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时期闽台高等教育交流合作问题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闽台高等教育交流合作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福建省高校在对台招生、与台湾联合开创人才培养新模式、学术交流与教师交流、校际合作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进展。但由于两地高等教育的互动是在限制性的政策环境空间下进行的,还面临着诸多的困境和约束。实现闽台高等教育交流合作项目、制度及政策等方面的突破和创新是共创两地高等教育互动崭新局面的必然诉求。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在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居主体地位,具有对台交流的独特优势。海峡两岸恢复文教交流以来,福建充分利用“五缘”优势和中央赋予的特殊政策,在两岸文教交流合作中先行先试,成效显著。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首次以文化教育为主题,表明两岸关系已经从“两岸经贸”扩展到“两岸文教”。福建应发挥与台湾开展文教交流合作的独特优势和良好基础,乘势而上,  相似文献   

3.
李立 《台声》2007,(10):33-35
多年来,祖国大陆采取了很多措施,鼓励和支持两岸农业界进行交流,两岸农业同行之间的交流和往来日益频繁,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特别是从去年开始,大陆实施了一系列促进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有助于台湾农业发展、惠及台湾农民的重大决策和重要举措,获得了两岸各界乃至国际社会的广泛好评,特别是台湾农民从中直接获益。那么,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有着怎样的有利条件?目前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是怎样的?如何进一步促进两岸农业交流与合作,实现互惠互利、互补双赢的局面?本文试就这些问题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4.
相对于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而言,两岸教育交流与合作已经明显“滞后”,特别是教育交流与合作机制的缺失,已经成为制约两岸教育交流与合作事业向前发展的瓶颈.我们应该通过建立两岸教育交流与合作的交流指导、交流研讨、协商议题、合作办学、先行先试等制度规范和搭建稳固平台,商讨重大问题、协调相关政策、发挥各自优势、整合各种资源,扎实推进两岸教育交流与合作事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唐金栋 《台声》2013,(11):79-79
10月18日,首届桂台农渔业交流合作恳谈会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举办。会议以“携手合作 共创未来”为主题。中国渔业协会会长齐景发及台湾海峡两岸农业渔业交流协会理事长林享能、台湾渔会理事长黄一成等两岸嘉宾应邀出席。  相似文献   

6.
刘能 《人民政坛》2009,(6):23-23
“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是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对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定位,闽台交流合作环境建设是实现这一战略定位的重要方面。4月26日至30日,省人大常委会闽台交流合作环境建设调研组赴厦门、漳州、泉州开展调研。5月21日福建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听取和审议省政府《关于闽台交流合作环境建设情况的报告》。  相似文献   

7.
孙宇 《台声》2001,(6):16-17
5月 8日,“第四届京台科技论坛暨京台科技合作研讨洽谈会”在北京国际饭店拉开帷幕。 500余名来自京台两地科技界、学术界和工商界的知名专家学者和企业家,欢聚一堂,参加为期 3天的研讨洽谈活动。这是自 1998年以来,每年一度的京台携手高科技交流与合作的盛会。   国务院台办主任陈云林、中共北京市委副书记龙新民等有关方面领导与“全球华人竞争力基金会”董事长石滋宜等两岸知名人士出席了开幕式。   北京市常务副市长孟学农代表北京市政府向出席会议的台湾同胞和来宾表示热烈欢迎。他说,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深入实施,京台两…  相似文献   

8.
进一步加强和促进两岸经贸交流与合作,对振兴两岸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两岸同胞的当务之急。祖国大陆始终坚持“不以政治分歧去影响,干扰两岸经济合作”的主张,为大力发展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促进两岸经济共同繁荣,造福整个中华民族,采取了许多切实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海峡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前景展望郑州市委统战部张志耿,蔡春生江泽民主席今年四月在国务院召开的对台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近几年来,两岸经济关系的发展非常活跃、非常迅速,已经有了相当的规模和良好的基础。”并强调,不断加强两岸的经济交流与合作,既可以促进两岸...  相似文献   

10.
陈筠 《两岸关系》2009,(5):33-34
为顺应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加强两岸民间各界的广泛交往,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国务院台办与福建省人民政府等部门将于2009年5月15日至22日在福建厦门、福州、泉州、莆田等地举办首届大型的“海峡论坛”。其主题是“扩大民间交流、加强两岸合作、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1.
李立 《台声》2007,(12):24-26
今年是两岸交流20周年。20年来,两岸交流犹如滚滚洪流,势不可挡,在两岸人员往来、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了蓬勃发展,成为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因泰。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两岸同胞耍加强交往,加强经济文化交流,继绩拓展领域,提高层次,推动直接‘三通’,使彼此感情更融洽,合作更深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努力。”可以乐观地预见,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将以此为动力和契机,获得新的更大发展。  相似文献   

12.
夏炳荣  金哲 《今日浙江》2006,(21):42-44
和谐社会要求区域协调发展。《浙江省“十一五”国内合作交流发展规划》前不久正式印发。把国内合作交流作为单独的内容列入五年规划,这在我省历史上是第一次,这充分说明省委、省政府把加强国内合作交流放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这是促进国内省内地区间协调发展的有力举措。日前,记者采访了省政府经济技术协作办公室主任姚少平,请他介绍了《规划》的主要内容。《规划》通篇体现了合作交流、协调发展的主旨和“立足全局发展浙江,跳出浙江发展浙江”的工作主线。姚少平指出:“合作交流、协调发展,已经成为新时代加快浙江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合…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昌平区台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对台工作重要思想,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紧紧围绕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和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充分发挥昌平在文化教育、科技创新、旅游观光、现代农业等方面资源优势,以结对交流合作和人员往来为重点,扎实推进昌平与台湾各领域交流合作,取得丰硕成果。深入开展结对交流工作。以京台社区交流合作为平台,组织5批、74名社区工作人员赴台交流,接待台湾台东县、南投县  相似文献   

14.
赖军 《政协天地》2010,(4):9-10
胡锦涛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指出,要充分利用闽台“五缘”的优势,建设两岸交流沟通平台,推进两岸经贸合作、文化交流、人员往来,加强同台湾基层民众的交流交往,为开创两岸和平发展新局面作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朱金莉 《当代广西》2009,(16):12-13
这是一次友谊之旅、合作之旅。7月26日,“青年创业号”国际专列载着127名青年企业家等广西各界青年代表,赴越南开展为期6天的交流访问活动。由共青团广西区委、广西青年联合会、南宁铁路局、自治区外事办、自治区旅游局、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联合组织的中越青年携手创业交流合作之旅活动,以“携手创业,交流合作”为主题,是广西与河内两区(市)青年组织在加强国际青年就业创业合作由共识走向实践的一次良好合作和大胆尝试。  相似文献   

16.
在两岸文化教育互动日趋热络的全新阶段,社会各界对于签署“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协议”的呼声愈来愈高,但两岸当局对此态度却存在较大差异.在当前形势下,两岸间有必要“由点到面”、“从局部到整体”循序渐进地推进该协议的签署.两岸可先行签署《两岸高等教育交流合作协议》,随后再逐步扩大到文化创意、学术交流、新闻出版、文学艺术等领域的协商谈判,在此基础上推动《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合作协议》整体框架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福建与台湾有着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的密切关系,在促进海峡两岸交流中有着独特优势和特殊使命。为此,福建省妇联近期开展了海峡两岸妇女交流合作情况调研,分析了两岸妇女交流合作的现状、优势与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在新形势下加快海峡两岸妇女交流与合作的对策。一、海峡两岸妇女交流合作现状妇联组织是活跃闽台民间妇女交流的重要力量,在推动闽台交往、密切两岸关系、做好台湾人民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福建省各级妇联组织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委对台工作战略部署,从自身优势出发,提出做好“海峡”大文…  相似文献   

18.
新形势下两岸金融交流与合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两岸经济交流、合作以及其他各项交流交往的频繁开展,加强两岸金融交流与合作成为新形势下两岸经济关系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李贺 《两岸关系》2008,(12):1-1
不久前,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达成的两岸海运直航、空运直航、邮政合作等协议,标志着两岸民众期盼30年之久的直接“三通”已基本实现。12月15日,在协议生效的这一天,两岸有关方面同时举行了盛大的海上直航、空中直航首航仪式和邮件直通首发仪式。正如国台办主任王毅指出的那样,“三通”使海峡两岸从过去的“咫尺天涯,重重阻隔”变成“天涯咫尺,处处通途”,两岸各领域交流合作从此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呈现一幅全新的景象。  相似文献   

20.
钟振 《当代广西》2007,(22):28-30
无论是港口发展和合作,还是食品安全问题;无论是减贫交流,还是电力合作——九个专业性的部长级会议和论坛上,传递出中国与东盟加强交流合作的强音,表达了中国与东盟共同繁荣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