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产粮大省粮食生产如何再上新台阶庞道沐作为农业大省,湖南历来以鱼米之乡著称于世,自古就有“湖广熟,天下足”的说法。粮食自然成为湖南一大优势,稻谷产量居全国之首。历届省委、省政府都十分重视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围绕提高综合生产能力进行了大量投入,在仅占全国...  相似文献   

2.
河南作为全国第一人口大省、第一农业大省,把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促进农民增收、社会就业、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中原崛起都需要发展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2008年10月,国家教育部把河南纳入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验区,如何配合职业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推动民政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目前显得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3.
"湖广熟,天下足"。这些年,作为农业大省的湖南,农业与农村工作成绩斐然。说起湖南的农业与农村工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庞道沐如数家珍。他曾担任湖南省一农业大市的市委书记和分管农业的副省长,在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岗位上,也是联系省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的工作。用袁隆平院士的话说,"道沐同志从政近40年,几乎没有离开过‘农’字",他先后撰写的《小康行与思》、《三农行与思》,真实记录了他对化解"三农"问题的理性思考。日前,记者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采访了庞道沐副主任。他认为,构建新农村建设的制度平台,完善新农村建设的法律法规体系,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小康》2015,(22)
<正>建设文明河南的核心是"做文明人、办文明事"。要通过改革创新,完善公民道德建设方面的制度,健全社会普法教育机制,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切实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动服务型机关建设。河南,"位于九州之中",历称中原,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今天的河南,不仅是我国第一人口大省,也是我国第一农业大省、第一粮食生产大省。河南省区位优势明显,是我国重要的交通通信枢纽和物资集散地。进入二十一世纪的河南,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阶段,发展的活力和后劲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5.
蝶变中原 中原通则天下畅。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特殊地理位置,使河南高速公路的发展不只是提速河南经济发展的局部谋划,更是关乎全国经济大发展的全局战略。  相似文献   

6.
正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稳定和优化粮食生产。湖北是农业大省,江汉平原是湖北乃至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棉、油生产基地。但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江汉平原发展明显滞后。鱼米之乡如何实至名归?乡村振兴路在何方?住鄂全国政协委员纷纷建言——优势弱化设施老化荆楚粮仓期盼振兴湖广熟,天下足。提起江汉平原,脑海中就会出现一幅美丽富庶的乡村图景。"优势不优,发展滞  相似文献   

7.
《群众》2019,(17)
<正>苏湖熟,天下足。江苏自然条件优越,是全国的农业主产区和粮食主产省。江淮大地,鱼米之乡,一辈辈的江苏农民用辛勤劳作创造了农耕文明的发展奇迹。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实  相似文献   

8.
构建中原经济区有利于中原崛起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实现富民强省、全面小康的目标,这符合河南的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它的核心是着力推进"三化"协调科学发展,根本是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全国文明镇和虞城县的农业大镇、工业强镇,利民镇的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存在着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等问题。与发达地区相比,农业产业化的水平仍然较低,工业整体基础仍较薄弱,农村城镇化的进程仍显缓慢。要解  相似文献   

9.
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河南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河南要建成世界知名、全国一流的旅游目的地。除了人口大省、粮食大省、文化大省的标签之外,河南还要成为凸显厚重历史和文化优势的旅游大省。我们一定要抢抓机遇,主动融入、自我加压、勇于担当,加快旅游业发展步伐,提高旅游业发展质量,把旅游业真正培育成为新的重要支柱性产业,  相似文献   

10.
《人大建设》2014,(9):7-10
<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平安是老百姓解决温饱后的第一需求,是极重要的民生,也是最基本的发展环境。"2014年5月,中共河南省委下发《关于深化平安河南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平安河南建设是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保障工程,是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民心工程,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基础工程。当前,河南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期,迫切需要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为实现"三大国家战略"、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富民强省提供可靠保证。平安河南建设的基本内涵和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1.
《人大建设》2010,(12):7-9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河南省委《中原经济区建设纲要(试行)》,扎实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2010年11月26日,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了《河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促进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决定》。  相似文献   

12.
一、中原逐鹿发生在90年代初期的中原商战,曾经使人们对河南刮目相看。其实,进入市场经济之后,各个行业的商战几乎是狼烟不断。众所周知,农业大省河南一直是粮食、棉花、生猪及其它农副产员的调出大省,一方面,政府曾多次周期性地调停烽烟四起的棉花大战、烟叶大战;另一方面,又要频频应付怨声载道的卖粮雉、卖棉难、卖猪难…… 如今,中原商战狼烟又起,透过浓  相似文献   

13.
中原农民的城镇梦 "城镇化是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与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遵循城镇化的客观规律,积极稳妥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对正致力于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农业大省河南来说,"城镇化"有着更为特殊的意义,它承载着数千万河南农民的梦想. 人代会上,来自濮阳市西辛庄村的全国人大代表李连成讲了农民的梦想:"实现温饱,让孩子就近找一所好学校,就近找一所好医院,就地城镇化、就近就业."讲完4个梦想,他提高了嗓门:"我认为,中国梦就是农民梦,农民梦就是中国梦.只有实现了农民梦,才能更好地实现中国梦!"  相似文献   

14.
建设绿色中原,发展河南农业。——徐光春农业投资大,见效慢,但如果大家都不投资农业,河南农业现代化何时能实现?——宋丰强  相似文献   

15.
杨佩 《协商论坛》2012,(3):28-28
"中原经济区地理位置重要,市场潜力巨大,文化底蕴深厚,在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在驻豫全国政协委员、河南省基督教协会会长唐卫民看来,河南人口多、底子薄,农业比重大、效益低,  相似文献   

16.
《世纪行》2016,(11)
正省政协第九次月度协商座谈会聚焦湖北农业"走出去",凸显其重要性与紧迫性。农,天下之大本。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拥有全球最多人口的大国来说,吃饭是头等大事。湖北自古以来就是天下粮仓,有千湖之省、鱼米之乡的美誉,作为农业大省和农业科技大省,推进农业"走出去",对于促进农民增收、缓解资源约束、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升级、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以及应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农业"走出去"势在必然,然而跟我国其他产业相比,农业"走出去"还  相似文献   

17.
张凡 《小康》2012,(3):36-40
2011年中部六省全部跻身"万亿元俱乐部",山西获批全国综合改革试验区,接着由河南主导的"中原经济区"也上升为国家战略,今年年初,湖北省力推"中三角"战略。中部六省的区域战略竞合进入新的竞争时期  相似文献   

18.
河南位居中原,属农业大省,盛产粮、棉、油、烟,在全国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河南平原面积9.3万km~2,占全省总面积的55.7%,拥有2/3的人口和70%的耕地。平原农业发展状况,对全省经济发展有举足轻重的影响。由于特殊的地形地貌、水文、气象诸因素的综合影响,长期以来不断受着风、沙、旱、涝等自然灾害的侵袭,使河南农业很难走出徘  相似文献   

19.
沿着科学发展观指引的正确方向,连续多年GDP以两位数持续递增的河南,2006年又以令世人钦佩的业绩,实实在在地登上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高度,一举站到了由全国第一人口大省、第一农业大省、第一粮食大省、第一劳务输出大省、第一粮食转化加工大省、第一文化资源大省向经济强省、文化强省跨越的新的战略起点上。岁末年初,盘点成就,9700万河南人民不会忘记,在过去的一年里,古老中原取得的每一个进步,发生的每一个变化,都饱含着人民政协的忠诚,都凝聚着人民政协的智慧,都与人民政协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正因为如此,对王主席的采访不由得使我们想…  相似文献   

20.
粮食深加工领跑全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些年.有着近一亿人口的农业大省河南。在农业产业化及农副产品加工转化方面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据了解。目前河南仅粮食加工转化能力已达2700万吨.居全国首位。各类粮食加工企业达2800多家。所生产的面粉、挂面、方便面、速冻食品、味精等粮食深加工产品均为市场占有率的“全国冠军”。在国内市场上。每4袋方便面就有1袋是“河南造”;每10个速冻汤圆中。有6个出自河南;而莲花味精一个厂的国内市场份额就达45%。应该说.河南粮食加工业的迅速蝈起.是河南由农业大省迈向农业强省的一个标志性变化.农业的杠杆已开始撬起河南经济的“地球”.这种源自农业的经济增长.将为实现“中原崛起”提供不竭的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