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7年刑法实施十年来,在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保障公民合法权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实现了刑法规范内容和立法技术的发展进步。可以说,1997刑法在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推进国家民主法治  相似文献   

2.
所谓保安处分是指刑法上用以补充或代替刑罚以维护阶级统治的一种法律制度。它是现代刑法的重要产物之一,反过来又推动着刑法,特别是刑罚的发展,反映着刑法的进步。它以防卫社会、预防重新犯罪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因此,这一法律制度对控制重新犯罪具有重要的意义。保安处分是在重新犯罪大量增加的背景下产生的。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长期战乱的影响和资本主义社会所固有的社会矛盾的制约,各种犯罪大量增加。当时,西欧大陆法学一些国家曾以十年为期,对每年受刑者的情况作了分析研究。结果发现,每年的受刑者中约有71%的人是三年…  相似文献   

3.
聂潍 《检察风云》2011,(6):78-80
“刑法改革是时代的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我国刑法改革的宗旨,是为了实现刑事法沼的科学化和现代化,以维护和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  相似文献   

4.
认真学习宣传和贯彻修订后的刑法张耕(司法部副部长)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并将于1997年10月1日起实施。这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落实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基本方针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国刑事法律制度和司法制度...  相似文献   

5.
1997年10月1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将开始正式实施。新刑法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对原刑法典进行了多方面的重大修改和完善,特别是为保护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加大了对经济犯罪的打击力度,除了设专章规定妨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外,在总则中还专门增设了单位犯罪。笔者以为,正确认定单位犯罪,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单位作为犯罪主体的基本条件我国刑法中的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依法应当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就是说,单位进行犯罪活动,依照法…  相似文献   

6.
解读刑事法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骊华 《现代法学》2004,26(1):75-80
刑事法治是法治的根本标志之一 ,而刑事法治就意味着以刑法限制国家的刑罚权 ,罪刑法定原则也就成为了刑事法治的必然首选。而我国传统的法律文化认为 ,刑法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刀把子”。因此 ,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现代的社会主义的法治国家 ,除了健全法律制度之外 ,更重要的是 ,我们必须更新观念 ,正确认识刑法的功能 :刑法不仅保护国家的利益、维护社会的稳定 ,也保护公民个人的合法权益。刑法是人权保障的“大宪章”。  相似文献   

7.
对1979年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修改,进一步完善了我国刑事法律制度和司法制度,是新中国法制建设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全面贯彻实施修改后的刑法、刑事诉讼法,对于进一步提高全国法院刑事审判工作水平,更加有效地同犯罪作斗争,维护国家和社会的稳定,保障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8.
严格责任制度是存在于英美法系国家的一项重要的刑法制度。它强调举证责任的转移,增加了被告的诉讼成本。我们应严格限制严格责任的适用范围。严格责任是现代社会追求效率的产物,是为维护一般公正而最小限度牺牲个别公正的不得不做出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刑法是公法,维护秩序是其第一要义,也正因为它是公法,因而又必须警惕和提防它对公民的不当侵害。秩序的刑法维护受罪责原则、法治国家原则、人道主义原则的制约。秩序的有效性取决于刑法的惩罚和预防功能的现实成效,它并不在于刑法的严厉性而在于其不可避免性和及时性;刑法具有残缺性,是第二次规范,它本质上是保障法,因而它不可能也不应当全面干预社会生活,只是其他法律不足以抗制且选择刑法具有效果时的最后法律手段,其使用受刑法谦抑思想的制约,“抓大放小”应当是刑事政策的必然选择。这些观念应当成为中国刑法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理念。  相似文献   

10.
一、我国1979年制定的刑法(以下简称原刑法)和1997年修订后的刑法(以下简称新刑法),都以专章规定了渎职罪。原刑法第八章规定的渎职罪只有受贿罪等9个罪名,新刑法在渎职罪一章中规定了滥用职权罪、玩忽职守罪等33个罪名,犯罪主体从国家工作人员修改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究竟什么是渎职犯罪,从原刑法到新刑法公布实施以来,从理论界到司法界都作了许多有益的探讨,众说纷纭,尚未达到统一认识。有的认为渎职犯罪就是刑法分则中“渎职罪”那一章中规定的犯罪;有的认为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相似文献   

11.
保安处分刑事立法化──我国刑法改革上的重大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保安处分刑事立法化──我国刑法改革上的重大议题喻伟一、保安处分的崛起和发展保安处分是西方国家现代刑法理论和刑法制度发展的产物。在刑法理论上,它是近代刑法思想发展演进的积极成果;作为一种刑法制度,它形成于19世纪后半叶,盛行于20世纪。在西方国家现代和...  相似文献   

12.
构成贪污、贿赂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只有国家工作人员才能构成本罪。1997年《刑法》(以下简称新《刑法》)第93条第2款规定,国有公司、企业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国家工作人员论”。与1979年《刑法》(以下简称原《刑法》)对于这一问题的规定基本是一致的,但问题是在这个问题上一些司法解释与刑法的规定不统一,且有很大的差异,造成了在执法中的不统一和偏差。新《刑法》实施不久,而检察机关所办理的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的犯罪案件多发生在新《刑法》实施之前,且犯罪嫌疑人多为国有公司。企业单位中的工作人员。按照“从旧兼从轻”…  相似文献   

13.
正当防卫是排除社会危害性的有益行为。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是我国刑法的一项重要制度。刑法关于正当防卫的规定,对于保障公共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扶持正气,维护社会治安秩序,打击和震慑犯罪分子,鼓励和支持公民同正在发生的不法侵害作斗争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97年刑法第20条第1款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责刑事责任”。刑法的这一规定,…  相似文献   

14.
刑法的修改,对原刑法的玩忽职守罪进行了分解细化,注意了对犯本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打击,但忽视了对除此以外的有关国家工作人员及其他经济组织人员的惩处,而被忽视的这一部份正是发案率最高,所占案件比重最大,社会危害性最重,迫切需要通过刑法来调整、规范的。笔者就新刑法对此罪规定的缺陷以及如何完善,谈点浅见,以抛砖引玉。一原刑法第187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由于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这一规定太原则,在逻辑上也较含混,内涵上未明确揭示玩忽职守罪的本…  相似文献   

15.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是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公证制度是预防性司法证明制度,在维护社会稳定、调整人际关系、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和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16.
完善刑法规定三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刑法颁布施行已经十周年了。毫无疑问,新刑法是一部在中国刑法立法与刑事法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法典,它在维护国家社会秩序、保护国家  相似文献   

17.
试论新刑法的颁布实施与依法治国张荻玫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和政府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重要方针,实施依法治国,就是使国家各项工作逐步走向法制化和规范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柯丽萍 《法制与社会》2010,(26):162-163
1979年刑法我国规定了反革命罪,这是基于当时整个社会大环境的需要,为了维护新中国的社会稳定,维护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反革命犯罪的范围较广,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稳定,以及整个国际社会的立法趋势,1997年刑法将反革命罪修改为了危害国家安全罪,通过刑法分则第一章的12个条文来具体规定危害国家安全罪,淡化了政治色彩突出了一个法律概念。那么究竟反革命罪与危害国家安全罪的转变有着怎样的历史沿革以及原因,二者之间有着怎样的差别,对更加深刻的理解现行刑法规定的危害国家安全罪以及对现行出现的藏独,疆独问题的解决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43条规定:“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犯罪分子,如果不是必须立即执行的,可以判处死刑同时宣告缓期二年执行,实行劳动改造,以观后效。”这一规定,就是我国社会主义刑法中的死刑缓刑制度,俗称“死缓”。“死缓”产生于我国1951年第一次镇压反革命高潮之时,发展于长期同严重刑事犯罪作斗争的审判实践之中,完善于刑法典颁布之后,是我国社会主义刑法的独创。说它是独创就在于:它为古今中外各国刑法所全无,而为我国社会主义刑法所特有;它表现了无产阶级改造人类的伟大气魄,具有多方面  相似文献   

20.
国际刑法与国际法的异同王凌国际刑法是一门新兴的法律科学,主要调整国家之间关系的法律。国际刑法是国际社会在同国际犯罪行为作斗争中,通过国际协议确立起来的,规定国际犯罪及其刑事责任,调整国家之间刑事合作关系的各种原则、规范和制度的总称。它孕育于19世纪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