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引用】"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6年3月26日在捷克《权利报》上发表的署名文章《奏响中捷关系的时代强音》【原文节选】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相似文献   

2.
领导者人格问题,看似领导者个人品格修养问题,实则与政风有着直接联系。领导者人格过硬,才有过硬的政风,才有威信,才能“一呼百应”,更好地带领导群众去奋斗。 中国古代(魏徵《太宗十思疏》)载“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领导者人格问题,应当是领导者从政的“根本”、“泉源”、“德义”。本人就领导者人格与执政的关系谈一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3.
人文荟萃     
唐太宗言论以欲从人者昌,以人乐己者亡。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国以民为本,人以食为命。任官惟贤才。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难致治。今所任用,必须以德行、学识为本。林深则鸟栖,水广则鱼游,仁义积财物自归之。正主任邪臣,不能致理;正臣事邪主,亦不能致理。惟君臣相遇,有同鱼水,则海内可安。木从绳则正,君从谏则圣。木心不正,则脉理皆邪,弓虽刚劲,而遣箭不直,非良工也。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此木虽曲,得绳则正,为人君虽无道,受谏则圣。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  相似文献   

4.
古云: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没有先烈战沙场,何以后人安家邦。 ——题记 卫勋元原名卫麟瑞,字熊苑,后改为勋元。家庭城市贫民,本人出身大专学生。抗日战争前参加“社联”,后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中共赵城县委建立,他历任区委宣传兼区战地总动员委员会主任、特委秘书、八路军东山游击支队副指挥、培训干部班主任、洪洞县政府河东办事处主任、洪洞县抗日县政府县长兼基干二支队支队长等职。1939年“晋西事变”后,为打退日、阎合流的反动气焰,洪洞县成立了“讨逆总指挥部”,卫勋元同志兼任总指挥,领导反顽斗争。1940年春,奉命开辟洪洞阵地,率部进发途中,与阎顽军遭遇,在激战中身先士卒,壮烈牺牲。时年36岁。  相似文献   

5.
魏征论廉政     
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上好奢靡而望下敦朴未之有也贵不与骄期而骄自至富不与侈期而侈自来臣愿当今之动静必思隋氏以为殷鉴则存亡治乱可得而知若能思其所以危则安矣思其所以乱则治矣思其所以亡则存矣近忠厚远便佞杜悦耳之邪说甘苦口之忠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贵则观其所举富则观其所养居则观其所好习则观其所言穷则观其所不受贱则观其所不为因其材以取之审其能以任之用其所长掩其所短赏不遗疏远罚不阿亲贵以公平为规矩以仁义为准绳考事以正其名循名…  相似文献   

6.
上召河东守季布①,欲以为御使大夫②。有言其勇、使酒③、难近者;至,留邸一月,见罢。季布因进曰:"臣无功窃宠,待罪河东,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毁臣者。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以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之浅深也!"上默然,惭,良久曰:"河东,吾  相似文献   

7.
罗春秀 《前线》2014,(7):120-120
《资治通鉴》记录了一段孔子嫡孙子思推荐苟变给卫侯的故事。子思言苟变于卫侯曰:“其才可将五百乘。”公日:“吾知其可将;然变也尝为吏,赋于民而食人二鸡子,故弗用也。”子思曰:“夫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故杞梓连抱而有数尺之朽,良工不弃。今君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而以二卵弃干城之将,此不可使闻于邻国也。”公再拜曰:“谨受教矣!”这个故事的意思是:子思向卫国国君推荐苟变说:“他的才能可统领五百辆战车。”  相似文献   

8.
经典语录     
<正>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春秋孔子)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孟子·公孙丑上》战国孟子)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先秦荀子)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中庸》战国子思)  相似文献   

9.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近年来,济南军区军事法院党支部针对军法工作政治性强、使命特殊、任务艰巨等特点,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的特点规律,坚持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把党建工作融入到队伍建设和审判工作中去,有力促进了以审判为中心的各项任务的完成。  相似文献   

10.
睹治乱之本源’足为明镜之鉴戒。乱’未尝不任不肖;治’未尝不任忠贤。任忠贤’则享天下之福;用不肖’则受天下之祸。塞切直之路’为忠者必少;开谄谀之道’为佞者必多。主护短而永愚’明主思短而长善。人君处尊高之位’执赏罚之权’用人之才’用人之力’何为不成?何求不得?此言之实易’论之实难。薄赋轻徭’百姓家给’上无暴令之征’下有讴歌之咏’屈一身之欲’乐四海之民’忧国之主也’乐民之君也’此其所以为难也。己之所谓贤’未必尽善;众之所谓毁’未必全恶。知能不举’是为失材;知恶不黜’则为祸始。人才有长短’不必兼通┆┆舍…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总书记在年初召开的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了要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的要求,本文就此谈点粗浅看法。   一、法治不排除德治   韩非论治国,阐明“二柄”,即刑与德,也即法与德。在其《二柄》中说:“明主之所导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人主自用其刑事德,则群臣畏其威,而归其利也。”对于韩非的这套治国之术,张荫麟先生说:“林语堂云,半部《韩非》治天…  相似文献   

12.
谭丁 《前线》2016,(4):79-79
正【引用】"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原文节选】臣光曰:智伯之亡也,才胜德也。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辨,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云梦之竹,天下之劲也,然而不矫揉,不羽括,则不能以入坚;棠溪之金,天下之利也,然而不熔范,不砥砺,则不能以击强。是故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  相似文献   

13.
为主贪,必丧其国;为臣贪,必亡其身。凡理国者,务积于人,不在盈其仓库。古人云:“百姓不足,君孰与足。”但使仓库可备凶年,此外何烦储蓄!后嗣若贤,自能保其天下;如其不肖,多积仓库,徒益其奢侈,危亡之本也。看古之帝王,有兴有衰,犹朝之有暮,皆为蔽其耳目,不知时政得失,忠正者不言,邪谄者日进,既不见过,所以至于灭亡。朕既在九重,不能尽见天下事,故布之卿等,以为朕之耳目。莫以天下无事,四海安宁,便不存意。林深则鸟栖,水广则鱼游,仁义积则物自归之。人皆知畏避灾害,不知行仁义则灾害不生。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  相似文献   

14.
“从善如流,千载可称,一人而已。”这个人就是善于纳谏的唐太宗。吴兢在《贞观政要》评:“故一世之臣,非特大臣能谏,小臣如皇甫德参无不谏也;非特内臣能谏,外臣如李大亮无不谏也;非特文臣能谏,武臣如尉迟敬德无不谏也;非特廷臣能谏,宫妾如充容徐惠亦无不谏也……盖自三代而下,求谏之  相似文献   

15.
《奋斗》2017,(23)
正一位领导干部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部署会上说:"我们既要履行‘抓’和‘带’的双重职责,更要常态践行‘学’和‘做’的使命担当,在学思践悟中砥砺入党初心、彰显共产党人本色。"这话并非什么过高要求,但对领导干部学好理论可谓意义非凡。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这个根,就是  相似文献   

16.
人才史鉴(三则)峻岭司马光论德才夫才与德异,而世俗莫之能辩,通谓之贤,此其所以失人也。夫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云梦之竹,天下之劲也;然而不矫揉,不羽括,则不能以入坚。棠之金,天下之利也;然而不熔范,不砥砺,则...  相似文献   

17.
<正>走干讲与读写想,相辅相成。读写想是坐而思,走干讲是起而行。坚持走干讲,才能读得透、写得深、想得远;不懈读写想,才能走得实、干得好、讲得准。有段话耳熟能详:"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对美、日、中、俄、德、法、英7国的综合国力评估项目得出的结论是:美国居第一,其综合国力值遥遥领先于其他6国;日本居第二;法、英、德基本在一个水平上,其综合国力约等于美国的一半;俄罗斯的综合国力接近美国的40%居于中国之前;中国的综合国力值居7国之尾,约占美国的1/4,法、英、德的1/2,俄罗斯的2/3。  相似文献   

19.
道可道,方为道;德可德,方为德。天下必循之理之谓道,行而宜之之谓德。道为质,德为表;道为理,德为行.  相似文献   

20.
孙业礼 《党建》2010,(5):54-54
学习党史,益人心智。“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党的历史,是党的根基,是党的生命力的源泉之一。不学习党的历史,不知道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入是怎样经过反复探索最终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不清楚中国人民是怎样在黑暗中摸索最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清楚我们党是如何带领我们这个历经磨难的民族一步步走向繁荣富强的,就不可能真正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