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任何一个重大历史事件都可以从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视角加以解释,但是离开具体历史场景的一般意义的解释会流于抽象,反而模糊了具体的原因.就苏联解体这一历史事件而言,在讨论其发生的原因时,哪些因素表现了长期历史进程的发展趋势,那些因素作为过程性历史运动的力量组合发挥作用,都需要放到苏联国家体制的建构和历史演化中作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法国六年一度的市镇选举以两大政治力量再次趋于平衡而告结束。虽然市镇选举属于地区性选举,对中央政权不产生直接影响,但其重要性不容忽视。刚刚结束的选举已向我们表明了这一点。为夺取某些市镇或保持某些市镇的领导权,各主要党派都进行了充分的发动和积极的准备。法国新闻界为此进行了大力宣传,并作了多种预测。持不同政治见解的法国人则程度不同地投入了  相似文献   

3.
2014年5月22日-25日,第八次欧洲议会选举在欧盟28个成员国进行。选举结果是:主流政党丢失选票,极右翼政党获得更多席位。此次选举充分体现了欧洲议会选举所具有的"次等国内选举"的特征。新一届欧洲议会的联盟构建总体保持稳定,极右翼议员的增多会促使主流党团结盟即"大联盟"的比例有所增加。极右翼政党对欧洲议会的影响相对有限,但是对成员国政治可能影响深远。欧洲议会与欧洲理事会围绕下一届欧盟委员会主席的人选进行了复杂的政治博弈,容克的最终当选体现出诸多政治信息。  相似文献   

4.
在法国2012年总统大选在即,中共十八大即将召开的背景下,全国法国研究会与武汉大学法国研究中心共同主办了全国法国研究会2012年年会暨“当前国际形势下的法国与中法关系”学术研讨会于2012年4月14日在武汉大学召开。与会专家、学者通过会议发言、主题讨论等方式,就2012年法国总统大选与法国政治改革、法国外交政策与中法关系、全球化背景下的法国文化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在导致法国经济社会发展困境的主因,法国大选的结果及其影响,中法两国双边关系走向,法国文化的影响力等方面达成了重要共识,并就全球化背景下通过提高国别研究水平,服务国家政治、经济、外交战略决策,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提出了各种有价值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以德国 2 0 0 2年联邦议院选举为案例 ,本文从执政表现、选举战略和政治机会环境等三个方面对影响西欧社民党选举政治表现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就德国而言 ,其东部地区突发水灾与中东地区战争危险骤增等机会环境因素和施罗德领导下社民党的积极竞选战略 ,而不是经济振兴与减少失业和新右翼政治议题主导了本次大选。结果 ,德国社民党主导的中左“红绿联盟”在最后时刻再次赢得了主体选民 ,而大选前曾长期在民意测验中领先的中右联盟党未能笑到最后。  相似文献   

6.
郑若麟 《新民周刊》2012,(12):20-20
当选举出现异化时,民主的内涵也就出现了异化。从1995年迄今,我已四次报道法国总统大选了。最为深刻的体会,就是理论上的民主,与实践中的民主,正渐行渐远。最令我吃惊的,是选举本身已经完全脱离了民主理论的几乎所有阐述,而成为一种独立的、且极为特殊的政治技巧。萨科齐5年前能当选总统,很大程度上与其高超的主导选举的政  相似文献   

7.
张业亮 《美国研究》2005,19(2):65-89
本文运用实证的方法在对2004年大选的形势和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布什和共和党获胜的原因、大选结果对美国政局及政党和选举政治的影响,以及布什第二任期内政外交政策走向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2004年大选是布什和共和党取得全面胜利的一次选举。受九一一事件和伊拉克战争的影响,此次总统选举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如全国政治议题和选举议题发生重大变化、道德价值观成为决定大选胜负的关键等。共和党获得全面选举胜利从根本上来说,是“新政联盟”解体以来美选举政治长期变化的结果,也是美国社会日趋保守化的反映。2004年选举结果的意义在于:它预示着保守主义继续得势将是今后四年美政治发展的基本趋向,再次巩固了共和党在总统和国会选举中的多数地位,强化了总统职位的权势和影响力,加剧了国会内两党的斗争。但这是否是一次“关键性选举”,仍要看两年后的中期选举,特别是2008年大选共和党是否继续维持一党同时控制白宫和国会参众两院的局面。  相似文献   

8.
法国总统权力与共和制度的创立密切相关。从立法权和行政权相互关系的角度来看,可将两百多年来法国政体权力架构的演变进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不过第二共和总统制实践的失败,让总统由普选产生的方式在法国长期背负负面评价,直到1962年第五共和治下这种选举制度才重新被采纳。国家元首经由全民直选产生,赋予了总统职权高度的合法性。直接选举和广泛的总统权力,避免了第五共和重蹈第三和第四共和的覆辙。第五共和历届总统都是由传统的左右翼建制派政治人物出任,保障了自1958年至今法国政坛的稳定。不过2017年的总统选举和立法选举颠覆了法国既有的政治格局。在现今的法国社会情势下,法国选民的利益诉求在不断多元化,以左右划分的传统意识形态之争持续淡化。新兴政治势力崛起,极右和极左政治力量掌握政权的可能性与时俱增,关于法国总统权力的设定是否还能适应法国当代政局的演变无疑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美国与韩国2007年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至今仍未交付美国国会表决,导致这一结局的关键原因是民主党人力图推行"新贸易政策"。民主党人在2006年国会中期选举中获胜,为推行其政策主张提供了契机。对《美韩自由贸易协定》而言,"新贸易政策"既包含着利益集团因素,又体现了民主党人更高的目标追求:即重新框定美韩经济关系,打造美国对外贸易政策新范式,为今后美国参加双边和多边贸易谈判树立新"典范"。  相似文献   

10.
本文旨在分析韩国的选举制度如何加大了社会的不平等现象。1997年金融危机之后,韩国社会迅速走上两极化道路。本文分三个层次进行论述。一是简要介绍韩国的选举制度。这将作为支撑本文核心见解的框架。二是考察韩国选举制度导致的"民心歪曲"现象。三是探讨政治制度的党派特征。即使同为民主主义,但选择比例代表制还是多数制将决定其政策方向。最后,在结论部分中强调,若要使韩国的选举制度取得更加均衡的政治结果,就一定要取消现行多数制,采用比例代表制度。比例代表制将有助于实现得票和议席之间的均衡,并进一步创造平等的民主主义。  相似文献   

11.
1987年3月,他访问武汉大学法国问题研究所,就戴高乐研究发表演说,受到热烈欢迎。这篇文章是特里柯先生为本刊撰写的专稿。文章对在戴高乐将军主持下制定的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宪法作了简明扼要的介绍,并从根本法的角度,联系法国当前的政局,分析和展望了即将于1988年举行的共和国总统选举,很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曹慧 《法国研究》2006,(1):93-97
近年来欧洲出现了一个有趣的政治现象,那就是政治生活的“司法化”。去年法国、荷兰等国就“欧洲宪法”的全民公决,将这一问题提到了举世瞩目的地位上。 “司法化”推动了一场政治变革, 这使得隐藏在这场变革后的法律文化问题受到了意想不到的高度关注。纵观世界历史长河,任何一国法律文化都有其产生、形成、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和地域、民族的土壤环境,从而形成了各种不同类型,不同模式和不同价值观念的法律文化。这里,笔者将从文学作品的角度来分析作为典型西方法律文化的法国法文化和典型东方法律文化的中国法文化。法国是世界两大法系之…  相似文献   

13.
美国2014年中期选举是共和党取得全面胜利的一次选举。导致民主党选举失利的因素很多,其中民众对奥巴马支持率下降、对国家前进方向和联邦政府不能有效应对美国面临的外交、经济和社会问题的不满所形成的不利政治环境是主要原因。参议院控制权是本次中期选举两党争夺的重点。共和党夺回对参议院控制权所形成的两党分别控制白宫和国会的"分裂政府"格局将对奥巴马第二任期最后两年的政策议程形成掣肘,从而进一步加剧业已激化的府会冲突,导致更多的立法和政策僵局。选举的结果还进一步加强了共和党"南部化"的趋势,引发了民主党内部在政策上和策略上的分歧,进一步加剧州政治的"极化"。  相似文献   

14.
法国戴党新总统萨科奇及其当选的基本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国2007年总统选举是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历史上一次具有继往开来意义的重要选举,在此次选举中,法兰西人民运动联盟总统候选人萨科奇脱颖而出,当选为总统。本文从法国政局和政党演变的角度出发,指出萨科奇之所以当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萨科奇是战后出生的新一代杰出的戴党政治家;是此次总统选举中实力最强和民意指数最高的总统候选人;他提出了一个比较可信的同过去"平静决裂"的竞选纲领并最终获得了戴党领袖希拉克的支持;还得益于法政局"右强左弱"的力量对比。  相似文献   

15.
选举审查是指在选举的筹备,选举程序进行,结果的收集、统计与计算以及议席分配等过程中,对选举合法性与有效性予以审查的程序。在西方民主国家,选举审查一般是由议会中具有司法性质的委员会或法院进行。德国则采取先由联邦议院自行审查,联邦宪法法院享有终审权的混合审查模式。该模式运行的六十多年间,就联邦层面而言,数以千计的"选举异议"与二百多宗"选举审查诉愿",无一例成功挑战选举结果而导致问题选区重选。参选人口超过六千万人的联邦选举可以经受如此考验,与保守审慎、旨在对大选产生的代议制机关予以存续优先保障的路径选择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6.
2010年6月2日,韩国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地方选举,此次地方选举是1991年韩国重新实施地方选举以来的第六届。在以往的地方选举中,获胜的往往是在野党,而此次地方选举也沿袭了这一趋势,作为第一在野党的民主党人士占据了地方自治团体长和地方议会的大部分席位,这预示着当前的政治版图将发生巨大的变化。大国家党在选举中落败的一个原因正是在于公推制度的弊端,因此,本文将以该问题为切入点深入分析6.2地方选举的结果及其预示,以期为地方选举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提供有益的改善方案。  相似文献   

17.
孙哲  沈国麟 《美国研究》2002,16(2):64-78
本文通过对美国国会选举中候选人竞选策略和媒体作用的具体描述,分析了媒体作为美国政治的交流工具在国会选举中的作用.作者特别就美国中期选举的一些特点,探讨了候选人与选民沟通的主要途径,揭示了现代国会选举中的"市场化"倾向和媒体之间的复杂关系.作者还结合国会选举制度改革与媒体之间的积极互动和重重矛盾,阐述了美国政治中媒体"操纵"国会选举的一些具体方法和原因,指出了美国国会选举改革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8.
2011年杜马选举后俄罗斯爆发了大规模的民众抗议。舞弊问题,特别是对于俄罗斯政治缺乏竞争的不满,是民众抗议的主要动因。对俄罗斯地区选举改革的分析,可以发现俄罗斯地区选举制度和政党制度,对于"政权党"存在一定的制度性扶持,这是政治竞争缺乏的重要原因之一。普京在第二任期开始了俄罗斯地区选举改革,目标是加强政党,尤其是联邦型政党在地区政治中的作用,降低地区政治精英的影响,维护联邦的统一和稳定。改革后,一方面政党作用得到大幅提升,国家稳定得到巩固;另一方面,地区选举制度从客观上对于"政权党"更为有利。比例代表制在地区选举中的广泛使用,以及其所涉及的选举名单形式、选举保证金、选举签名、门槛线和席位分配方法等各方面因素,在整个选举过程中为政权党提供了一定的制度性保障。  相似文献   

19.
2015年以来,在一系列恐怖袭击之后,“伊斯兰恐惧症”在法国不断泛化、外溢,穆斯林群体和主流社会陷入双重困境。穆斯林群体生活更为艰难,对世俗社会的认同每况愈下;而法国政府在穆斯林问题上也面临两难境地。“恐伊症”或者说法国的穆斯林问题,反映和折射的是法国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的整体性问题和挑战,亟须整体性的认知和解决思路。本文认为,法国穆斯林移民群体人口的快速增长及其社会后果、移民融入模式的困境以及所谓两个“平行世界”的不平等,尤其是政治资源上的不平等,构成了法国“恐伊症”的重要根源。而化解现实存在的社会群体间政治经济差异及不平等,建立一个更加和谐、富有希望的法国社会,才是解决法国穆斯林问题的正道。法国的“恐伊症”是欧洲穆斯林问题的一个缩影,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不仅具有学理价值,更呈现出普遍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90年代以来 ,国内学术界掀起一阵阵“后现代主义”热 ,“福柯热”、“解构主义”热 ,“话语权利”成为时尚的术语。翻译理论界近年来也热衷于引介解构主义的翻译思想。这诚然是一件好事 ,德里达对翻译的论说的确使我们耳目一新 ,更进一步认清翻译的本质。但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解构主义是在什么样的语境下产生。后现代主义的发源地应该说主要是在法国 ,后来流传到美国 ,几个重要的思想家几乎都来自法国。法国 60年代初掀起结构主义的思潮 ,1 968年的五月风暴是法国二战后最重大的事件 ,它涤荡了法国的僵死的政治、思想、教育和学术制度 ,冲破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