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近年来,中俄两国政治关系不断朝深度和广度发展,两国领导人频繁互访,中俄建立了平等信任、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两国领导人都提出希望加强两国地方之间的交往与合作。为此,根据中俄两国友好组织1997年合作计划,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和中国国际友好城市联合会与俄罗斯国际友好城市联合会于今年5月在莫斯科共同举办  相似文献   

2.
黑河是中俄两国边境的重要口岸,它具有悠久的贸易历史。1858年瑷珲条约签订后,黑龙江由内河变成了界河,两国边境贸易得到了迅速发展,黑河成了中俄两国贸易中心。大量俄、日、美、德、法等国客商进驻黑河,黑河被称为“万国商埠”,年进出口贸易额达768万两白银。新中国  相似文献   

3.
《时事资料手册》2006,(3):44-44
中俄两国互为最大的邻国.经济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巨大。近年来,双边经贸合作快速稳定发展,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据中国海关统计,2005年中俄贸易额达29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7.1%.大大超过中俄经贸中长期规划所确定的20%-25%的年均增速。目前中国是俄罗斯第四大贸易伙伴,俄罗斯是中国第八大贸易伙伴。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主席11月22日至30日先后对俄罗斯和日本进行访问。在俄罗斯,叶利钦 “不顾医生的劝阻”,坚持同江主席会晤。两国元首共同发表的世纪之交中俄关系《联合声明》,充实了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内涵。 在日本,江主席高屋建瓴地阐述了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面向21世纪发展两国长远友好关系的重要意义。双方本着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精神,宣布建立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合作伙伴关系。 国际舆论认为,江主席访俄是“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江主席对日本的国事访问是中国圆满实施“世界多极化外交的总结”,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江主席的威望。  相似文献   

5.
当前,巩固与发展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积极推进两国经贸合作关系,成为一个十分迫切的问题。从长远来看,要把业已建立起来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推进到新的高度,就要求两国进一步提高经贸合作的水平,并依此不断提高两国之间经济利益的依存度。中俄经贸关系虽然已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总体水平不高。提升中俄经贸合作水平,今后应着力发展两国科技合作,深化能源与区域间的合作。  相似文献   

6.
由中俄两国友好组织倡议举办的"中俄地区合作研讨会"于2002年10月21日至22日在莫斯科举行。以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副会长李小林率领的中国地方领导人代表团一行23人参加了上述活动。本届研讨会的主题是《中俄在中国中西部大开发过程中的合作》。中国代表团由青海、甘肃、贵州三省的领导及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门负责人和部分企业家组成。  相似文献   

7.
2003年7月16日是中俄两国签署《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两周年。在过去的两年里,中俄两国双边关系取得了新的发展,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扩大,两国睦邻友好合作关系进一步巩固和加强。胡锦涛主席今年5月对俄罗斯的首次国事访问为中俄两国友好关系的长期发展、为推动和加强两国间全面合作注入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总统普京最近的访华,大大充实了中俄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内容。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两国首脑决定准备签署不具结盟性质的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可以预见,未来的10年,中俄两国将在政治和经济领域不断寻求新的突破。中国和俄国两个伟大的邻邦正是从“战略”的高度来塑造两国关系,把握两国关系发展趋势的。中俄关系的发展有助于世界的战略稳定,有助于世界力量的均衡发展,有助于世界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当前,中俄两国建立了稳定、良性的外交关系,并成为战略协作伙伴。国际关系受多方因素影响,所以尽管中俄两国关系较为稳定,但小摩擦也不断,其中文化差异是造成两国外交矛盾的因素之一,为此,文化外交也成为中俄外交的重要内容,旨在促进两国在文化上相互理解包容。  相似文献   

10.
1991年中越邦交正常化以来,两国的经贸发展迅速。通过从双边贸易的流量特征和贸易商品的结构两方面描述两国贸易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在此基础上构建扩展的引力模型,利用1992年-2011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影响中越双边贸易流量的主要因素,发现两国的经济规模、两国的人均收入水平差距和贸易开放度是影响双边贸易流量的关键因素,而运输成本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双边贸易流量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国俄罗斯友好协会、中俄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于9月23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隆重举行招待会,庆祝中俄建交65周年暨中俄友协成立65周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和在华访问的俄罗斯联邦委员会主席马特维延科出席招待会并致辞。张德江首先代表中国政府向长期以来为促进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作出积极贡献的两国各界人士表示感谢。他说,当前,两国政治互  相似文献   

12.
鲁爱珍 《友声》2005,(5):25-25
中国俄罗斯友好协会第四届全国理事会7月11日在对外友协礼堂召开。陈昊苏会长致开幕词,外交部李辉部长助理作了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发展的形势报告。刘志明副会长作了第三届中俄友协工作总结和对第四届中俄友协工作设想的报告。陈昊苏会长回顾了中俄友协(前身为中苏友协)在发展中俄(中苏)民间友好关系中发挥的重要历史作用,特别强调进入21世纪以来,它为发展两国友好合作关系奠定牢固的社会群众基础所做的积极工作。他要求中俄友协在今后5年里,举办有影响的活动,积极参与俄罗斯年和中国年的实施,确保两国领导人做出的有战略意义的重大安…  相似文献   

13.
宣昌勇  菊地徹 《求索》2005,(10):27-28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展中国家纷纷建立自由贸易区,以期加速本国经济的发展。本文应用由两种要素、两种产品构成的贸易模型分析在没有外国投资的情况下,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建区国的生产活动和经济福利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陆南泉 《探索与争鸣》2023,(11):127-134+195
中俄互为彼此最大邻国,30多年来,在良好和稳定的政治关系下,两国经贸关系虽有小的起伏,但总的来说呈不断发展的态势,这对深化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有着重要作用。在出现复杂国际形势的2022年,中俄两国在坚持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下,继续拓展两国之间的经贸合作。2022年俄罗斯提出远东大开发战略,并明确提出主要的合作对象是中国,这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不论从国家层面还是从区域层面来讲,两国在今后经贸合作进程中,既有不少有利因素,也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为了推进中俄经贸合作进一步发展,一方面要努力挖掘合作潜力,拓展合作领域;另一方面要深入研究并梳理今后中俄经贸合作发展进程中可能存在的受制因素。  相似文献   

15.
2003年,中俄关系是在兴奋与忧虑中度过的。令中俄双方兴奋的是,胡锦涛担任中国国家主席后,第一个访问的国家就是俄罗斯,两国元首强调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深化中俄睦邻友好、互利合作和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都将是两国外交政策的战略优先方向。两国元首也强调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开创两国睦邻友好互利合作的新局面,双方将遵循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的精神,履行好双方签署的协议,保证中俄两国关系的发展将不因人事变动而改变。但是,“安大线”(安加尔斯克——大庆)石油管道的改道风波还是对中俄两国关系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小康》2015,(4)
<正>瓦莱丽·布朗说:"中美两国贸易以互利互惠为基础,美国已经是中国第一大农业出口国。如今华盛顿州苹果重返中国,是两国多年来密切磋商和沟通的结果。是中美农业贸易的里程碑事件,预示着中美两国农业贸易的光明前景。"1月28日上午,在上海浦东世纪皇冠假日酒店,美国华盛顿苹果协会举办"美国华盛顿苹果重返中国发布会"。美国驻沪总领事馆农业领事瓦莱丽·布朗(Valerie·Brown)、美国华盛顿苹果协会董事会主席芭芭拉·沃克霍尔  相似文献   

17.
2002年12月,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和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聚首北京,就中俄两国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达成广泛、重要的共识。两国元首签署了《中俄联合声明》,并出席了两国间有关合作协议的签字仪式。中俄两国首脑高级会晤确定了两国关系今后的发展方向,标志着中俄关系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18.
环球     
砳之 《群众》2019,(12)
正中俄发展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6月5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共同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发展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将两国关系提升到一个全新的水平,将中俄两国置放在世界和平、稳定、发展航船上的"压舱石"地位,对两国、对世界的意义都十分巨大,引起  相似文献   

19.
《时事资料手册》2007,(3):37-37
中俄互办“国家年”活动是由两国元首共同倡导和确定的。2005年7月.胡锦涛访问俄罗斯期间,两国元首宣布,为全面推动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向前发展,双方2006年在中国举办“俄罗斯年”,2007年在俄罗斯举办“中国年”。  相似文献   

20.
<正>3月21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人民大会堂同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举行会谈。两国元首高度评价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建立10年来取得的成果,一致同意进一步加强和深化两国的战略协作和务实合作,把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推上更高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