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公共领域"是一个独立于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开放性公共空间。在这个公共空间,所有参与的公民基于对公共事件的理性批判形成一定的公共舆论。开放性与批判性是公共领域最重要的特征。在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的时代,网络公共领域是对传统公共领域的延伸。网络公共空间边界被微博拓展的同时,也正在被现实社会主导话语的各种精英和利益群体再建构。网络公共空间里个体的"沉默追随"或"情绪发泄"阻碍了具有理性批判的声音表达。公共领域的核心特质批判性与开放性在微博的现实语境中面临着实践困境。  相似文献   

2.
在网络"大众麦克风"时代,公众话语权得到了空前普及,网络公共舆论磁场已经形成,并对我国政府治理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通过对网络公共领域内涵和特点及其成长的认识,引出我国网络公共领域发挥的功效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而结合南京大学小百合BBS建设管理经验探讨网络时代背景下我国政府治理的相关举措。  相似文献   

3.
网络公共领域,就是具有独立、理性评论能力的网民以社会公共事务(特别是公共政治事务)为讨论内容,以网络论坛、博客为主要载体形成的一种公共领域。当前,中国网络公共领域的发展主要有匿名狂欢、数字鸿沟、言论管控等三个困境。  相似文献   

4.
中国当代公共领域已经在促进政府决策民主化和社会和谐发展上产生了重要影响。进一步培育一个有社会责任感、有深厚人文情怀、有政治参与能力的主体介入其中的中国当代公共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必须进一步普及和提高国民教育水平,开展当代启蒙,使公众能够以现代民主法治的精神和信念来表达自己的看法、主张和要求,从而推进公共舆论的理性化,保证公共领域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我们所处的时代是转型社会。从技术演进的角度来看,我们已经迈入信息社会。因而,从社会治理转型的视角来分析网络公共领域,无论在实践层面还是在理论层面均有着重要的价值。网络公共领域的生成是与互联网的发展同步的,已经超出传统公共领域的范畴。网络公共领域的异化是与互联网企业的垄断行为密切相关的。网络公共领域的重塑,应当在以政府、互联网企业、网民为主体共同参与的合作治理中得到实现。  相似文献   

6.
知识产权公共领域是指不受知识产权法保护的或属于合理使用范围的知识成果的整体或其某些方面,体现为知识、思想和信息。哈贝马斯公共领域则是产生公共意见的社会领域或社会空间。两者虽然分属法律和政治系统,却在两个系统的结合部——立法过程发生联结。知识产权公共领域中的知识、思想和信息有助于提升公众素养、培育市民社会、提供哈氏公共领域的思想源泉。哈氏公共领域有助于促进知识产权立法的公众参与、民主协商条件的达成、知识产权保护和公共领域保留的平衡,从而对知识产权公共领域的保留提供运作机制。两者的互动关系由于“知识产权政治学”的实践还具有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公共领域的建构是现代社会政治发展的重要标志,其主要包括媒介、主体与商谈这三大结构性要素,以及公共性与批判性两大价值性要素。网络作为一个开放与平等的话语表达平台,推动了公共领域在虚拟空间的延伸,催生了传统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网络公共领域在技术逻辑、权利逻辑与权力逻辑等多重逻辑作用下得以建构。  相似文献   

8.
网络公共事件的井喷式发展,给党和政府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和压力。现实中一些基层党委政府对网络事件总是被动应对、匆忙应对、紧张应对甚至胡乱应对,严重损伤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对迅猛发展的网络公共事件和网络舆论,我们必须进行管理理念、方式方法和管理机制的创新。本文分析了南京市网络公共事件的易发领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南京市网络公共事件的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推动了公共领域的现代生长,促成了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分化。与西方不同,我国公共领域的生长是以现代化、全球化和网络化为背景的。公私域界限明晰化、公共权力运作规范化和社会舆情力量增强是我国当前公共领域的生长特征。公共领域的茁壮生长固然可喜,但是,目前出现的私人领域公共化和公共领域私密化的倾向不得不令人担忧。  相似文献   

10.
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划分是现代生活的一个基本状态,健康的公共领域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公共领域的健康发育对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政治文明建设、公民文化形成意义重大。公共领域的研究已经成为学术界的一个重要研究热点,考察我国公共领域研究的一些基本成果,揭示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勾勒关于公共领域问题研究的图景,有其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传统社会中探寻公共伦理缺失的深层根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公共伦理的缺失,既有现实的原因,也有深刻的历史根源。在中国漫长的传统社会中,自然经济、皇权专制、家族制度、传统伦理等多方面因素,阻碍了公共生活领域的分化和发展,严重地影响了现代性公共伦理的发育成长。因此,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消解这些因素对健全公共伦理的负面影响,发展公共生活领域,完善公共伦理道德。  相似文献   

12.
网络公共领域的共识达成是解决其非理性纷争状态的重要途径。网络公共领域具有参与身份的双重性、公共意见的复数性、沟通方式的非理性、发酵过程的不可控性等特点,存在利益诉求群体的参与性力量、政治权力主体的强制性力量、伦理道德规范的规制性力量等三种制约性力量。基于网络公共领域存在社会性的互动基础、自发性的参与基础以及合作性的共同基础,网络公共领域存在达成共识的可能。通过重拾公共性基础、尊重个性的存在方式和建立理性的沟通方式等,可达成网络公共领域治理的共识。  相似文献   

13.
公民文化作为一种适合民主发展的意识形态,应有其存在的公共空间。从公共空间的公共性角度出发,转型时期中国公民文化的培育应从政府的角色转换、公共领域的培育以及教育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4.
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划分是现代生活的一个基本状态,健康的公共领域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公共领域的健康发育对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政治文明建设、公民文化的形成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公共领域的研究已经成为学术界的一个重要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15.
中国网络公共领域的成长:功能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政治参与的迅猛发展,既充分展示了网络公共领域成长的巨大潜力,也给地方治理模式特别是信息管理带来了重大的风险挑战.在互联网已经成为公共领域成长最重要的沟通媒介的背景下,创新网络舆情的监管机制,积极探索和建构网络问政的规范性框架,形成网络舆情开放式监管与网络问政理性化表达的互动机制,是网络公共领域能否走上可持续发展轨道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政府治理的视角切入,从规范的层面研究理想的公共领域对于公民社会不断发展背景下的政府治理所具有的价值和功能,具体包括公共空间的构建和政策议程设置模式的转变。然后从经验层面选取网络媒介,分析网络媒介在中国语境下实现上述两点公共领域的治理价值上所具有的潜能以及阻碍其潜能充分实现的多种障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纠改方法以求网络媒介的治理潜能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相似文献   

17.
“行政公共性”是“公共性”这一哲学范畴被引入到行政领域收获的理论成果,也是人类共同体演进和社会公共领域分化的结果.从共同体的视角来看,公共性反映的是人类共同体实现内部平等交往的基本属性和未来发展的目标趋向,它集中体现在人类公共活动领域之中.在人类步入工业文明以后,人类公共活动领域分化为“公共权力领域”和“社会公共领域”两大部分,相应地,公共性也呈现出“强制性共同体的公共性”和“非强制性共同体的公共性”两种情况.这样,“行政公共性”就从人类普遍主义视野下的“公共性”中被剥离和引申了出来,成为一个专门用于描述政府这种强制性共同体在社会公共活动中的关系状态和对其进行价值确认的学术概念,并且在公共行政活动中以“他利性”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8.
网络问政是一种将互联网应用于政府问政的政治现象,与传统“精英问政”不同,它通过话语权和参与权的分散将公民纳入国家政治生活当中。对此学术界展开了大量研究,但却限于内涵、特征、意义与问题等概括性描述,难以突出对中国政治发展的深层次意义。通过理论剖析揭示网络问政如何与公民参与进行衔接,首先对网络问政的已有研究进行梳理,接着对社区理论的发展、应用及虚拟政治社区展开理论探讨;最后通过现实运作和公共领域阐释了网络问政何以从虚拟社区走向现实参与,而得以论述网络问政作为一种虚拟的政治社区可以理解为实现公民参与的新形式。  相似文献   

19.
公共伦理是指社会公共领域中的基本伦理维度、社会公共行为的基本道德规范,以及通过社会公共活动与社会公共事务所集中体现出来的社会公共伦理精神。公共伦理的研究对象是社会公共领域的道德现象,即一切社会公共领域中的道德原则、道德意识、道德关系以及道德活动的总和。公共伦理的基本理念至少应当包括公共利益、公平正义和公共责任。公共伦理的基本原则至少应当包括公共利益原则、公共正义原则、公共责任原则和公共服务原则。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被突显出来,和谐社会构建已成为当下最热门的话题。作为社会矛盾缓冲地带的公共领域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关键所在。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公共领域的发展演变及其对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意义,剖析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性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