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1年—2005年,是西城区全面实施“十五”计划,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五年。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五年来,西城区致力于创造发展区域经济的良好环境,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呈现两位数增长,经济实力大幅提高。据初步统计,200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00亿元左右,与2000年相比,增长70.1%,平均每年递增11.2%,超过“十五”计划目标;人均GDP达到15000美元左右,区域经济实力与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提升。第二产业适度发展,供水、供电、供气三大能源供应企业齐聚西城,为区域发展注入了活力。第三产业优势明显,“十五”期间比重保持在85%左右,…  相似文献   

2.
经过“十五”时期近五年的努力奋斗,我国经济增长已经稳定地进入新一轮上升期,预计“十五”期间GDP年均增速将超过“九五”时期8.3%的水平,2005年人均GDP将超过1300美元。“十一五”时期,我们仍将处于一个较好的发展环境之中,国内仍将保持较快增长的能力和环境,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们加快发展。对于处于“千美元”关口的我们来说,这是难得而重要的战略机遇期。预计“十一五”时期经济年均增长速度将保持在8%左右。按2004年不变价格计算,2010年GDP将超过21.5万亿元人民币,折合2.6万多亿美元,考虑到人口增加因素,人均约1900美元左右,与…  相似文献   

3.
安静赜 《实践》2008,(6):8-10
近年来,我区经济呈现出了持续高速增长的强劲势头。截至2007年,GDP增速已经连续6年居全国之首,年均增长率达到20%,经济总量由2000年的全国第24位上升到第16位。人均GDP自2004年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以来,2005年到2007年连续突破2000美元、2500美元和3000美元大关,超出全国平均水平500多美元。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2378元和3953元,在全国的位次不断前移。  相似文献   

4.
安静赜 《实践》2007,(7):19-21
“十五”以来,内蒙古经济保持了持续高速增长。自2002年以来,内蒙古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速已连续5年居全国之首,由2000年全国第24位上升到第17位。人均GDP自2004年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以来, 2005年、2006年相继突破2000美元、2500美元,跃居全国前10位。2006年,内蒙古人均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2000年全国第14位进  相似文献   

5.
任福 《实践》2007,(3):27-28
包头市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工业城市,近年来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农村牧区城镇化建设和农牧业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2005年全市人均GDP达到4100美元,超过全国平均水平2400美元。与2000年相比,地区生产总值由228.4亿元增加到800.8亿元,增加了2.5倍,年均增长  相似文献   

6.
2005年12月,省委七届九次全会在合肥隆重召开。这次会议是在我省“十五”计划顺利完成、“十一五”规划即将实施的时刻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是明确目标、理清思路的会议,统一思想、深化认识的会议,振奋精神、团结鼓劲的会议,对我省2006年开好局和“十一五”大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会议充分肯定了我省“十五”期间取得的重大成就。一是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的台阶。预计2005年全省生产总值增长11%以上,“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0%,超过预期目标1.5个百分点,高于全国1.2个百分点。2005年全省生产总值将达到5400亿元,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财…  相似文献   

7.
刘晓梅 《新湘评论》2005,(10):26-28
经过“十五”时期近五年的努力奋斗.我国经济增长已经稳定地进入新一轮上升期,预计“十五”期间GDP年均增速将超过“九五”时期8.3%的水平,2005年人均GDP将超过1300美元。“十一五”时期,我们仍将处于一个较好的发展环境之中,国内仍将保持较快增长的能力和环境,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们加快发展。对于处于“千美元”关口的我们来说,这是难得而重要的战略机遇期。预计“十一五”时期经济年均增长速度将保持在8%左右。  相似文献   

8.
《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九五”期间,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力争更快一些,其中第一产业年均增长4%,第二产业年均增长10.7%,第三产业年均增长13.3%;2001~2010年,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力争超过,其中第一产业年均增长3.5%。第二产业年均增长11.5%,第三产业年均增长12%。今后五年的政府工作横跨“九五”和“十五”,经济的发展要努力实现“九五”计划,为“十五”的加快发展创造条件。为此,省计委提出今后五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4%,一、二、三产业分别年均增长3.9%、11.3%和12.8%。  相似文献   

9.
用数字说话     
科学发展观△GDP总量:2004年我国GDP总量159878亿元,与2001年GDP总量95933亿元相比有显著增长。△一二三产业所占比重:2004年,一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13.1%、46.2%、40.7%,与2001年一二三产业所占比重15%、51%、34%相比,结构更加合理。循环经济自主创新△万元GDP能耗:2004年约为1.5吨标准煤,与1990年相比下降45%。△科研投入:2004年,科技研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1.44%。以人为本△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4年与2001年相比,年均增长9.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004年与2001年相比,年均增长5%。△城镇新增就业:“十五”…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会不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这是近几年来学者最爱讨论的话题,2008年中国人均GDP已达3200美元,2011年达到5400美元,中国再往后发展是否会停滞不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中等收入陷阱是指一个国家人均GDP进入4000美元之后,经济发展长期停滞不前,无法达到8000美元或者超过10000美元的一种现象,如阿根廷、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巴西、智利、墨西哥等国家。中国经过30多年的高速增长,也跨入了人均GDP5000美元的大家庭,于是,中等收入  相似文献   

11.
成都市2005年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创近10年来最好水平,利润增幅排名全国副省级城市NO.1。“‘十五’期间,成都市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6%,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5%,工业经济对全市GDP的贡献率达38.2%,特别是2005年,在速度、投资、效益方面创下10年来最好成绩,工业已成  相似文献   

12.
《党的生活(青海)》2006,(8):F0003-F0003
“十五”以来.泽库县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人民生活明显得到改善。2005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64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达到6305万元,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422元,年均增长7.43%.  相似文献   

13.
林明达 《当代贵州》2005,(23):17-18
到2010年,力争全州生产总值比2000年增加两倍,总量达到30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11%以上,人均800美元以上;规模工业总值250亿元以上、财政收入突破40亿元,在"十五"基础上翻一番;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接近全省平均水平,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0%.  相似文献   

14.
《党史纵横》2006,(6):54
“十五”时期,在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铁岭市经济委员会全面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大力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全市工业经济取得了显著成就。到2005年底,该市全部工业增加值实现95.6亿元,“比九五”末期增长2.8倍,年均增长22.4%,工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36.8%,比  相似文献   

15.
庆阳市处于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处,属于革命老区,总面积27119平方公里,人口258.58万。2005年,全市国民生产总值143.82亿元,粮食总产量99.76万吨,财政收入6.7亿元。全市8个县(区)有5个是国家扶持的重点贫困县,2005年人均GDP仅为680美元,相当于10年前的全国平均水平,绝对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10%,低收入人  相似文献   

16.
新成就 十五大以来,湖南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增长势头。国内生产总值(GDP)从1997年的2918.83亿元增加到2001年的3983亿元,年均增长9.1%,经济总量占全国的比重由3.9%提高到4.2%,提高了0.3个百分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4528元增加到6054元,年均增长8.5%。1996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提前4年实现翻两番的目标,1999年又实现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农业稳定增长,2001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13.23亿元,年均增长4.3%。工业快速增长,2001年工业增加值达1309.5亿元,年均增长11%。第三产业发展迅速,2001年1584.3亿元,年均增长10.9%…  相似文献   

17.
词语释义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化解各种矛盾和风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现代化,根本要靠发展,发展必须有合理的增长速度。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是指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2012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100美元,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偏上国家的行列。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是发展中国家,存在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问题。像墨西哥、智利、马来西亚以及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等,在20世纪70年代均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直到2007年,这些国家仍然挣扎在人均GDP3000至5000美元的发展阶段,并且见不到增长的动力和希望。  相似文献   

18.
“十五”时期,株洲市将紧扣发展这个主题,突出创新的路子,牢固树立围绕经济抓财政,发展经济活财政的理财思想,努力促进财政的增长,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推进奠定坚实的财力基础。(一)要用新思路实现经济发展的新目标。“十五”时期,株洲市计划全市GDP保持年均两位数的增长比例,达到长株潭平均水平,高于全省两个百分点,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与GDP同步增长,力争2008年在2000年的基础上实现再翻一番,即GDP达到600亿元左右,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5亿元。要实现这一目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把量的扩张和质的提高紧密结…  相似文献   

19.
GDP的功能和局限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经济上面对的许多棘手的问题——农民收入水平低和增长缓慢问题,大量贫困人口问题,失业率快速上升问题,“非典”疫情中暴露出来的卫生和保健问题,等等,使人们不禁要问:既然我国总体上已经达到了小康水平,2002年人均GDP已经达到966美元,进入了下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既然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在世界上首屈一指,1990-2002年年均增长9.3%,那么上述问题又如何解释呢?这里涉及到如何科学地认识和使用GDP和人均GDP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始终保持高速、持续和稳定的增长态势.据中国国家统计局资料显示,从1979年到2004年26年间,我国GDP年均增长率达8.1%,并在2003年人均GDP达到1090美元,首次突破1000美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