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2年1月俄罗斯总统普京对波兰进行了国事访问,这是8年来俄罗斯总统对波进行的第一次正式访问.普京和波总统克瓦希涅夫斯基一致认为,这次访问具有"转折意义",开创了波俄关系"新阶段",是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访问.  相似文献   

2.
四年一次的美国总统选举将在11月举行.民主党候选人"Two Johns"(约翰·克里和约翰·爱得华兹)所组成的竞选班子已登台亮相,向现任总统、共和党候选人乔治·W·布什提出挑战,美国的"选举秀"不断升温.事实上,作为现代西方国家民主制创始国之一,美国的总统选举制度有其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3.
去年11月26日,厄瓜多尔举行了总统大选的第二轮投票.左翼"主权国家联盟"总统候选人拉斐尔·科雷亚以56.67%的得票击败右翼"制度革新党"总统候选人阿尔瓦罗·诺沃亚,当选为新一任总统.他将于今年1月15日宣誓就职,任期4年.科雷亚虽然从政时间短暂,但凭借着出众的个人能力和正确的政治主张,顺利地登上了总统的宝座,可以说是厄瓜多尔政坛突然闪耀的一颗新星.  相似文献   

4.
查韦斯"21世纪社会主义"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社会主义"是委内瑞拉总统H.查韦斯于2005年提出的。在2007年总统就职演说中,他强调在持续至2013年的总统任期内,将以"建设委内瑞拉社会主义体制"为核心目标,努力推动委内瑞拉建立新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和社会模式,并要将这一目标写入宪法。他的这一口号、理论及其社会主义改革实践,在委内瑞拉国内外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在获得许多赞赏的同时,也招致了大量的批评。  相似文献   

5.
美国的全国性中期选举每两年举行一次,改选全部众议员和1/3参议员.每四年进行的大选,不仅改组国会,而且要选举总统.在这种选举制度下,历届美国总统任内的对外政策都受这一独特因素的影响.同时,选举也带来了总统与国会的权力交替.布什政府的未来对华政策,还会奉行"接触+遏制"的双重战略,稳定和连续性仍会是美对华政策的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6.
2007年10月28日,在阿根廷总统大选中,执政联盟"胜利阵线"总统候选人、现总统基什内尔的夫人、参议员克里斯蒂娜·费尔南德斯最终以45.29%、比主要竞争对手埃里萨·卡里奥高出22个百分点的得票率,当选阿根廷历史上第一位民选女总统.  相似文献   

7.
2006年1月22日,在葡萄牙举行的5年一度的总统选举中,社会民主党和人民党联合推举的候选人、前总理卡瓦科·席尔瓦以270万张选票和50.6%的得票率在第一轮投票中就当选为新一届总统,并将于3月9日正式就职.席尔瓦的当选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也使人民看到改变现状的希望.他的当选刷新了葡萄牙政坛自1974年"4·25"革命摆脱法西斯独裁统治以来的传统政治格局,使葡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右翼总统与左翼政府共治的局面.  相似文献   

8.
美国总统的保镖可打着"总统"的金字招牌在全国各地畅行无阻,特权颇多.在美国公众看来,他们是八面威风,但他们的危险和艰辛却只有自己知道.  相似文献   

9.
周琪  齐皓 《当代世界》2012,(5):54-57
从2012年1月共和党在衣阿华州的首场党内初选开始,作为美国总统大选第一阶段的预选已展开三个月有余.现任总统巴拉克·奥巴马是民主党唯一的总统候选人,因此谁能获得共和党内的总统候选人提名备受关注.前马萨诸塞州州长米特·罗姆尼在与共和党其他候选人的竞争中逐步领先,4月10日,罗姆尼最主要的竞争对手、前宾夕法尼亚州联邦参议员里克·桑托勒姆突然宣布退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的竞选,4月25日,罗姆尼赢得康涅狄格、特拉华、纽约、宾夕法尼亚和罗德岛五州的共和党初选,至此,罗姆尼最终赢得共和党总统提名已无悬念,奥巴马与罗姆尼之间的"较量"将正式展开.  相似文献   

10.
2006年12月21日,土库曼斯坦总统尼亚佐夫突然辞世,这不仅使土库曼斯坦国内猝不及防,也引起地区乃至世界对土国政局的极大关注. "政权之争几乎还未开始,便已落下帏幕" 尼亚佐夫是原苏共遗老,1985年成为苏联土库曼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第一书记,直到独立之后成为首任总统,领导土库曼斯坦长达21年,1999年土库曼斯坦人民委员会确定尼亚佐夫为土国终身总统.  相似文献   

11.
2007年8月20日,韩国最大反对党大国家党的总统候选人投票结果公布:前首尔市市长李明博以49.6%的得票率,击败了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已故总统朴正熙的千金、前党魁朴槿惠,而成为该党竞选下届总统的唯一候选人.作为舆论支持率最高的总统候选人,已有韩国媒体称呼他为"准总统".李明博传奇式的人生和政坛业绩,再次吸引世人的眼球.  相似文献   

12.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里约+20"峰会)于2012年6月20-22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包括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法国新任总统奥朗德、伊朗总统内贾德等在内的120多个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齐聚一堂,共商全球可持续发展大计.在为期三天的"里约+ 20"峰会期间,与会代表围绕"可持续发展和消除贫困背景下的绿色经济"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机制框架"两大主题展开讨论,并在闭幕式上通过了会议最终成果文件——《我们憧憬的未来》.  相似文献   

13.
2004年11-12月间,罗马尼亚举行了议会选举和总统选举两轮投票.在议会选举中,罗马尼亚社会民主党-人道主义党联盟以37%的得票率位居首位,由国家自由党-民主党组成的"正义与真理"联盟以31%的得票率位居第二;在总统选举第一轮投票中,社民党主席、政府总理讷斯塔塞领先于"正义与真理"联盟推举的候选人-民主党主席、布加勒斯特市长伯塞斯库.  相似文献   

14.
2012年4月,巴西与美国之间两次高级别访问(罗塞芙总统访问美国、美国国务卿希拉里访问巴西),以及在这两次访问期间举行的第六届美洲国家首脑会议使得巴美双边关系成为巴西4月份外交议程的核心内容.美国政府以"大选年"为由不予"国事访问"接待的做法使巴西政府大为不快,而在总统会晤时间上的硬性安排(只能安排在4月9日)更是使罗塞芙总统此前预设的"访美后从美国直飞哥伦比亚参加4月15日开幕的美洲国家首脑峰会"的计划泡汤,这些细节似乎为罗塞芙访美定下了"不愉快"的基调.  相似文献   

15.
在西方各国喜迎2001年圣诞佳节之际,阿根廷却陷入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危机.继去年7月阿政府宣布实行"零赤字计划"引发金融动荡以来,阿经济形势迅速恶化并导致社会动荡.德拉鲁阿总统终因无法控制局面而于去年12月20日宣布辞职,反对党正义党人萨阿被国会任命为阿代总统.但好景不长,萨阿及其内阁全体成员就职一周后就在人民的抗议声中被迫辞职.最后接过"烫手山芋"临危受命总统一职的是上届全国大选中败于德拉鲁阿的正义党总统候选人杜阿尔德,其任期至2003年底结束.阿根廷这个拉美第三经济强国,在世纪之交却濒临经济崩溃的边缘并造成政府连续更迭,其深刻原因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16.
■ 4月23日,法国举行总统选举."前进"运动主席、前经济部长埃马纽埃尔·马克龙和极右翼政党国民阵线主席勒庞得票率居前两位,进入第二轮角逐.4月24日,勒庞宣布辞去"国民阵线"主席职务,全力备战第二轮投票.5月7日,第二轮选举举行.5月10日,法国宪法委员会主席洛朗·法比尤斯宣布,马克龙在第二轮投票中获得66.10%的选票.马克龙成为法兰西第五共和国近60年最年轻的总统.5月15日,总统马克龙任命中右翼的共和党籍勒阿弗尔市市长爱德华·菲利普为政府总理.  相似文献   

17.
周超 《当代世界》2012,(5):51-53
2012年4月14-15日,第六届美洲国家首脑会议(以下简称"美洲峰会")在哥伦比亚海滨城市卡塔赫纳举行,峰会主题是"美洲团结:合作繁荣",31个美洲国家的领导人与会,重点讨论了消除贫困、地区一体化、应对气候变化、改善地区安全形势等议题.由于厄瓜多尔、委内瑞拉和尼加拉瓜与美国在古巴与会问题上存在重大分歧,三国总统未参加会议.阿根廷总统克里斯蒂娜因在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称福兰克群岛)问题上与美国总统奥巴马意见不一,愤然提前离会.  相似文献   

18.
<正>厄瓜多尔总统、主权祖国联盟运动党主席拉斐尔·科雷亚自2007年1月15日首次就任总统并推行"公民革命"以来至今已八年多,科雷亚领导的公民革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同时也面临着不少挑战。"公民革命"是什么?"公民革命"是科雷亚作为厄瓜多尔的总统和执政党的主席为在本国推行"21世纪社会主义"和"美好生活社会主义"而提出的执政纲领和  相似文献   

19.
2000年11月19日,当其他国家元首或许已经在酝酿新世纪献词的时候,已稳坐总统宝座10年、刚刚于该年7月28日开始第三任期的秘鲁总统藤森却因一桩贿选丑闻最终遭到国会罢免,跌倒在新世纪的门槛外.引发这一政治强震的贿选案的直接主角就是那位秘鲁人人皆知而又充满神秘感、人称"藤森身后的黑影子"的国家情报顾问蒙特西诺斯.  相似文献   

20.
如果说6月10日印度执政党联盟提名"导弹之父"卡拉姆博士为第12届总统候选人令人颇感意外的话,7月15日卡拉姆当选总统则完全在意料之中.尽管没有任何从政经验,卡拉姆以"印度导弹之父"的声望和科技强国的思想赢得了众多支持,他以压倒多数的选票,击败另一位候选人拉克希米·萨加尔,成为印度历史上首位科学家总统.25日,他在议会举行的仪式上,正式宣誓就任印度第12届总统.在就职典礼结束后,他发表讲话,认为恐怖活动、国内冲突和失业问题是印度目前面临的主要挑战,为此,印度必须加快发展经济的步伐,消除贫困和失业.他呼吁全国行动起来,将印度建成一个经济上自给自足和军事上先进的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