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感恩是道德价值形成的起点,是人与人相处的良好黏合剂,是和谐社会之圭臬。大学生的感恩状况不仅关系其自身的发展,同时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中国梦的实现。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是高校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有之义。高校应从观念的转变、主渠道作用的发挥、丰富感恩教育的内容、营造良好的感恩氛围和开展感恩实践等方面构建大学生感恩教育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2.
聂继红 《世纪桥》2010,(7):83-83,92
当前一部分大学生感恩意识缺乏,有其社会、学校、家庭、自身等多方面原因。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要从加强感恩环境建设、学校感恩教育、大学生感恩情怀的自我培养等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3.
孟喜龙 《世纪桥》2009,(3):110-111
大学感恩教育是建设和谐校园的要求,也是解决社会问题适应和谐社会发展的要求。本文通过对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并将感恩教育融于整个教学管理,与校园文化结合,借助有效的载体,使感恩教育更具有实效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4.
加强思想教育工作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士贞  祝贺 《新长征》2008,(4):48-49
大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和谐校园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构建和谐校园的关系构建和谐校园丰富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和谐校园的构建也丰富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并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和谐发展。和谐校园建设是和谐社会系统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将和谐社会内容具体化,  相似文献   

5.
震后灾区高校实施感恩教育,将感恩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对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具有重要意义。位于地震重灾区的绵阳师范学院探索和实践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路:以师德建设为核心,将感恩教育融入校园文化;以主题活动为载体,构建感恩教育新体系;以社会实践为突破口,拓展感恩教育新渠道;以文化建设为抓手,营造感恩教育和谐氛围。  相似文献   

6.
高校红色文化教育是高校文化思想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项教育工作能否做好,事关大学生对国家认同,事关国家的建设发展大业,因而高校开展红色文化教育,应以历史培养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爱国情怀,以现实提升大学生的国家自豪感,以国家未来发展强化大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教育大学生以敬畏之心对待前人的革命性创造成果,以感恩之心对待当前国家发展道路,以进取之心实现强国之梦。  相似文献   

7.
许丽君 《湘潮》2015,(1):46
高校作为培养社会需要人才的基地,加强大学生的感恩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基本道德素养,构建完美人格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大和十七大会议均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思想保证,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国家教育工作的重点。要将“和谐社会建设”同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推动社会的健康发展,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中,高校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阵地,校园的和谐建设至关重要。当前,我们要以人文精神为核心,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建立大学生实践教育的长效机制,重点加强就业教育,推动高校和谐校园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张元 《世纪桥》2008,(12):42-43
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加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具有战略意义。加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加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教育是保持社会稳定与和谐的中心工作和关键环节;是和谐校因与先进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前提;是高校和谐发展条件下大学生和谐成长的需要。应建立和健全校因保障体系,为学生全面和谐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1.
黄成忠 《世纪桥》2008,(7):110-111
造成大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很多,加强大学生感恩教育应做好以下工作:重视发挥学校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营造校园感恩文化氛围;加强师德教育;重视实践活动;构建感恩教育的社会体系。  相似文献   

12.
陈惠 《世纪桥》2013,(1):90-91
大学生公寓文化建设具有极端重要性,它不仅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有利于大学生素质的提高,而且有利于区域文化的发展,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增强。  相似文献   

13.
加强大学生诚信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培养高素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当前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种种表现,提出解决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问题的对策,是高校德育工作刻不容缓的课题。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感恩教育是高校德育教育的应有之义,其中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培育又是关键的一环。当前,大学生的感恩意识呈现出结构软化、功能弱化的特点,这是由市场经济等社会变革的负面效应、高校感恩教育理念的偏差、家庭教育中的执傲教育观和不妥的教育方式、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失衡、感恩文化的断层、大众传媒的消极影响等因素交互影响而导致的。  相似文献   

15.
赵爽 《世纪桥》2009,(19):81-83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领导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高校是和谐社会建设的人才培养基地,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因此,高校必须建设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本文针对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教育问题的特殊性以及认同教育的有效途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何朝功 《世纪桥》2008,(8):59-60
高校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巨大力量,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前沿阵地。在构建和谐社会中,高校的育人功能体现得更为直接,也更为紧迫。高校是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智囊团,和谐高校是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榜样,起着重要的示范和表率作用。  相似文献   

17.
培育大学生生态文明理念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需,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题中应有之义。实践中,高校通过构建相关知识体系、提高知行转化能力、树立绿色消费理念等有效途径让大学生形成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能源资源、绿色消费等生态文明理念。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感恩教育是高校德育教育的应有之义,其中大学生感恩意识的培育又是关键的一环.当前,大学生的感恩意识呈现出结构软化、功能弱化的特点,这是由市场经济等社会变革的负面效应、高校感恩教育理念的偏差、家庭教育中的执傲教育观和不妥的教育方式、大学生自我教育的失衡、感恩文化的断层、大众传媒的消极影响等因素交互影响而导致的.  相似文献   

19.
正高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阵地,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负有重要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近年大学生违法犯罪案件、自杀自残以及虐待动物事件频发,使大学生素质成为备受社会争议的话题。这些以极端形式发生的问题凸显了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亟需改进和完善。在和谐社会语境下,高校如何突破制约人才培养的瓶颈,是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认真思索的重大课题。笔者认为,高校要解决人才培养问题,需着力打造四项精品工程,即德育工程、法育工程、心理工程、就业工  相似文献   

20.
张纪霞 《世纪桥》2008,(12):52-53
就业难是当前女大学生所面临的重要困惑,是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改善女大学生就业现状转变社会观念、完善相关法律和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女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及加强高校加强就业指导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