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马克斯·韦伯是当代著名社会学家、政治思想家。他对西方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现状,在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作了广泛的研究,在西方,有“现代马克思”的称誉。在马克斯·韦伯的思想体系中,包括经济社会学、政治社会学、法律社会学、宗教社会学等方面的内容。而他的政治社会学思想,则充分地反映了他整个思想的核心——“合理化”;而且还展现出他的基本方法论原则——“理想类型”。韦伯的社会政治思想,是在当代影响颇大的政治哲学。  相似文献   

2.
广义的政治学既包括传统政治学,也包括现代政治学,而狭义的政治学只指传统政治学.传统政治学与现代政治学既在时间上有先后衔接的现象,但又不是简单的相互更替,它们在现当代是共同并存的.现代政治学或曰政治科学是指试图用科学主义的方法(特别是行为主义方法)研究政治现象发生、发展的规律,使政治学研究与现实政治之价值取向相对分离,而更趋学术化、独立性的研究方法或学科.而传统政治学或曰政治学是指沿用旧的研究方法(前科学主义、前行为主义的研究方法)研究政治现象的发生、发展规律,使政治学研究更具有现实政治功能(或批评检讨功能,或认同完善功能等)的研究方法或学科.鉴于此,当代中国应该建立自己的新的"政治学"概念,即政治学是研究公共权力主体对社会资源的强制性分配及由此达成的相互关系的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相似文献   

3.
以往公共治理模式的研究,基本是在政治学与社会学的视角下,对于国家、社会与公民之间的关系研究。治理模式不仅仅是一个政治学与社会学的研究课题,更加是一个经济学与历史学的研究范畴。通过经济学与历史学的研究发现,中国历史上独特的经济特别是土地及其相关制度是影响基层治理模式的重要因素,经济发展模式与政治、社会的互动决定了中国社会公共治理模式的历史基因并对之后的治理模式持续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4.
论战争的历史社会学研究及其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争问题在社会学研究中一度被忽略,到20世纪80年代,战争的(历史)社会学兴起并涌现一批有影响力的作者和作品.马克思和韦伯是战争的历史社会学的主要思想源泉.其中,深受韦伯影响的学者侧重于与战争相关联的相关因素分析(具有关系主义的特点),特别是探讨战争、战备与社会环境、社会进程之间的相关关系,这拓展了战争研究的范围.战争的历史社会学分析也证伪了某些国际关系理论假设,并在理论和研究思路上为国际关系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与补充.  相似文献   

5.
马克斯·韦伯的民族主义思想,一直受到许多思想家的关注,也引起了诸多的争论.本文试图把韦伯的民族主义思想与他对现代政治的理解结合起来分析.通过考察韦伯民族主义产生的思想背景和现实历史条件,笔者认为韦伯是一个政治上的民族主义者.在韦伯的思想视界里,处于现代世界体系中的民族国家充满了为了国家生存而展开的激烈政治斗争,实力政治是民族国家的必要基础,国家生存和大国梦想是民族国家最主要的政治诉求,也是韦伯民族主义思想的精髓与实质.韦伯正是以此来理解德国在世界政治中的现实处境和成为一个政治大国的希望的.  相似文献   

6.
作为现代社会学的奠基人和最早自觉地研究社会学方法论问题的两位社会学大师 ,涂尔干与韦伯均强调因果解释在社会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并将探求因果解释的策略与途径规定为社会学方法论的一个核心论题。但是 ,他们对因果性的意义、原因与结果的对应关系以及作用形式的分析互不相同。比较涂尔干与韦伯在因果解释问题上的异同 ,对于把握社会学方法论的整体脉络 ,对于理解当前社会学界的有关方法论争议 ,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德国大思想家马克斯.韦伯不仅对社会学领域的发展起到了重大推动作用,在国际关系的思想史上也是一位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他对权力要素、尤其是文化这一"软权力"在国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的独特理解,对可以摆脱官僚体制束缚和阶级利益左右的卡理斯玛型权威领导人的剖析,对目的与手段、"责任"与"信念"之关系等政治伦理核心问题的深入思考,为国际关系的思想宝库、特别是政治现实主义传统增添了丰富的内容。需要批判分析的是韦伯的权力政治观所隐含的"文化霸权"论与西方中心主义倾向,过分推崇政治权威的英雄史观及其治国伦理的二元论色彩和民族主义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8.
政治社会学与政治学的区别与联系,随着政治社会学的不断发展正在成为学者们日益关心的一个问题,也成为政治社会学研究所应首先明确的问题。对此,本人结  相似文献   

9.
公民社会是在西方社会产生并长期存在的政治现象和政治理论,在近代西方"国家主义"盛行的同时掀起了对公民社会讨论的又一次热潮,这一讨论也波及到了中国并对中国政治学、社会学理论产生了很大影响。随着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治改革的逐渐展开,中国公民社会逐渐产生并在经济领域和政治领域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公民社会的产生与政府的转型有着密切联系,公民社会的发展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政府的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政治学分析的两种方法,即"分析政治的社会基础"与"分析社会的政治基础",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通过分析我国公共政策过程特点,来进一步说明后一种政治分析方法的合理性.我们认为,确认后一种政治分析方法在政治学研究中的应有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The Sociology of Natural Resources By john elliot. Technology versus Democracy: The Comparative Politics of International Airports By ELLIOT J. FELDMAN and JEROME MILCH. A Choice of Futures: Politics in the Canadian North By gurston dacks. Comprendre I'organisation: approches de recherche Par YVAN BORDELEAU, LUC BRUNET, ROBERT R. HACCOUN Analyse économique de la bureaucratie Par xavier greffe. Project Progress: A Study of Canadian Public Libraries Prepared for the Canadian Library Association by URBAN DIMENSIONS GROUP INC. Inequality: Essays on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Social Welfare Edited by allan moscovitch and glenn drover.  相似文献   

12.
市民社会是一种独立于政治国家的由各类自主、自治、合法、非政治的民间组织和团体构成的社会力量,它是现代世界的产物。现代民主政治又是随着市民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政府行为的规范化及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我国的国家与社会关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市民社会作为一支相对独立的社会力量正在我国形成。市民社会的兴起与发展有利于型塑现代国家,有利于国家的民主建设,有利于政治文化的转型,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并且对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人学理论蕴含着深刻的立世处事的哲理,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巨大的参考借鉴意义:注重理想人格的塑造,为我们培养健康向上的人生理想提供有益的启示;注重教育,重视育人,有利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强调道德实践,讲究修养方式,值得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借鉴。  相似文献   

14.
政治与道德或法律与伦理 ,都是社会的基本价值元素 ,他们共同构成社会和国家生存与生长的规范基础和理想目标。作为社会政治治理的基本规范 ,法治是首要的和最基本的 ,具有作为社会国家治理方式的基础地位 ,而德治是政治的合道德性或伦理合理性 ,这是民主法制基础上的道德正当性诉求。德治与法治的内在价值关系应当是相互配应和相互支持的价值资源互补关系。这种政治伦理理念应当成为现代民主社会条件下的以德治国所追求的基本目标。  相似文献   

15.
新闻工作者担负着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反应人民群众意愿和心声、及时报道现代化建设伟大成就、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任务。政治坚定乃是新闻工作者的首要条件,思想政治建设更是新闻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新闻工作者应自觉抵制庸俗关系等不良作风的影响,把更多精力放在政治理论学习上,努力营造出一种良好的政治学习氛围。  相似文献   

16.
马新 《工会论坛》2010,(6):25-27
新社会阶层人士是我国社会结构现代变迁的产物,制度化地吸纳和规范他们的政治参与,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意义重大。新社会阶层人士兼具现代性和传统性,这决定了他们的政治参与也具有双重性。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新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有利于促进阶层关系的稳定和谐,有利于促进党、政府与社会之间的积极互动,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有利于整个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顺应全球化文明大趋势的现实选择,是人类现代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主义整体文明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实质是实现包括政治制度(政治权力)、政治意识在内的政治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使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关键环节是加强执政党自身的政治文明建设,要害是发展党内民主,注重制度建党。  相似文献   

18.
政治性是共青团有别于工会和妇联等一般群众性社会组织的根本属性,是共青团的立团之本。做好团员青年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共青团组织政治性的必然要求。团员意识是团的政治属性的集中体现,应当成为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9.
迁移规律,是我们在教学中积极探索的规律之一.深入研究迁移现象中的基本规律并将之应用于思想政治课教学实践中,对落实思想政治课的"性质",完成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的任务,培养"四有新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