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津支部生活》2010,(12):36-37
在雄伟的蓟北雄关、津门十景之首的长城脚下,有—个恬静秀美的小山村一下营镇黄崖关村。这片古老的土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春秋战国时期建村,曾发生过戚继光镇守长城、金戈铁马抗击外敌的感人故事;也流传着自蛇、青蛇得道修行,被玉皇大帝压于白蛇谷下的美丽传说。如今这里更是孕育希望的热土,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全村绝大多数村民从事旅游服务,  相似文献   

2.
小的时候,一次随大人看川剧《断桥》。剧中的人物,情节已在记忆中逐渐淡忘了,唯有一个细节却至今难忘却当许仙来列白蛇、青蛇两姐妹面前时,妹妹小青顿时怒火中烧,脸色大变:始而由白变红,继而又变成绿色,黑色,不但变化次数多,速度也是十分快捷,仅一转身,就变得面目全非。当时感到十分惊奇、不解。稍稍长大以后才知道,这  相似文献   

3.
在我记忆里,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小时候穿过的鞋和村前的那条小路了。 我刚懂事的时候,就听老人们讲我们村的历史演变。我们村的碱地是远近出了名的。有首民谣,“冬春白茫茫,夏秋水汪汪,只见下种不见收”,就是描写我们村的碱地的。然而,村前的那条小路,比这碱地还有名气,它不到一公尺宽,弯弯曲曲,蜿蜒在望不到边的盐碱滩上;三天不下雨,满路冒白碱,远看,就像一条细长的白蛇。建国前,每年冬天,几乎家家户户拖儿带女,步履艰难地踏上这条“白蛇路”,外出逃荒要饭。到春种时节,一群群衣破食乏的人们,又呼儿唤女,踉踉跄跄地睬…  相似文献   

4.
乃全 《先锋队》2010,(10):22-23
每个人都有一个故事,每个故事都连接着一段历史。对于方山县环保局局长吕海平来说,他的故事充满激情,浸润着智慧、艰辛和汗水。为了使方山县蓝天碧水工程走出一条惠民、利民的环保新路,他穿梭于田间地头,奔波于环境治理的风口浪尖,忙碌于提升当地群众生活质量的大量服务之中。  相似文献   

5.
正一个人只有敢于推翻自己,才能不断实现自我超越与成长。"吃老本"长不了新本事,"走老路"到不了新地方,"重复昨天的故事"难以铸就明天的精彩。敢于推翻自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却是可以修炼达成的事。悟得其中奥妙,必将受益无穷。  相似文献   

6.
路长情更长     
有人说,人的一生是一个故事,这故事由他自己创造与讲述;也有人说,人的一生是一条路,这条路你不仅要行走还要修筑.其实,故事也是一条路,这条路也是故事.在西部的塔里木大地上,就有这么一个人,他不仅在修筑着脚下之路,还在开拓着自己的人生之路.  相似文献   

7.
在克山农场,有一条远近闻名的路,农场人给它起了一个动听的名字——"爱妻路".这条路的背后,则是一段感人的故事. 2015年的一天,我无意间看到同事拍摄的一张照片——一个汉子正推着三轮车艰难地爬坡,车上坐着一个满头花发的女人.看得出汉子很费力,但仍满脸笑容、神情坚定.我立刻意识到,这是一张有"故事"的照片. 同事告诉我,照片上的汉子叫郑春达,是克山农场的一名养路工,也是一名有着39年党龄的老党员.  相似文献   

8.
纵观开国上将宋任穷的革命一生,充满着红色的传奇人生。他在艰难的井冈山革命斗争中、伟大的长征路上、极度困难的冀南抗战岁月中,都写满了"咬牙渡过难关"的红色动人故事。宋任穷的"咬牙"革命故事启示我们,"咬牙"是一种修炼和担当,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都需要"咬牙"干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时代,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9.
党建信息     
巴中市采取三条措施,切实抓好“法轮功”修炼人员解脱后的帮教管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强化领导,落实责任。明确了各练功人员所在单位党组织书记为第一责任人,对修炼解脱人员帮教管理负总责。同时,党政主要领导分别落实帮教对象,对解脱者继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现。 二是建立请假和责任连带制度。参与练功解脱后的党员,要做到“四不”,即不假不得外出、不准滋事、不准串联、不准继续修炼;对到上级机  相似文献   

10.
罗强 《当代党员》2013,(3):79-79
一条专卖水果的大街上,只有奥克里斯的水果生意异常火爆。这里有一个故事。一天中午,奥克里斯去买东西,听见一个妇女抱怨:“今天的土豆比昨天的小很多呢。”店主说:“不可能呀,这些土豆和昨天的是一批呀?”  相似文献   

11.
《孔子家语》里有这样一个故事:鲁国制定了一条法律,一旦鲁国人在列国沦为奴隶,如果有人出钱把这沦为奴隶的鲁国人赎回来,可以凭"收据"到鲁国国库领取"国家补偿金"。这条法律出台后,大大推动了鲁国人的救赎  相似文献   

12.
正(2019年7月5日)听了《毛泽东的建莲缘》《革命烈士第一村》等10个故事,很受震撼、很受感动、很受教育,洗涤了心灵、坚定了信念、修炼了党性。通过"风展红旗如画"红色三明故事宣讲,锻炼发现了一批人才,衷心为宣讲优胜者和优秀组织者喝彩点赞!今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重要嘱托,在全市开展"风展红旗如画"红色三明故事宣  相似文献   

13.
一条青藏线,穿越历史和未来;一条通天路,寄托梦想与期待。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通车。为了宣传报道这一伟大成就,本刊第8期以《奋战在青藏线上的甘肃人》为题,着重报道了在青藏铁路二期工程(格拉段)建设过程中,甘肃人在五年建设中的感人故事和奋斗历程。采访中,有几个人物和故事让记者久久不能释怀,始终有一种要把他们记录下来献给读者的冲动。首任总体设计师——庄心丹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已3个月了。人们也许不会想到,早在40年前,就有一个上海人第一次勘测并勾画出了青藏铁路的轮廓。这个人叫庄心丹,是青藏铁路第一任总体设计师。庄心丹…  相似文献   

14.
作为学习型组织的一种类型,学习型党组织既有自己的特殊个性,也应该有学习型组织的共性。我们今天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不是光“组织学习”那么简单的事情,而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加强有中国共产党特色的五项修炼: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锻炼、确立共同目标、改善组织生活、树立全局观念。一个组织只有经常进行五项修炼。才能真正成长为学习型组织。  相似文献   

15.
田野,是生存的背景。 大山的沉稳和黄土地的质朴,赋予一种深沉的性格。永远忘不了那条小路,泥泞着真实的故事,一个个脚印,是深深浅浅的岁月。 走出故事,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沿着祖辈目光编织的破折号,去延伸属于自己的步履。  相似文献   

16.
抗日战争时期,燕赵儿女为了民族解放流血牺牲的悲壮故事讲也讲不完。其中不少英雄事迹广为流传,但也有一些至今仍鲜为人知。这里讲述的,就是这样一段故事。 潮白河水系源头赤城县境内有两条河,一条叫白河,一条叫黑河。白河和黑河之间夹着一道南北纵向山脉,其中一段俗称40里长嵯。 1942年,抗日战争进入最困难时期。5月,晋察冀边区为巩固冀东抗日根据地,决定派一批经过培训的干部,经过平北前往冀东,晋察冀  相似文献   

17.
正在建党百年之际,笔者来到闽西北革命老区考察,在将乐、清流、大田和华安等地,看了一处又一处当年红军的战场,读了一条又一条当年红军的标语,听了一个又一个红军故事,还品读了毛主席的壮丽诗篇《如梦令·元旦》,遥想"风展红旗如画",心中感慨万千。  相似文献   

18.
陆群 《红旗文稿》2012,(1):31-32
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做人是党性修养、法制修养、道德修养、为人处世修养等素质的综合体现,需要始终加强修炼,关键是要守住做人的三条基本准则。忠诚守纪第一,讲忠诚,不断强化组织观念。一是始  相似文献   

19.
画中有话     
正有一种坚守源自热爱。黑龙江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扎龙湿地,是亚洲第一大湿地,这里也是丹顶鹤的王国。为了这里的丹顶鹤,徐铁林一家三代放弃了安逸的生活,风里来雨里去,与鹤相知相守。“走过那条小河,你可曾听说,有一位女孩她曾经来过……”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讲述的就是徐家第二代养鹤人、1987年因公牺牲的环保烈士徐秀娟的故事。  相似文献   

20.
“走过那条小河/你可曾听说/有一位女孩/她曾经来过/走过这片芦苇坡/你可曾听说/有一位女孩/她留下一首歌……”20世纪90年代初,一曲深情哀婉的《丹顶鹤的故事》打动了无数人。这首歌初名《一个真实的故事》,是根据一位养鹤姑娘的真实事迹谱写而成。故事的主人公叫徐秀娟,她为寻找一只走失的丹顶鹤不幸溺水牺牲,地点是扎龙丹顶鹤的南迁之地江苏盐城,时间是1987年9月15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