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毒品问题自70年代末在中国沉渣初泛以来,到世纪末的今天,滥用毒品已成为我国又一严重的社会问题。据有关资料统计,在我国吸毒人员和规模正以惊人的幅度年年攀升,至1997年就已达55万人。当前如何控制毒品的蔓延并从根本上消除吸毒这种丑恶社会现象,已成为各级政府和全国人民共同关心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1997年,我国登记在册的吸毒者已达54万人,吸毒导致刑事犯罪率上升,且引发了卖淫、爱滋病感染、性病传播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为解决毒品犯罪问题,我国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贩毒、吸毒仍屡禁不止,且越演越烈。作者认为,要解决毒品犯罪问题,除了继续加大对毒品的制、贩、运等毒品供应的打击力度外,还须正确认识毒品供应与毒品需求之间的关系,加大对非法毒品消费的打击力度,即将非法毒品消费纳入刑法的调整范围。  相似文献   

3.
从1997年3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禁毒工作会议上获悉,1991年至1996年全国共破获毒品违法犯罪案件23万多起,查获毒品违法犯罪人员32万多名,缴获海洛因2.1万公斤,鸦片1.2万公斤;逮捕毒品犯罪分子6.5万人,依法判处刑罚的4.9万人。通过打击毒品犯罪,当前,我国毒品毒害蔓延的势头有所遏制。但是,毒品禁而不止,吸毒现象死灰复燃,且愈演愈烈,因吸、贩毒而诱发的刑事、治安案件逐年增加。吸毒人员参与的违法犯罪活动的情况十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毒品问题实证研究领域,郭建安、梅传强、陈小波、夏国美、韩丹等学者开展了吸毒人群调查和海洛因消费市场调研。我国毒品犯罪的实证研究热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全国及各地区的毒品犯罪实证研究,青少年和女性毒品犯罪实证研究。我国毒品问题实证研究虽然已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是相当多的著述没有能够跳出“现象——原因——对策”三段论叙事模式,缺乏科学实证的研究方法。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应根据国内外毒情的变化,进一步加强毒品问题的专题实证研究,并深化毒品问题的刑事政策和社会政策的研窍。  相似文献   

5.
毒品犯罪,是世界面对的日益泛滥的严重问题,吸毒严重推残人体健康,极大危害民族素质,无情地吞噬巨额社会财富,侵蚀一些国家的经济,并引起暴力、凶杀、卖淫等社会丑恶现象,毒品问题直接危害国家社会的和平与稳定,对人类社会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据联合国统计1980年—1989年因吸毒死亡达10万人。毒品犯罪已成为世界头等公害之一。因此,1987年6月15日至26日,联合国在奥地利维  相似文献   

6.
陕西是全国毒品违法犯罪的重灾区 ,在研究陕西毒品违法犯罪发展轨迹的基础上 ,通过对陕西省毒源与涉毒地区、毒品、吸毒人员、贩毒人员、地方禁毒执法等五个方面的研究 ,分析了陕西省毒品违法犯罪”市场”的现状。  相似文献   

7.
当前,在世界范围内吸毒、贩毒等毒品违法犯罪问题,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社会安定、经济发展的全球性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刑警组织1990年统计,全世界非法生产阿片高达5000吨,制造和销售海洛因1000吨,全球毒品每年销售总额8000—10000亿美元,占全球贸易总额的10%以上。毒品滥用已  相似文献   

8.
目前,德宏州吸毒群体及艾滋病病毒感染率居高不下,毒品危害日趋严重,是全省乃至全国吸毒危害最为严重的地区。应从完善法律、合理配置资源,加强职能部门的协调和提高教育培训等方面入手,逐步解决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吸毒人员人格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毒品对人类的危害日益严重,深入研究吸毒人员的人格特征,对于有针对性地戒除吸毒人员的毒瘾、减少吸毒人数,从而从根本上减少毒品犯罪、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吸毒人员尝试毒品的相关因素主要有心理原因和社会原因两方面;吸毒人员的人格特征包括认识、情绪情感、意志、个性倾向性、气质等几个方面的特征;吸毒人员人格矫治对策包括药物治疗、封闭治疗和心理治疗。  相似文献   

10.
吸毒人员对毒品的依赖包括生理依赖和心理依赖。实践证明,生理上的毒瘾戒除并不是很难,而心理上对毒品的渴求即“心瘾”却非常难戒断,会把人反复拖人复吸的恶性循环。因此,吸毒人员的心理矫治是戒毒康复工作的一个重点。本文主要针对心理矫治在戒毒康复工作中的意义和作用、目前我国戒毒康复工作中的心理矫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心理矫治在戒毒康复工作中的作用和建议等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吸毒人数增长较快,吸毒产生的危害性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青少年吸毒成瘾与社会环境、人格养成和家庭背景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其中家庭因素是可能导致青少年吸毒成瘾的主要因素,也是可能导致青少年产生其他问题行为的因素。因此,在家庭中开展预防药物滥用的工作将会对青少年其他的风险行为产生有益的影响。本文通过探讨易产生青少年吸毒问题的家庭行为特点及其影响因素,试图对家庭有针对性地开展毒品的预防和教育工作提供一点积极的建议和参考,这将对我国毒品预防教育的全面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当前中国青少年吸毒问题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青少年吸毒已成为一个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其特点主要表现为文化水平低、人数急剧增加、结伙吸食等。青少年吸毒的原因,除社会原因外,还有吸毒青少年自身的原因。吸毒给青少年身心及其家庭、社会均带来极大的危害,中国全社会必须预防和减少青少年吸毒。解决的办法是加强宣传教育,杜绝毒品来源,做好戒毒工作。  相似文献   

13.
滥用毒品,通常称为吸毒,是指非医疗、科研目的的吸食、注射受管制的麻醉药品、情神药品的行为。滥用毒品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社会问题,而且给吸毒者本人,家庭乃至整个社会带来了严重危害。  相似文献   

14.
吸毒问题是困扰当今世界各国社会治理的突出问题。近年来,我国吸毒人员数量大约以10%的速度增长,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许多问题,因毒致贫、因毒致乱等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与国家的重视。调研发现,治理毒品问题必须打防并举、标本兼治。其核心是萎缩毒品消费市场和减少毒品消费群体,其关键是源头治理,重点是解决需求侧的问题。我国应充分运用大数据,着重从创新毒品宣传教育、社会治理方式、打击毒品犯罪等方面对毒品进行深度治理。  相似文献   

15.
保山公安传承和发扬“忠诚、担当、爱民、善战、争先”的保山禁毒精神,深化禁毒人民战争,狠抓毒品“堵源截流”工作,创新应用大数据禁毒模式,缴获了大量毒品,有力遏制“金三角”毒品渗透危害,禁毒工作取得新成效。缴毒数居全国、全省前列,吸毒人员复吸率降幅28.07%,新发现吸毒人员数下降47.51%,连续6年呈现下降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16.
中国青少年吸毒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80年代以来,毒品在我国一些地方日趋泛滥,严重危害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引起了党和国家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密切关注。本文就青少年吸毒的特点、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解决青少年毒品问题的对策进行了探讨。意在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深入研究我国当前青少年毒品问题的特点和规律,以便更好地预防和解决青少年吸毒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目前国内关于吸毒问题研究的现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近十年来 ( 1 994 - 2 0 0 2 )的文献检索 ,我国目前关于吸毒问题的研究 ,大致有“吸毒人群现状、毒品泛滥原因、毒品的危害性、吸毒的心理社会干预”等 ,能够结合我国禁毒工作的实际需要开展研究 ,起到了积极的提供决策参考和禁毒宣传作用 ;同时也存在重现状原因分析 ,轻心理社会干预研究 ,实证性、理论性研究少 ,研究方法陈旧落后等不足 ,建议毒品问题研究需改进。  相似文献   

18.
毒品违法犯罪最终都是围绕着毒品消费(吸毒)而展开的,吸毒既是毒品违法犯罪的一种,又是包括毒品违法犯罪在内的其他违法犯罪发展蔓延的重要推手。当前我国的吸毒人员以无业的男性青少年为主,吸食毒品类型以传统毒品为主,但吸食新型毒品现象发展蔓延迅速;诱发吸毒原因十分复杂,有习惯因素,也有误信其助兴、减肥、提神、治病等功效的因素;预防和控制吸毒是当前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的一项重要工作,需要加大宣传和打击管控力度及强化社区帮教、加大禁毒科技投入等多策并举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9.
艾滋病的流行与毒品的蔓延,特别是与共用注射器吸毒具有直接相关关系。调研组对云南省德宏州和临沧市边境地区进行了调研,艾滋病流行与毒品蔓延问题令人担忧。1.云南边疆地区艾滋病流行趋势与毒品犯罪的总趋势密切相关;2.零星贩毒是导致吸毒泛滥和艾滋病流行的最直接因素;3.吸毒仍是云南边疆地区传播艾滋病的主渠道。  相似文献   

20.
公职人员吸毒问题已严重污染社会风气,损害党政形象,由于其自身具有政治、道德的影响力,即使是个别现象也成为阻碍当今社会进步和发展的毒瘤。因此,有必要对其吸毒现象进行描述、对其行吸毒为进行社会学视角分析。进而从毒品预防教育、完善监管机制、整顿纪律作风等方面采取及时而有效地治理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