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古至今,婆媳关系是所有亲情中最受关注的敏感关系。如果说从前的大家族因人口众多关系复杂而造成婆媳关系相对难处,那么如今的独生子女家庭陷入婆媳的“麻辣”境地又是为什么呢?婆媳真的是“天敌”吗?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如何让婆媳关系化干戈为玉帛?经济学原理似乎派上了用场。  相似文献   

2.
都说婆媳关系是世上最难相处的关系.有人甚至用“水火不相容”来形容婆媳关系.可见其恐怖性.结婚前我多次聆听过“闺密”对婆媳关系的“控诉”.简直觉得毛骨悚然。但结婚七年来.通过与婆婆的和谐相处.我觉得婆媳关系并非那么难处。  相似文献   

3.
黄兴菊是紫阳县双桥镇计生办副主任,所包联的双桥镇金旗村一组,有一个叫张术波的农户,多年以来,其妻子与其母亲婆媳关系一直不和,黄兴菊先后12次到张家,用身边的实例劝说,终于化解了婆媳矛盾。  相似文献   

4.
近日,在垦利县尚庄村组织的“和谐家庭”评选活动中,村民尚光华家上个月因家庭琐事婆媳闹了一次小矛盾,没评上“和谐家庭”。事后,婆媳在互相道歉的基础上,后悔地说,因这点小事,咱家没评上“和谐家庭”,档案里给记着,年终要扣分。往后咱一定要和睦相处,下一次争取评上“和谐家庭”。  相似文献   

5.
死无对证     
一场旷日持久的婆媳官司,一个人性化的判决,给“身份悬念”的小女孩雨中送伞,彰显了以人为本的司法关怀。  相似文献   

6.
王秀贵 《人民论坛》2013,(8):192-193
婆媳关系是家庭关系中的一种特殊而微妙的关系。古今中外的婆媳关系普遍存在冲突与矛盾,严重者甚至影响家庭与社会的稳定。不同时代背景下婆媳关系的角色定位与相处之道各有不同。文章从传统与现代婆媳关系的背景与特占’出发进行了论述,并从科学定位、相处之道、发挥中介作用等方面提出了婆媳关系的调适之道。  相似文献   

7.
年初五上午.黄浦区南京东路街道承兴小区健身弄里人声喧闹,“三口之家队”三代同堂队”“婆媳队”……10支队伍济济一堂,把5.5米宽的弄堂堵得水泄不通  相似文献   

8.
一个是忠厚孝子,一个是落榜才女。两人“听天由命”牵手一桩无爱婚姻。结婚5年,怨女守“活寡”。坚守女儿身。痴男如“鳏夫”,宁肯同床异梦。她不堪忍受想走出“樊篱”。他饱尝煎熬誓死不从。5年苦水,5载纷争。婆媳反目,被逼无奈的丈夫手刃妻子,亡命天涯。请看——  相似文献   

9.
6月龙海,正是杨梅丰收好时节。在盛产杨梅的港尾镇格林村,有一对“婆媳代表”。婆婆江亚平,港尾镇十五届人大代表、格林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媳妇苏宝云,龙海市十五届人大代表、保险公司代理员、水果经销商。多年来,  相似文献   

10.
《精神文明导刊》2013,(9):35-35
近年来,江阴市不断加强家庭文明建设,进一步巩固提升城市文明建设水平。一是加强美德教育,念好家庭“道德经”。加强典型引领。广泛开展文明户、好婆媳、好妯娌、好儿女、好夫妻、好邻居等评选活动,大力宣传学习各类文明家庭和江阴好人的先进事迹。丰富教育内容。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古代因过分崇母轻妻出现过许多略显畸变的社会现象 ,而母亲地位之所以崇高的原因 ,主要在于封建统治者“以孝治国”的传统观念的影响 ,孝道的具体细则主要源于圣人之言、古礼、朝廷法令这三个方面。母与妻成为婆媳关系后会因各自利益发生冲突 ,一个女人的社会地位也会因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12.
请人说,婆媳关系是一个难解的情结。若问为什么?那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代沟说,同性相斥论,文化差异现象,生命周期规律……各家引经据典,周密论证,洋洋洒洒,令人眼花缭乱。的确,在纷繁复杂的家庭人际关系中,最难处的要数婆媳关系了。小王一家从四合院搬进了单元楼,老太大随儿子往进了新居室,由于几十年形成四大杂院生活习惯,老人家耐不住寂寞,常邀左邻右舍的老姐妹来家里困聊串门,有时还围着麻将桌子搓几圈,不几日,雪白新居留下了多处污染的痕迹,儿媳小魏多次要亮“黄牌”;都被小王劝阻了。最…  相似文献   

13.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在北京市怀柔区举行的“弘扬传统美德,构建和谐怀柔”青年辩论会上,辩手们对传统国学经典《弟子规》引用得自然流畅而又恰到好处,赢得现场观众阵阵喝彩。据悉,不仅是参赛辩手,如今在怀柔城乡大地,婆媳、父子等家庭成员共诵传统国学经典《弟子规》已成新时尚。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鄂中T镇6个村婆媳关系演变历程的深入调查,结合体制转型与社会变迁过程中出现的代际责任失衡趋势下农村三代妇女在家庭中的归属感、权利与地位进行分析,并对不同时期的婆媳关系在家庭中的演变过程与内在张力进行阐释,揭示妇女在家庭中的归属感、权利与地位是如何转变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鄂中T镇6个村婆媳关系演变历程的深入调查,结合体制转型与社会变迁过程中出现的代际责任失衡趋势下农村三代妇女在家庭中的归属感、权利与地位进行分析,并对不同时期的婆媳关系在家庭中的演变过程与内在张力进行阐释,揭示妇女在家庭中的归属感、权利与地位是如何转变的。  相似文献   

16.
香港自开埠至今,从来就不是一个农村社会,当年英国人来香港,就是要把香港建设为一个通商口岸。香港作为一个商港、一个城市,传统的中国家庭结构自然会改变,所以香港的传统大家庭在很多年前己经解体。由大家庭变为小家庭.传统的“婆媳纠纷”少了,取而代之的是老人被子女抛弃、被  相似文献   

17.
《两岸关系》2011,(2):71
为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美德,大力弘扬和谐文化、和乐文化,增强海峡两岸交流交往,决定在海峡两岸开展有奖征集"和谐婆媳好故事"活动,举办"首届海峡两岸(奉台)婆媳文化节"。有关事项如下:一、征集内容及要求征集内容包括生动的素材,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两岸关系不断发展,两岸民众交流合作日趋频繁,两岸婚姻不断增多,而且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据统计,仅在奉化就有300多对两岸婚姻。为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弘扬"开明开拓、和谐和乐"的新时期奉化精神,推动两岸姐妹同胞的交流与沟通,促进两岸婚姻家庭和睦与社会和谐,从2011年起,奉化组织举办海峡两岸婆媳文化节,至今已连续举办了五届,在海内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已成为两岸基层交流的知名品牌。首届海峡两岸婆媳文化节由奉化市台办、市妇联与台湾高雄市妇女会联合举办,台湾知名人士蒋方智怡、台湾知名心理学家张怡筠等两岸有关人士、专家学者和两岸50对婆媳相聚奉化,围绕"两岸婆媳话深情,家和国和  相似文献   

19.
正近两年来,为推动两岸同胞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奉化区先后举办"一诗·一家·一生情"——2018海峡两岸婆媳文化节、"祈福雪窦"——首届海峡两岸青年书法作品展等活动,取得良好效果。传承文化,弘扬家风2018年3月,由宁波市奉化区人民政府主办,奉化区台办、奉化区妇联与台湾高雄市妇女会、南投县妇女会共同承办的2018海峡两岸婆媳文化节在溪口镇成功举行。开幕式上,来自大陆和台湾的婆媳通过诗歌朗诵、  相似文献   

20.
●多年媳妇熬成婆!婆婆与媳妇之间,从这种角度来说本是一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婆媳之间,如果放下敌视,放下猜疑,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关爱,也许婆媳之间会有一片晴朗天空。至少,双方不会因大动干戈而酿成苦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