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副研究中李文博所著<日本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与影响1972-2002>一书已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7月出版.  相似文献   

2.
北一辉是二战前日本民间法西斯运动的理论指导者,他的代表作<日本改造法案大纲>被称为日本法西斯主义理论的"圣经".北一辉早年曾参加辛亥革命,与宋教仁、谭人凤等中国革命领导人相交莫逆,他所撰写的<支那革命外史>在二战后被誉为描绘日本人参与辛亥革命的最佳代表作之一.本文以北一辉的两部著作--<支那革命外史>和<日本改造法案大纲>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探讨五四运动对北一辉有关亚洲国际战略构想的影响,以期揭示五四运动期间北一辉思想的变化在他的法西斯主义国家改造论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日本江户时代的著名国学大师本居宣长在他的<源氏物语玉の小櫛>一书中指出:<源氏物语>的本质在于"もののぁゎれ".  相似文献   

4.
如果说孤独和交流障碍的主题贯穿马尔罗全部作品的话,它在<人类的命运>中尤其突出.人从根本上说是孤独的,人与人之间的真正交流是不可能的,这就是整个作品的悲剧主题.<人类的命运>这一题目让我们联想到帕斯卡尔,他把人类的命运看作死囚犯的命运,而马尔罗把它比作禁闭者或失语症患者的命运,从而暗示了人类注定无法沟通的悲哀.在谈到这部作品时,马尔罗在一封写给加埃唐·皮康的信中写道:"这部小说的历史背景当然不是首要的.最重要的显然是您称之为帕斯卡尔特性的东西."本文从这个思路出发,旨在对<人类的命运>中人的孤独和不可沟通性在文本中的不同表现进行分析,从这一侧面揭示出马尔罗作品的现代性之所在.  相似文献   

5.
一大型歌剧(Opera)产生的背景 世界上最大的露天歌剧<图兰朵>(Trandot)在韩国的演出史上留下了令人难以忘怀的一幕.2002年5月8~11日,受韩国邀请演出的张艺谋导演在汉城上岩洞世界杯赛场上执导的歌剧<图兰朵>,是2002年留给韩国大众最多话题的演出.与其说它是一场演出,不如说是一个隆重的庆典,好似把观众带到梦幻的游乐园.  相似文献   

6.
曹乃云 《德国研究》2004,19(2):52-55
<国际歌>在我们国家无疑是一首神圣的歌曲.本文以德语版的<国际歌>为例,对<国际歌>歌词展开了深入的讨论,以进一步完善对<国际歌>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7.
日本自1947年开始出版<经济白书>,至今已出版54年,出版时间基本是在每年夏季,由经济企划厅编制,而2001年的经济白书在12月出版,由内阁府编制,书名由原来的<经济白书>改为<经济财政白书>,副标题是<没有改革就没有增长>.2001年的经济财政白书无论从内容上还是从形式上均出现了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春香传>在朝鲜半岛古典文学史上的地位,正如<红楼梦>之于中国古典文学一样.<春香传>的故事最初流传于民间,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多种文学形态,且版本繁多,既有"盘索里"<春香传>、唱剧<春香传>,还有小说<春香传>,小说还分为国语本和汉文本,等等.  相似文献   

9.
苏长和 《美国研究》2001,15(1):138-146
在当今美国国际关系学界,有两位学者堪称执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之牛耳的人,一位是西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肯尼斯·华尔兹(Kenneth Waltz)教授,他以<人、国家与战争>和<国际政治理论>两本书奠定了他在整个国际关系学中的大师地位;而另一位,就是美国东部杜克大学的教授,美国政治学会现任主席罗伯特·基欧汉(Robert O.Keohane).后者以<霸权之后>一书而蜚声学坛.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美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中,论著作被征引的频率,最高的除了华尔兹的<国际政治理论>以外,当数基欧汉<霸权之后>一书了,另外,近20多年来国际关系学界影响最大的新自由制度主义理论(neo-liberal institutionalism),也是与基欧汉的名字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10.
张季风博士的新著<挣脱萧条:1990-2006年的日本经济>近日已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这部专著不仅勾勒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调整和发展的基本线条与轮廓,使读者全面客观地了解日本经济和社会,而且对我国更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廖小健 《东南亚研究》2003,(6):24-27,18
本文主要分析了后马时代巫统可能遇到的各种内外挑战及其对马来西亚政局的影响.本文认为,尽管巫统将遇到各种挑战,但在后马时代初期,这些挑战还不至于危及其执政地位和党内的正常运作.  相似文献   

12.
冷战后的美欧安全与防务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业亮 《美国研究》2002,16(4):21-47
本文扼要概括了冷战时期美欧安全与防务关系的特点和基本状况,着重分析了冷战后这些特点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具体分析了影响美欧安全与防务关系的一些持久的双边和战略问题,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未来美欧安全与防务关系的发展趋势.文章认为,冷战的结束对传统的、基于北约联盟基础上的美欧防务安全关系带来严峻的挑战.随着欧洲安全环境和防务性质的变化、美欧各自战略重点的转移、欧盟一体化的进展和美国实力的进一步增强,美欧安全与防务关系的性质和内涵也发生相应的变化."9·11"事件并没有改变美欧关系裂痕加大的趋势,反而使美欧防务安全关系再次面临严峻的挑战.目前美欧之间在安全防务问题上虽然存在众多的分歧,但不会走的太远,美欧安全与防务关系总体上仍以协调和合作为主.  相似文献   

13.
14.
王君 《当代亚太》2004,(12):53-57
冷战结束后,核扩散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现在处于扩散前沿的一些国家面临严峻的国际安全环境,整个国际形势也因部分国家的核活动而陷入紧张.核时代各国的安全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缔造一个平等、互信的国际安全环境有助于一些国家走出核扩散的僵局.  相似文献   

15.
The 1979 Islamic Revolution in Iran led to a set of major shifts in the Middle East and an anti-Israeli stance became a central approach of the revolutionaries. Up to 1979, however, Tel Aviv had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ehran whose enmity with its Arab neighbours was anchored in a historical struggle for regional supremacy. Israel has remained an enemy of Islam and the Muslims for the revolutionary leaders and as Iran's power grew Israel's anxiety increased accordingly. A new division of power in the region and Iran's pursuit of nuclear weapons led to a direct rivalry between Iran and Israel and consequently many Israelis have come to regard Iran and its nuclear program as an existential threat to Israel that has to be halted.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roots of enmity between these two countries, scrutinizes the threats of a nuclear armed Iran for Israel and attempts to determine what kind of measures might work to convince Iran to renounce its nuclear program. The article has four sections with the first section covering the history of the relations and the origins of hostility between Iran and Israel. The second section provides a brief overview of how the division of regional power led to direct rivalry between Tehran and Tel Aviv. The third section details Iran's nuclear program and examines its threats to Israel and the last section covers the current sanctions debate over what type of measures might work to compel Iran to renounce its nuclear weapons.  相似文献   

16.
17.
张斌 《美国研究》2007,21(1):57-84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成为海外儒学的研究中心。就研究内容而言,对儒学与民主理论的比较研究是这一时期美国学界研究的一个焦点问题。研究大致分为研究起步、提出新研究模式和开展多层面研究三个阶段。研究重点集中于对儒学与现代西方自由民主理论的比较阐释。研究范式的更迭和演进是战后美国学界研究的一个显著特点。批判性的解读和创造性的“误读”是贯穿这一时期美国学界研究的两条主线。  相似文献   

18.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中日贸易特点、前景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后金融危机时代的中日贸易关系,发现全球金融危机对中日贸易的冲击破坏力远远大于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虽然中日贸易总额受到剧烈冲击,但是日本对华出口价格指数未受到太大冲击,中国仍是日本最大贸易伙伴国,中日进出口商品贸易并非全线下降,中国对日进口生产用品及中国对日出口低端非耐用消费品均表现出逆境中的增长态势。文中最后预测了两国贸易发展将止跌企稳,并提出了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9.
“后李光耀时代”新加坡政策发展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5年,建国之父李光耀病逝,新加坡正式进入了"后李光耀时代"。随着李光耀之子李显龙的再次组阁成功,人们开始思考面对新的政治、安全和经济形势,以及日益关注的民生问题,新加坡未来政策的走向将会如何?本文以新加坡政治历程中首次出现三位统筹部长的管辖范围以及被统筹部门的最新施政目录为观察视角,尝试解读其安全、经济和民生政策的走向。从国家安全政策来看,李显龙仍会延续之前的做法,通过外交手段来争取国际生存空间的同时,加强自身的国防力量和国内安保措施。李显龙政府更多的变化将会出现在经济政策上。本届政府将会大力进行改革以推动经济转型,加速向创值型和投资型经济发展。在民生问题上,新一届政府也将会花更多的精力发展"智慧国家"计划,加快医疗、交通、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