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防止利益冲突:预防腐败制度安排的逻辑起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防止利益冲突”作为一个廉政概念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但西方对“防止利益冲突”问题无论是从理论还是实际的制度安排上都已经比较成熟.“防止利益冲突”概念是预防腐败制度安排的逻辑起点,更能给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一个合理对话的平台.我们应借鉴国际经验,以“防止利益冲突”为核心,建立完善我国的防止利益冲突制度,有效预防腐败.  相似文献   

2.
公职人员的利益冲突是产生腐败的重要根源.当前,腐败面临的窘境已凸显在世界各国政府面前,各国开始探索防止利益冲突问题以打破社会发展的瓶颈.从学术角度来看,既要从公共权力和私人权利视角对防止利益冲突制度进行理论解读,又要挖掘防止利益冲突制度的核心要件.从实践角度来分析,既要建立健全防止利益冲突的制度支持网,搞好系统配套工程,又要落实防止利益冲突的各项举措.归根结底,建立健全防止利益冲突制度势不可挡,实现防止利益冲突的制度化与法制化,建立防止利益冲突过程中的政府、市场与社会合作共担责任机制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3.
利益冲突是公职人员的私人利益与其公共角色承担的公共职责之间的冲突,是产生腐败的一个重要根源。防止利益冲突制度建设被认为是预防腐败的有效制度安排。当前高等院校防止利益冲突制度建设正面临着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界定不清、缺乏利益冲突风险评估、缺乏独立审查和监督利益冲突机构、文化缺失等困境。防止利益冲突制度建设是反腐倡廉的新领域,需要不断完善相关措施:要明确界定与高校管理人员及教师职责产生冲突的私人利益的类型和行为,合理介入教职员工的个人生活;制定科学的利益冲突风险评估体系,提高防止利益冲突制度的有效性;在国家层面建立防止利益冲突的伦理法规,完善整合现有防止利益冲突的法律法规;加强综合配套措施,完善利益冲突管理流程。  相似文献   

4.
利益冲突是指公职人员在执行公务时由于公私利益间的矛盾影响其职务行为公正性和廉洁性的境况.“利益冲突是产生腐败的重要根源”当前已是国际共识.国外在半个世纪前就开始了防止利益冲突的研究与实践,很多国家将其作为预防腐败发生的重要手段而广泛见诸立法并得以严格执行,且成效显著.在我国,“利益冲突”作为一个廉政术语被明确提出已是21世纪.  相似文献   

5.
加拿大行政伦理建设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益冲突和伦理协调委员会办公室是加拿大负责行政伦理事务的专业机构,加拿大政府伦理法涉及利益冲突、游说、信息获取、隐私保护和行政公平等几个方面.加拿大行政伦理建设的特点在于确立了行政伦理的核心价值,重视程序规定和行政伦理法治化,制定了统一的伦理法典.借鉴加拿大行政伦理建设的经验,我们应建立行政伦理管理机构,制定完善的行政伦理法规,健全有效的监察制度,建立公职人员离职后就业限制政策.  相似文献   

6.
马华 《行政论坛》2013,(5):67-71
党的十八大报告重申"坚定不移反对腐败,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再次指出"防控廉政风险,防止利益冲突,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鉴于此,防止利益冲突机制构建应实现从学理到路径的转化。通过运行、监督、惩罚三个方面的机制解读可以有效把握防止利益冲突机制构建的内部逻辑结构及运行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防止利益冲突机制构建的路径选择在于:强化公共权力制约和公共利益监督,配之以公共价值引导,实现利益冲突根源的逐步化解,有序理性引导公共权力运行。  相似文献   

7.
防止利益冲突法是国家为了厘清公益与私利的界限,约束公职人员的行为,防止公职人员公权私用、以权谋私(或以职谋私),保证其廉洁从政的法律规范。美国是防止利益冲突立法较早并取得良好成效的国家。美国成功的秘诀是:法律可操作性强,监督有效、到位,相关配套制度完备。虽然我国在建立防止利益冲突制度方面也进行了探索,但由于停留在党纪政纪层面,缺乏权威性、强制性和威慑力。我国的防止利益冲突制度设计粗糙,可操作性差,加之监督不力,相关制度不完善,因此,成效甚微。为了有效遏制和预防腐败,我国应当尽早出台《防止利益冲突法》,同时应当完善相关法律,如《公职人员财产申报法》、《政务公开法》、《行政程序法》、《新闻法》等。  相似文献   

8.
正作为一个廉政概念,"利益冲突"在20世纪中期开始被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普遍使用,诸如加拿大、美国等都建立了以防止利益冲突为核心的反腐制度,而我国对利益冲突概念的关注较晚。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健全防止利益冲突制度",这是中国共产党首次将"防止利  相似文献   

9.
利益冲突是市场经济国家滋生腐败的主要根源。防止利益冲突法是国家为了避免公职人员公权私用、以权谋私,从而厘清公权与私利的界限,保证公职人员廉洁从政的法律规范;它是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基础性法律制度。我国出台防止利益冲突法是解决现行防腐败制度不尽人意问题的必然选择,是遏制当前腐败易发多发势头的必要举措,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迫切需要。它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有利于恢复我国的国际形象,也是我国政府的国际义务。  相似文献   

10.
建立健全防止利益冲突制度是从源头上治理腐败,推动廉政建设纵深发展的必然选择,而利益观教育则是从思想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基础,加强利益观教育,有助于增强防止利益冲突制度反腐败的效果。利益观教育是上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形成合力:应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利益观,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摆在第一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利益观教育体制机制,拓展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法;应深化干部人事制度与分配制度改革,运用利益激励机制,提高党员干部廉洁奉公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