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 毫秒
1.
在世纪之交,随着冷战的结束,经济问题已成为许多国家战略和国际关系的重点,各国情报机关窃取情报的重点也由军事、政治转移到以高科技为中心的经济情报方面来了。 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盖茨透露,美国政府对经济情报的需求大大增加,情报工作已经转向经济领域。据对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科学技术事业不断取得辉煌成就,使不少国家谍报机关和境外企业垂涎以求,纷纷派间谍到中国窃取商业秘密。我国经济领域内日趋激烈的间谍窃密活动警示人们,商业间谍正在威胁中国经济安全。 商业间谍无时不在 为了获取中国各种经济情报,日本在国内设有一幢独立楼为广播接收监听室,内有8名监听技术人员,昼夜24小时监听和  相似文献   

3.
看不见的营销战——世界经济间谍战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冷战结束以来,各国竞争的焦点从政治军事的对抗转移到经济实力的较量,经济领域内的明争暗斗日益激烈。以跨国公司为先头部队的各国经济势力在不断加强对别国进行正面营销攻势的同时,也在秘密加紧对经济情报的窃取,《看不见的营销战》一文,对愈演愈烈的现代经济间谍战作了实证性评述。  相似文献   

4.
不久前,以美国国会众议员考克斯为首的一个委员会炮制了一份所谓调查报告,诬蔑中国叨年来通过中美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窃取”美国高级军事机密。一个时期以来,美国的一些新闻媒体对此进行连篇累陵地报道,大加渲染所谓“中国窃取美国核技术”。他们称,80年代以来,中国有关研究机构通过与美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和圣地亚国家实验室的交流与往来,“窃取”了美国中子弹、W88小型核弹头和模拟核爆炸技术等等。他们诬蔑中美经济科技交流与往来损害了美国的国家安全,中国是对美国最大的威胁,要求美国政府限…  相似文献   

5.
如今,世界上冷战已结束。对一个国家来说,在某种意义上,经济实力比先进的导弹和核武器更重要。因此在经济领域的间谍活动也愈演愈烈,市场如战场,各国之间都千方百计地想获取对方更多的经济情报,使许多企业防不胜防。 我国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国际经济往来日益频繁。也面临了经济领域更多的间谍刺探活动。 新闻媒介:此地无银三百两 国外收集中国经济情报的最大  相似文献   

6.
经济安全与文化安全是非传统安全中的重要领域.经济安全与文化安全相互联系与作用.从外部环境来说,一国为维护经济安全所采取的政策包括创造良好宽松的外部环境,构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国际合作安全网等,由此带来文化安全问题,会对一国包括大众文化、价值文化与制度文化在内的文化安全造成影响和冲击.同时,经济安全直接带来的社会稳定与繁荣对于以意识形态为核心的主流文化地位的巩固与提升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中国的安全战略应该是从中国国家战略利益的视角确立综合安全观.尽量减少经济安全对文化安全的牵制,更大地以经济安全推动文化安全.  相似文献   

7.
电子政务的安全保障,总体上讲就是要解决“网络环境安全“的问题和“网络应用安全“的问题“.网络环境安全主要是防止来自外网的恶意攻击、防止涉密信息被窃取、信息的加密传输、防病毒和容灾备份等;应用安全主要解决电子政务应用中的非法操作、越权访问等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8.
电子政务的安全保障,总体上讲就是要解决"网络环境安全"的问题和"网络应用安全"的问题".网络环境安全主要是防止来自外网的恶意攻击、防止涉密信息被窃取、信息的加密传输、防病毒和容灾备份等;应用安全主要解决电子政务应用中的非法操作、越权访问等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9.
网上银行犯罪特点分析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当前网上银行犯罪模式主要有 :利用病毒窃取网上银行用户个人信息非法进行资金转账 ;以网上银行业务作为手段实施犯罪 ,建立虚假网上银行诈骗窃取用户银行资料和用户资产。侦查此类新型犯罪 ,要树立科技强警、情报第一的观念 ,加强证据意识、完善网络防范。银行要采用相应的网络安全技术堵塞安全漏洞和提供安全的通信服务 ,网络用户要做好自己电脑的安全维护。  相似文献   

10.
论恐怖犯罪与经济安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恐怖犯罪通过原因与结果、手段与目的,整体与个体等一系列基本环节而与经济安全有密切的联系.恐怖组织、有组织的犯罪团体、个体恐怖主义、恐怖文化、恐怖经济等皆构成对经济安全的破坏.恐怖经济犯罪的产生是恐怖破坏与经济安全之间博弈的结果.恐怖主义的盛行与军事、政治、科技、文化、经济均有复杂关系.依据恐怖破坏力量与经济安全力量的强弱关系,恐怖破坏与经济安全的博弈存在四种情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