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网络问政"时代的全面到来,政务微博成为现代社会管理的重要工具。政务微博在当前网络政治话语生态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推动着公共协商机制的形成与完善,充分显示了自身的一般特点与个性特征。政务微博话语传播呈现出引发、扩散、回落循环往复的生成机制。树立全新政务理念,强化微博舆论引导,实现微博规范发展是增强政务微博话语权的可行策略。  相似文献   

2.
王绍龙  徐新民 《前沿》2013,(9):101-106
作为民族自治地区,内蒙古面临的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更为明显,政府在对新媒体的使用上与我国东部等发达城市还有一定差距。但民族地区的特殊性及政府面临舆情事件的多样性使内蒙古在应对网络舆情事件上又具有与其他地区不同的新特点。目前,微博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传播力量,其中尤以新浪微博用户最活跃、影响力最广泛。因此研究人员选择以新浪微博为数据库,以内蒙古政务微博为研究样本,试图研究少数民族地区政务微博的发展现状、政务微博在运行的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对内蒙古政务微博运作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李雅 《电子政务》2012,(4):34-40
政务微博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的一种新渠道正日益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阐述了政务微博的概念及发展现状,评述了网络环境下政府信息公开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微博平台在政府信息公开中的优势和不足,并对政务微博推动政府信息公开的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政务微博的迅猛发展使得其监管成为学界新的研究对象,官商合作的社会监管模式可使政府与网络运营商获得"双赢",政务微博在继续发展中应当尽快寻找合适的社会科学理论对此予以支撑并加以指导。通过引入经典的委托代理博弈模型阐释了政务微博成功实践的理论依据,并借助博弈模型中常见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防范,分析了政务微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风险,并为今后政务微博运营模式提出了具体的操作和制度保障方案。  相似文献   

5.
孙忠良 《电子政务》2013,(11):36-40
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舆论媒体,微博不仅极大地释放了民众的政治参与热情,而且对于中国政治生态产生了极大影响,其中政务微博已经日益成为微博舞台上一支不可忽视的特殊力量。分析了当前中国政务微博语言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提升中国政务微博语言艺术的对策与建议,以增强政务微博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相似文献   

6.
王秉 《电子政务》2015,(2):64-71
政务微博已经成为现代法治精神与政府行为方式有效结合的媒介载体,积极推动着地方法治文化与法治政府建设。选择"@微博银川"等政务微博为案例,分析研究政务微博的发展现状、主要做法和基本经验,对提高公务人员尤其是领导干部的信息素质和依法行政能力,推进地方法治文化和法治政府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电子政务》2015,(1):59
2014年12月25日,新华网发布《2014年全国政务新媒体发展研究报告》。报告指出,2014年全国各级政务新媒体活跃度继续提升,内容更加趋向于多元化,风格更加亲民,互动更加明显;包括政务微博、政务微信、政务APP在内的政务新媒体,已成为各级政府部门发布权威信息、加强政民互动、引导网络舆论、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报告对2014年全国政务微博、政务微信和政务APP的运营成长情况进行了统计:1政务微博。2014年,"微博国家队"在各大微博平台中均成为传播最为活跃的第一梯队成员,截至2014年11月底,中国政务微博  相似文献   

8.
政务微博通过"网络问政"的新形式,成为政府发布信息、了解民意、汇集民智和官民互动沟通的重要平台。政务微博的出现,有助于满足公众的知情权,掌握舆论的话语权,推动党执政方式的创新。政务微博在建设过程中,要树立正确的服务意识和沟通理念,建立有效的信息发布和监督机制,构建科学的舆情监测和分析体系,制定必要的危机处理和声誉恢复预案。  相似文献   

9.
《公民导刊》2012,(2):2
重庆市政务微博集群平台"重庆微政务"日前在新华网上线。它首批聚集了32家部门及区县政府的政务微博,具有微博群、微直播、微访谈等多种功能,成为"网络问政"的全新渠道。与普通政务微博不同,"重庆微政务"平台将重庆所有政务微博整合,在微博页面中进行集中展示。  相似文献   

10.
《电子政务》2012,(1):105
12月12日,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发布了《2011年新浪政务微博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对新浪微博提供的18132个党政机构和公务人员微博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得出党政机构微博和公务人员微博排行榜和政务微博人文地图,同时该报告对以具体事件为例综合分析政务微博的官民互动效果,在数据分析和案例解读基础上探究当下中国政务微博发展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中国政务微博的发展概况,经过2011年的爆发式增长,2012年是中国政务微博稳步发展的一年,虽增速有所放缓,但政务微博的功能不断扩展、应用不断深化,进入务实应用发展的新阶段;在2012年政务微博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中国政务微博的发展特点和趋势;指出了当前政务微博存在的问题,并对下一阶段政务微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成秋英 《新东方》2016,(4):48-52
政务微博是各级党政部门进行信息公开、引导网络舆论、与网民互动和为民服务等的良好平台,已然成为网络问政利器,也是"互联网+政务"的创新之举。相对而言,海南省政务微博发展较为落后,存在量少质不优、重传播轻服务功能、没有统筹机制缺乏集聚效应等困境,须通过增强领导干部改革创新意识、提升媒介素养、增强服务意识、主动拥抱互联网、打造政务微博群、实现资源共享、发挥集聚效应等举措来寻求出路。  相似文献   

13.
基于智能终端的网络社交媒体具有传播的广泛性和即时性、传播主体的个性化和多元化、传播形式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等特点。公安机关在基于智能终端的网络社交媒体传播中的表现形态丰富,呈现出以微博为载体的"平安"系列政务微博、以抖音为载体的系列政务视频、以企业微信为载体的系列政务微信、以微信公众号为载体的系列政务微信和民警个人微信,体现了发布内容的权威性与时效性、发布形式的多样化与生动性、发布场景的生活化与日常化、信息接受对象的明确性与广泛性等特点。基于智能终端的网络社交媒体运用对公安队伍建设与管理的启发主要体现为:提高科学站位,明确互联网思维在公安队伍建设中的定位;加大公安机关在网络社交媒体上的宣传力度,丰富公安工作宣传的类型与内容;加强涉警舆情的处置,提高防范风险意识;充分利用网络社交媒体,开展公安队伍内部建设等。  相似文献   

14.
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管理中,加强和创新互联网社会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内容,特别是政务微博出现后,互联网对现实社会的影响日益凸显。如何充分发挥政务微博在社会管理中独特的优势,必须得到重视和研究。然而,国内学术界对政务微博的发展却存在争议,政务微博的概念与特征、功能与作用、政务微博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对策等都成了争论的焦点。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政务微博的发展是大势所趋。当前,充分发挥好政务微博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方面的积极作用,亟需树立政务微博的服务与责任意识以及完善政务微博相关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5.
地方政务微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遭遇了"成长的烦恼",其发展问题主要表现在发展不均衡以及运营管理机制不够完善两个方面。以江西政务微博作为案例,分析了江西省政务微博的整体发展水平、管理能力及相关管理问题、关键议题解决与运营水平。提出了地方政务微博运营管理机制完善与创新的若干建议:面向新媒体,制定全面、可操作性的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加强组织建设,规范政务微博的管理制度;强化服务、沟通职能;加大自我营销力度。  相似文献   

16.
作为大众传媒的重要类型,微博正在发展成为主流的网络媒体,如何引导微博舆论,提高微博时代政府的执政能力已经成为政府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北京和上海作为中国主要的城市在政务微博的使用上有很多异同,本文拟从比较北京上海政务微博现状入手,探究当今政务微博的发展趋势以及对我国政务微博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朱静远 《今日广西》2012,(12):11-12
网络,尤其是社交网络的发展,使得更多的信息得以共享,一度神秘的外交也逐渐走进了普通民众的视野。当前,由于传播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很多政务机构都开设有微博,政务微博已然成为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平台。外交亦不例外。很多国家都已开始积极探索外交的新形式,“微博外交”逐渐成为国际政治的新潮流。  相似文献   

18.
如何借助微博扩大官方声音,防止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失真,制止谣言肆意传播,提高政府公信力,推动社会管理创新成为社会治理中的重要课题。文章针对贵州省政务微博以社会管理的关联性以及政务微博的实际互动情况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并提出政务微博与社会管理良性互动以促进舆论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政务微博在舆论引导中的重要性及其作用;分析了政务微博在舆论引导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政务微博引导网络舆情机制的基本框架,包括博文原创性机制、媒体合作机制、监督小组机制、账户签名实名机制、法律维护机制等。  相似文献   

20.
王健 《民主与法制》2013,(15):10-13
如果说网络问政是一辆高速奔驰的汽车,那么它就是前后驱动:思想引领和技术支撑。微博和微信两种新的网络技术的产生,让汽车载着整个社会不经意间已经驶入“微时代”。如果说2010年是微博元年的话,2011年则因为政务微博作为一支新生力量,成为网络问政的重要平台和渠道,被媒体称之为“政务微博元年”。2012年,政务微博大行其道;2013年微博仍然强劲,但已然面临微信的挑战。无论是晋中市公安局,还是肇庆市公安局。他们试水微信,并非要取代微博等其他网络问政平台。而是多一条联系外界的途径,进而改变沟通方式。技术进步倒逼观念更新。在网络问政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观念更新必将推进社会制度改革,这也是我们本期策划的题中之意。本期关键词:问政“微时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