半栽培、栽培经历了约有四、五千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