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要求该严则严,当宽则宽,宽中有严,严中有宽.但该政策在我国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贯彻执行中常常陷入误区,凡是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一概从轻处理.这很可能导致未成年人再次犯罪的可能性增强,无法实现矫正未成年人临时犯罪人格的目的.为了正确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应该以未成年犯罪人的人身危险性作为司法者在量刑时进行自由裁量的参考依据.未成年人人身危险性评估机制包括人身危险性的评估时间、实施主体、评估方法和评估程序.  相似文献   

2.
唐云尉 《法制与社会》2014,(22):245-246
中国正处于社会经济的转型时期,犯罪层出不穷,而未成年人犯罪则更为复杂。对此,应该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区别对待,当宽则宽,该严则严。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遵循感化、教育、挽救的方针。  相似文献   

3.
检察机关要正确领会和切实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以"宽"与"严"相济为导向来处理未成年人犯罪。在具体执法手段上,要区分未成年人犯罪的不同动机和不同情节,采用多元的"宽"的执法方法;对未成年人犯罪性质恶劣、情节严重的要及时给以打击,该捕要捕、该诉要诉,当严则严;还可以考虑借鉴"恢复性司法"司法措施,以兼顾未成年犯罪人的权利保护和受害人损失的恢复与补偿。"宽"与"严"都要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和谐为其终极目的。  相似文献   

4.
汪新元 《中国审判》2020,(6):98-101
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对未成年人犯罪量刑采用的标准是轻刑化,目的是为了教育、挽救、改造未成年犯罪人。笔者认为,现行法律制度及司法实践在对待未成年人犯罪量刑上失之过宽,这不仅不利于教育感化未成年被告人,在一定程度上也不能达到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之目的。在未成年人犯罪量刑上应该宽严相济,罚当其罪,尤其应避免不区分犯罪性质、犯罪情节一味从宽的行为。只有刑罚的结果大于罪犯认为犯罪所带来的收益,刑罚才可以收到它的效果,才能真正教育挽救未成年人,使之成为遵纪守法的公民。  相似文献   

5.
无论是对未成年人犯罪的轻缓刑事政策,还是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实际上都是指处理未成年人的刑事案件,应以未成年人保护为主要目标,向未成年人倾斜,以宽为主,以宽优先.这既是一种理念,更应该是一种实践;既有赖于立法的支撑,更有赖于司法的践行.  相似文献   

6.
当前日益严峻的未成年人犯罪态势要求我们必须反思我国未成年人不良行为处置法制内容及其实践效果。在彰显和弘扬未成年人保护理念的指引下,适应法治社会下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形势的需要,当以不良行为未成年人的“需保护性”为基础,把握反复非行性、矫治可能性和保护相当性的要素,完成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处置法制的重构。  相似文献   

7.
李湘 《法制与社会》2014,(16):56+58
通过对未成年人适用附条件不起诉,可有效减少犯罪对未成年人本身、未成年人的家庭及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我国对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规定主要见于刑诉法中的未成年人特别诉讼程。在未成年人犯罪的司法实践中,常会遇到酌定不起诉与附条件不起诉存在重合的案件,对于具体个案应适用何种不起诉,法律及司法解释没有明确规定,我们认为,为了更好地保障未成年人利益,当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与相对不起诉在适用条件上存在重合时,应直接作出相对不起诉决定。  相似文献   

8.
论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刑罚适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满14周岁未满18周岁的人所实施的犯罪行为,可见刑事法意义上的未成年人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在刑法学意义上,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认定和成年人犯罪没有什么区别,即严格以《刑法》为标准来认定某一行为是否构成犯罪,只有当某一行为具有犯罪的三个特征,即社会危害性、刑  相似文献   

9.
纵观近几年来出现的形形色色的各类未成年人犯罪案例,其引发犯罪的原因无论是家庭失和还是家庭失教,无论是家庭溺爱还是棍棒教育,无论是学校拒收还是社会浸染,其结果都将直接侵害未成年人的权益。而当未成年人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势必造成未成年人心理创伤、性格扭曲,于是违法犯罪就发生了。我们发现,权益侵害与未成年人犯罪之间有一定的逻辑关系。为了预防和遏制未成年人犯罪的势头,有必要围绕“权益侵害”问题进行探讨。权益侵害概念的提出及其意义权益侵害是指各种致害因素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方式对人所享有的权利和利益的侵袭和损害。权益侵…  相似文献   

10.
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工作应与时俱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未成年人权益屡遭侵犯和未成年人犯罪上升的态势说明,在未成年人保护问题上还存在着保护功能的缺陷和不适应的方面。我国的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工作如何适应这些新形势发展变化的要求,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课题。设立高层次、权威性的专门机构来领导和管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我国将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视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未成年人保护法》第5条明确规定:“国家保障未成年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保护未成年人,是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和…  相似文献   

11.
○当○前○未○成○年○人○犯○罪○的态势分析、成因及预防对策王子孝李康熙一、未成年人犯罪的态势分析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不仅在数量上一直呈被动型上升趋势,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增势更为明显,而且还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一)整体上未成年人犯罪年龄提前,...  相似文献   

12.
在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背景下,无被害人犯罪的刑事立法应当以"当宽则宽"为基本思路。对于传播淫秽、色情物品犯罪,我国实行全面规制政策,即不区分受众和内容,均严厉打击。由于向自愿接受的成年人散布色情物品并未侵害任何法益,反色情立法受到限制言论自由权的质疑;淫秽性的认定标准模糊,时常面临违背罪刑法定原则的责难;色情物品具有精神补偿作用,色情物品与犯罪、道德败坏没有明显关系。调查显示,多数民众认为现行法律对传播淫秽物品犯罪的处罚过重,因此,传播色情物品应采取区别对待的刑事立法政策,将有被害人的犯罪与无被害人犯罪进行区分。总的来说,禁止向未成年人及不愿接受的成年人散布色情物品,禁止散布硬色情;对向自愿的成人散布软色情的无被害人犯罪采取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袁汝中 《法制与社会》2013,(18):135-137
未成年人由于其身心的不成熟性容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同时由于未成年人地位的特殊性,决定了未成年人司法具有其自身的特征,即对象的特殊性、目的的保护性、依据的特别性、主体的专门性和活动的外延性;未成年人司法应该具有与成年人不同的专门化要求,需要形成较为完善的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体系、未成年人保护的司法体系、未成年人保护的社会支持体系。因此,未成年人司法专门化的构建,必须进一步深化完善未成年人法律体系,进一步深化建设未成年人司法体系。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呈上升趋势,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各方共同努力,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遏制严峻的未成年人犯罪发展态势。学校教育的缺陷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有一定影响。如何全面改进学校教育,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无疑是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黄静 《律师世界》2001,(5):37-39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为了教育、引导和帮助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我国先后制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同时,我国的刑事立法和司法制度也对未成年人犯罪问题作出了特殊规定,以切实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本文拟就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立法内容、处罚原则和特殊司法制度作一粗浅的分析。   一、我国刑法关于未成年人刑事责任的规定   新刑法第 17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  相似文献   

16.
论未成年人网瘾形成的原因及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廖建梅 《政法学刊》2006,23(2):126-128
网瘾已成为困扰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严重社会问题,关乎国家、民族、家庭和未来。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要认真分析未成年人网瘾形成的原因,并根据原因采取预防未成年人网瘾的具体措施,切实预防未成年人网瘾,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为未成年人创造健康成长的良好条件,真正把未成年人培养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17.
随着未成年人司法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的构建被最高人民法院正式提上日程,这不仅为依法惩处未成年人犯罪、保护社会提供可能,更为未成年罪犯复归社会、保护未成年人成长提供重要保障。本文通过阐述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的必要性、分析该制度实施面临的困境,为我国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提出一些建议和设想,为治理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正一、社会调查制度中的犯罪预防机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1999)指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工作主要是保障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培养未成年人良好品行,有效地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工作包括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对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未成年人对犯罪的自我防范以及对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预防。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呈现新的复杂形势,在未成年人保护法律制度和保护责任落实以及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为应对新形势新任务,检察机关应坚持目标导向与问题导向相结合,从宽严相济、精准帮教、双向保护、综合履职等四个方面,落实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的具体要求。从建立罪错未成年人分级干预机制、促推专门学校建设、督促完善控辍保学工作机制、深化法治宣传教育等四个方面完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机制。从推进未成年人犯罪诉源治理的高度,建立完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体系、未成年人检察社会支持体系、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治体系和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数字化体系。围绕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未成年人检察队伍,强化政治引领、提升专业素能、崇尚担当实干、注重廉洁自律,努力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正处于未成年人犯罪的高峰期,未成年人犯罪率居高不下。成为影响我国社会安定团结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社会问题之一。未成年人走上犯罪道路是自身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学校因素等综合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分析未成年人犯罪原因、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要从家庭、学校、社会、个体等多方面入手,构建四位一体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