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最近,党中央颁布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规定了开展党内监督的指导思想、重点对象、重点内容,规定了党内六种监督主体的职责、责任和权利,规定了党内监督的十项制度以及如何保障党员和党组织切实履行监督职责、发挥监督作用、  相似文献   

2.
张书林 《求实》2016,(12):12-16
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当下全党的工作重心之一就是贯彻落实这一条例。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必须与2003年版《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相对照,必须与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结合起来,必须与贯彻《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结合起来,必须与强化党的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自我革新、自我净化能力结合起来,必须与党员干部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为党、在党忧党结合起来,必须与理清解决党内监督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起来,必须与强化党外监督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3.
本课对象:广大党员干部本课目的:通过对《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关于“积极行使党员权利,认真履行监督义务”要求的解读,提醒党员把党内监督化为自觉行动。2016年年底,《检察日报》梳理出2016反腐倡廉十大年度词,“党内监督”位列第一。“党内监督”成为热词,与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不无关系。有评论指出,《条例》是规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内监督的基本法规,标志着全面从严治党制度化进程进入新阶段。  相似文献   

4.
《关于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诫勉谈话和函询的暂行办法》和《关于党员领导干部述职述廉的暂行规定》的颁布,使《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明确的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诫勉谈话(函询)和开展述职述廉工作有了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具体规范。这对于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发展党内民主,切实加强和改进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日常教育和监督,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总结了党内监督的历史经验,是新形势下党内监督的制度创新,提出了"探索党长期执政条件下强化党内监督的有效途径"新命题。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长期保持先进性与纯洁性,党内监督无疑是一项重要利器。正是正确运用了这一利器,才使得中国共产党成为一个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政党。因此,在新时期进一步强化党内监督、提高党内监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这个条例的颁布,是中国共产党在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又一重要举措,为新形势下我们党进行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制度保障和重要遵循。一、《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出台的背景2003年12月31日,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颁布施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共分5  相似文献   

7.
近期政要     
中共中央颁布《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共中央近日颁布《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并发出通知,要求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干部严格遵照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共5章,即总则、监督职责、监督制度、监督保障、附则,共47条。《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由总则、分则、附则组成,共178条。《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是一部十分重要的党内法规,它的颁布实施,对于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保持党…  相似文献   

8.
傅在鹰 《思考与运用》2005,(3):55-55,100
《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们党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维护党员权利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轨道。纪检机关作为党内监督的专门机关,在发展党内民主,维护党员民主权利中,应着力发挥三个作用,提高健全党内民主和维护党员权利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的颁布实施,使党内监督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是加强党内监督工作的重要保证。为了把《条例》真正落到实处,发挥其在加强党内监督上的制度保证作用,关键是要在认识上增强“四种意识”,明确监督职责;工作中把握好“五个关系”,指导监督实践。学习贯彻《条例》,必须全面领会其精神实质,明确监督职责,在思想上要增强四种意识:一是领导干部要增强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条例》规定:“党内监督的重点对象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这就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提高思想认识,…  相似文献   

10.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以下简称《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党纪处分条例》),是党的历史上比较系统、比较完整的关于党内监督和党纪处分的重要法规。两个《条例》的颁布实施,对践行“三个代表”,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严  相似文献   

11.
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以下简称《条例》)的颁布和贯彻执行,正是我党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和依法治党的具体体现,从而保证党的各级组织、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在党和人民的监督下真正成为“三个代表”的践行者。这样,如何贯彻和执行好《条例》就成为问题的关键,而把握好党内监督的原则就成为关键的关键。一、本体的平等原则。党内监督是党员之间、组织之间、党员与组织之间  相似文献   

12.
正2016年10月27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以下简称"党内监督条例")是新时期党内监督的基础性文件,明确了党内监督的目的和依据,阐述了党内监督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监督内容、监督对象、监督方式和强化自我监督、构建党内监督体系等重要问题,要求全党一体执行,是新时期全面从严治党,强化党内监督,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制度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中共中央最近颁发的《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对开展机关党内监督的内容、重点、方法做出了明确规定。认真贯彻《条例》精神,加强对领导干部党员监督是机关党组织的重要任务,是落实从严治党方针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先锋队》2004,(5)
中共中央最近颁布《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并发出通知,要求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干部严格遵照执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是一部十分重要的党内法规,它的颁布实施,对于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  相似文献   

15.
今年9月22日,党中央颁布实施了《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以下简称《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党员权利保障条例》是在1995年1月中共中央颁布实施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试行)》的基础上修订颁布的。它是我们党关于保障党员权利方面一部十分重要的党内法规。它的颁布实施是党内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为了方便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学习、掌握、宣传好《党员权利保障条例》,本刊特约中央有关参加《党员权利保障条例》修订工作的同志,对《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的几个重要问题进行解答。  相似文献   

16.
正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简称《条例》),以党章为根本依据,明确了新形势下加强党内监督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监督主体、监督对象等,是新时期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制度成果,标志着我们党在强化自我监督方面迈出重要一步。构建党内监督体系,着力解决管党治党宽松软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是我们党关于保障党员权利方面一部十分重要的党内法规。它的颁布实施,是发展党内民主,健全党内生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对于进一步发挥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提高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央要求,全党一定要认真学习、广泛宣传、严格遵守。现将《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全文刊发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的颁布实施,是党内监督理论和实践发展的重要成果,在许多方面都有重要的发展。 总体上看,与此前的党规党章重在提出党要接受监督的原则或思想相比,《条例》的新成果集中表现在,它是一种具体的、操作性强的监督制度设计或制度安排。关于党员和党的组织要接受监督的原则精  相似文献   

19.
中共中央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两部重要党内法规,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强化党内监督,严肃党的纪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对此,认真贯彻落实两个《条例》,是摆在全党面前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只有不断深刻学习,才能真正体会到两个《条例》的真实内涵和重要作用,才能在实践中产生应有的效果。两个《条例》的颁布实施,是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是我党建设史上重要的里程碑,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我们党是一个已经执政50多年、拥有300多万个党组织和6600多万党员的大…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出台,对于发展党内民主,加强党内监督,严肃党的纪律,搞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坚决贯彻执行好两个《条例》。为更好地执行两个《条例》,不断提高执纪水平,要正确认识和把握好以下四个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