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夜思     
《中国妇运》2012,(1):46-46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是古圣人的至理名占,深刻阐明学和思辩证统一的关系,要多花时间去“学”,多动脑子去“悟”.然而,繁忙的工作中,怎么安排才能做到潜心地学、静心地思和透彻地悟呢?这是事业历程的关¨点。放眼世界,善挤时间、善用时光、善于思考者,不仅成就…代名人,更是造就一份伟业。意大利的航海家哥伦布在日夜航行中于凌晨发现“新大陆”,创造惊世壮举;法国巴尔扎克面包加蜡烛,成就一个伟大的作家;  相似文献   

2.
官兵对创新理论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越浓越高,学习和掌握党的创新理论就会越快越牢,反之则容易出现“不愿学、学不了、学不深”的现象。为此,各级一定要注意激发官兵的学习“兴奋点”,努力在官兵和理论学习任务之间架起热情之桥。  相似文献   

3.
学思结合。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贵有思,思能促学。教师在有①的教学时空里,把学生置于学习的无限思维2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名创造性。学生沿着教师所创设的思维轨迹,水能一步一个脚印地迈入知识殿堂,享受到学工的快乐。学问结合。如果说学思结合重在教师合“引”,那么,学问结合则重在学生的“发”。J学习认知规律看,学而有思,思则存疑,疑而发问。因此,学问结合是主导与主体、教材上学生、教法与学法在课堂上的有机融合与渗透是学生思维在瞬间碰撞出的闪亮火花。有经基的教师总是善于…  相似文献   

4.
当前,“典型引领工程”正在全路如火如荼地开展。发挥典型的示范、激励和引领作用,提高应对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习,就成了我们工作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学习的目的不用多言。那么,如何学、怎样学,就是一个学习方法的问题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说的就是学习方法不对路造成的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5.
赵辉 《台声》2014,(3):84-86
“好故事、练说书、学书法、爱赋诗”,这是张大春在微博上的自我介绍。外界给他的评价则改了其中两个字,“好故事、会说书、擅书法、爱赋诗”。自然,前者是一种自谦,后者则是他人的评定。张大春在新作《大唐李白》中选译了一个“好故事”并用他“会说书”的方式,呈现出一个盛世背后的大唐和盛名之下的李白。  相似文献   

6.
声音     
一次不公正的审判,其恶果甚至超过十次犯罪。因为犯罪是无视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毁坏法律,好比污染了水源。 我觉得我们今天讨论学术至少应该分两个层面,一个人的“学”——学问、做学问的态度,甚至人品,当然也包括他的思想,这是“学”。什么是“术”呢?“术”就是怎么样把他的“学”转化为客观存在的,能够影响社会、能够传至后代,至少能够记录下来的这样一种产品。  相似文献   

7.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特色区域国别学的基础本体论。共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的一个核心概念,共生理论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的基础和支柱理论之一。作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际关系学界最重要的理论贡献之一,共生理论突破了西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占主导地位的求“异”路径,主张探求事物间关系的普遍性,即求“同”。共生理论的求同观念主要体现在四个向度,分别为时间“同”(连通过去、现在和未来)、空间“同”(适用于中国和非中国的事件解释)、物种“同”(贯穿人类世界和自然界)和国际关系学“同”(以共生来统合国际关系学的基本主题)。对四“同”的深入探究,拓展并深化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并为中国特色的区域国别学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本体论。  相似文献   

8.
题目中的量词让我费思量,用“座”、“所”太大,因为毕竟不是学校或学院;用“家”、“间”又嫌小,因为在我心目中,一沙一世界,东京的这个“中国语教室”实在值得大书特书,于是只好用“个”。我不知道东京有没有专设的中文学校,像专供外国人学日语而设的日语学校那样,专供日本人学中文;也不知道若有这样的学校,是不是只学语言而不习文字;只知道东京倒是不乏“书道”学校,那是只教汉字书法而不教汉语的。使我感兴趣的这个“中国语教室”,则是名副其实以教学“中国语”为主——说我对这个“教室”感兴趣,不如说我对创办和维持这…  相似文献   

9.
邓国军 《前沿》2010,(18):147-149
学术界对“诗言志”与“诗缘情”进行过较为深入的研究,但很少从“表现”的角度对它们研究。所谓“表现”,一般指艺术家运用艺术手段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和审美理想,理性的、情感的因素比较显著。如果从“表现”层面来研究文艺理论范畴或命题,则主要指“偏于自我表现”的内涵。本文在辨别“情”“志”的基础上从中国古典美学“表现”的视角对“诗言志”与“诗缘情”作了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贝0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这便是儒学史上著名的“子张学干禄”(见(《论语·为政篇》)。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实行的是科举考试,讲的是“学而优则仕”,只要会吟诗.能做文章,便能做宫。于是古人常用”读读读,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千钟粟”对勉别人。如今时代不同了,工农当家作了主人,对干部的要求也高了,讲求又红又专,德才兼备。一些同志随着职务的升迁、责任的加重,自知学问水平的不足,唯恐难遇大任,有负众望,于是拼命苦学,给自己“充电”,这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是司空见惯的。但是,我这里要讲的“仕而‘优’则‘学’”,与上面所说的情况截然不同。我之所以在“优”和“学”上打了引导,是因为这…  相似文献   

12.
浓厚的兴趣,可以激起强大的学习动力同时还可以启迪学生的智力潜能并使之处于最活跃状态。相反,没有丝毫兴趣的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笔者结合自己十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寓学于乐,以趣激学的体会。一、设疑引趣所谓设疑,就是有意设置障碍,造成疑惑,让学生带着疑问去学。这样可以唤起动机,激发兴趣。陆九渊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教师不仅要善于答疑,还要善于设疑,让学生于无疑处生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发学生的注意和探索行为。如:在讲“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时,我提出“从马尾上拔出一根毛,…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荣成市发挥市委中心组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中的带头、带动作用,大力实施了制度化“促学”、创新化“引学”、成果化“用学”、全员化“同学”的“四化四学”学教模式,将市委理论中心组建设为集学理论、议大事、谋思路、促发展于一体的高效学用平台,不断提高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14.
在古中国,官学不分,所谓“学而优则仕”,学者与官员都属于“劳心”与“治人”一族。但古代真正的儒者做官,则首为“心性之学”,以固“修身”之本,秉承“达己济人”的做人原则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理想追求。大儒至圣一直教导后学晚生们。要铭记一条向学、为人、做事的“生命线”: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  相似文献   

15.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更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与学习的效果有直接关系。正如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所说: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学生感兴趣的,就容易接受,不感兴趣的,就接受困难。这就是说,越能激发学生学习情绪,学习的效果就越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趣则乐,乐则学,愿则学”。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尝试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加,在“探究”中创新。一、新闻吧新闻是一本活着的书,是一道风起云涌、日新月异的风景,能够对学生的思想政…  相似文献   

16.
国家安全学     
国家安全是一个大问题,是原有的任何一门学问都不能完全包容的大问题。虽然学者们在“国际政治”与“国际关系”两个术语的含义和关系问题上还一直争论不休,虽然人们对研究有关问题的学科称作“国际关系学”还是“国际政治学”也还无法达成一致,但无论是“国际关系学”还是“国际政治学”,都容纳不下完整意义上的“国家安全”,都没有也不可能把整体性的“国家安全”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17.
临清市人大机关自开展学习实践活动以来,突出实践特色,努力做到“四个结合”,增强学习实践活动实效。 “带动学”与“调研学”相结合。市人大常委会领导班子成员在学习实践活动中,以身作则,树立榜样,自觉撞照学习要求,先学一步、深学一层。  相似文献   

18.
“行政学”这门新兴应用学科,在当前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形势下应引起重视和发展。作为在这个领域逾半世纪的一名“老兵”,现就学科发展谈些意见。 (一)历史概述 行政工作虽古已有之,但当作专门学问来研究,则是较近的事。19世纪晚期,欧洲出现“行政学”的名称,其内容实以行政法为主,也曾一度以“官房学”流行于世。  相似文献   

19.
“作为方法”是一种兼具批判性与建构性的方法论。在建构中国行政学自主知识体系时引入这一方法论,有助于明确和确立主体意识、丰富和拓展研究视角、反思和重构衡量标准。在此方法论观照下,可以发现中国行政学走过了两个发展阶段:一是从“以世界为中心”到“以中国为中心”的转变,即从学习、模仿、套用西方行政学理论,转向立足中国场景、突出中国问题;二是从“以中国为中心”到“以中国为方法”的转变,即越来越强调以中国为观照,扎根中国大地,讲好中国故事。未来,我们要探讨一条“以中国为尺度”的中国行政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路径,让中国行政学讲“中国话”,也要努力使行政学的“中国话”变成行政学的“普通话”。  相似文献   

20.
永州市开展“四学一创奔小康”活动曾石林☆1997年以来,我们湖南省永州市委按照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总体要求,紧密结合本地实际,在农村广泛开展了以“学理论、学政策、学法律、学科技、创五好、奔小康”为主要内容的“四学一创奔小康”活动,有计划、有组织地把农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