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这是一位步履蹒跚的老人,但她在实现“但愿人皆健,何妨我独贫”的人生理想的道路上却迈着坚定的脚步。她以渊博的知识、理性的思考驱散着人们的偏见和恐惧,她以母亲的慈爱、无私的热情温暖着弱者的无助冰冷。她尽自己最大的力量推动着人类防治艾滋病这项繁重的工程,她把生命中所有的能量化为一缕缕的阳光,希望能照进艾滋病患者的心间,照亮他们的未来。”  相似文献   

2.
喻尘 《创造》2008,(12):64-64
她择善固执,被称为中国“民间防艾第一人”。她只是一位医生,却要疗治社会的重病。她大爱至诚,决不妥协。她以老迈之躯,立于谎言与欺骗的洪流。揭开中国艾滋病肆虐的内幕,令遮蔽和欺瞒者发抖。对诚实有信仰,对真相存执着,她以一人孤微之力,改变了整个中国公共卫生政策的走向。她对历史说出真相,也为时代留下精神。  相似文献   

3.
她是中国首位国家卫生组织设立的“健康与人权”奖的获得者,她是最早揭开河南“艾滋病村”之谜并勇敢地说出真话的“中国民间防艾第一人”。 十三年来她一直为中国艾滋病人奔走呼吁,被联合国前秘书长安南称誉为“独自在中国农村从事艾滋病预防宣传的女性活动家”。晚年她却远赴重洋,住进了纽约附近的一家临时寓所里。  相似文献   

4.
那天去吃饭,一桌男男女女聊天,后来有人说到《感动中国》,于是有人说,这样吧,我们一人说件感动的事吧,谁能让大家感动哭了,其他的人就要喝酒。这个提议不错。第一位是一个30多岁的女人,她说起自己的婆婆。她离婚了,可婆婆依然忘不掉她,总是记得她的生日,还知道她爱吃豆沙包,做了豆沙包就会给她送来,不管天多冷多热。有一次当婆婆穿过人群叫着她的名字递给她一包腊肉时,她说自己的眼泪当时就下来了。那天,她叫了婆婆一声妈。离婚了,婆婆还是她的妈。在场的六个人全流泪了,这样的婆媳情,的确让人感动。第二个是男人,他说到的是自己的父母,说得…  相似文献   

5.
这是一位饱经沧桑的母亲。为了将绿色生命的理念播撒世间,她不惜辞去收入丰厚的工作,捐献出儿子的死亡赔偿金,卖掉自己的诊所和一处住房,倾尽全部的积蓄,用10年时间在内蒙古库伦旗整治1万亩沙地,种植110万棵树,以实际行动感动着中国。2007年她被评为“第三届全国百位优秀母亲”,2009年她获得了“第二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她就是虹口区四川路街道居民易解放。  相似文献   

6.
当效良材承大厦———湖南省副省长潘贵玉访谈录肖祁山她是湖南省第一位女性副省长,分管着“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天下第一难事”———计划生育等项工作。最近,在她那窗明几净的办公室里,我们请她谈了自己从政15年来的情况和体会。时代棋盘上的一颗“卒子...  相似文献   

7.
《当代广西》2005,(3):11-12
中央电视台第三届“感动中国”人物评选2月17日揭晓。刘翔、任长霞、牛玉儒、桂希恩、孙必干、袁隆平、田世国、徐本禹、明正彬、梁万俊成为2004年十大感动中国人物,中国女排获得“感动中国”集体奖。央视主创人员介绍说,2004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仍旧是以“感动中国”为评选标准,“无论他们的身份、背景、经历多么不同,但在过去的一年里,他们的所作所为却感动了公众,感动了中国”。他们或者用自己的力量,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诠释着个人对国家、社会应该担当起的责任;或者用自己的故事,解读人与人之间应有的情感,带给人们感人至深的心灵冲击。  相似文献   

8.
用爱心回报社会———记河北省政协副主席、民建河北省委副主委赵燕本刊特约记者李纯勇知识的丰富和个性的成熟,会赋予女人特有的气质和风度。———〔英〕狄更斯了解她的人说她善良,认识她的人说她慈祥,理解她的人说她很谦虚。她是一位好妻子,也是一位好母亲,更是一...  相似文献   

9.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是中央电视台自2002年开始全力打造的一个,以具有震撼性人格力量的优秀人物为主要内容的精神品牌。它以“感动”为标准梳理过去一年中的重大事件,被称为“中国人的一部年度精神史诗”,连续四届都获得了较大成功,感动国人。这样一个活动,为什么能有这样的力量让众多的中国人内心震撼,泪水涟涟? 为探访“感动”的源泉,本刊专访了2005 年度“感动中国”总导演康锐和连续四届担任“感动中国”节日制片人的朱波,他们的讲述给了我们再一次的内心湿润。  相似文献   

10.
2007年春节以来,有两件事情一直深深地感动着我。 一件事情是中央电视台春节期间播出的2006感动中国人物颁奖晚会中介绍的青岛市那个名叫“微尘”的故事。记得颁奖词的大意是:四百多万元捐款,是青岛市民以“微尘”的名字捐献的。“微尘”不是一个人的名字,而是一个城市的良心!很多读者或许已经看过,这里我就不再多述了。  相似文献   

11.
九妹     
九妹贾辉九妹没当过警察,但有许多警察朋友。我也是其中一个。九妹说她的“警缘”多亏了我,听着这话,我心里挺感动。我知道,一个人能影响另一个人的好恶,这是不容易的。认识九妹是7年前夏季一次文学笔会上。那时她还是一个单纯、活泼的小女孩。小巧的身材,瓷娃娃般...  相似文献   

12.
熊春艳 《当代广西》2009,(20):38-39
9月26日采访的时候,记者恰好坐在韩素云的旁边。她转过头,微笑着招呼记者:“你好”,毫无名人架子。素色的衬衣,黑色长裤,烫过的头发绑在后面,她看上去是那么的普通,宛若邻家大嫂。谁又能想到,眼前这位朴素如云的中年妇女是全国人民以饱满的政治热情评选出的“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的韩素云。  相似文献   

13.
孟兰英 《今日浙江》2008,(13):54-55
她是一位奥运会冠军,有着“女蛙王”的称号;她是第一个接过北京奥运会火炬的中国人,这和她在雅典奥运会上取得的金牌密不可分;由此她成为了中国泳坛的领军人物。在临近北京奥运会之际,23岁的她选择了退役。她说,自己还会以另外一种方式参与北京奥运会。  相似文献   

14.
鸽子,在蓝天上飞翔———记“养鸽大王”汪上桃朱金桂她太普通了,普通得像她家乡漫山遍岭开满的山茶花,一年到头从不向人炫耀和索取什么;相反,春夏秋冬,她总是无私地向人们奉献着风味独特、流彩飘香的王鸽,奉献着她的一片赤诚。然而,她却又实实在在是一个很不平常...  相似文献   

15.
走近杨凌娜     
江宁 《江南警界》2003,(1):12-16
我知道她很早,见到她却很迟。早就听说宁波海曙有位了不起的女刑警,名叫杨凌娜,此女英勇善战、艺高胆大,在刑侦战线上功勋卓著。再后来,她上了《江南警界》杂志2001年3月号的封面,成为“封面故事”——《刚能斩金削玉,柔能拂钟无声》的主人公,而我恰好是该文的发稿编辑。文章中,作者以细腻的笔墨,描述了杨凌娜经历的一个又一个惊心动魄的案子。我一次又一次地被刑警杨凌娜临危不惧、处惊不变的壮举感动着。  相似文献   

16.
德兰修女曾说:“我们都不是伟大的人,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来做生活中每一件最平凡的事情。”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她给予那些生命受到威胁的人以爱和关怀,她甚至会拥抱一个即将离去的传染病患者。德兰修女与英国王妃戴安娜同一天被上帝召唤而去,我为戴安娜的命运痛惜,却为德兰修女的生命感动。知道戴安娜是因为她的特殊身份,而崇敬德兰修女,是因为她的无私和仁爱。今天,当我们还不能从医学上完全阻挡“非典”时,“非典”突兀地闯进了我们的生活。于是我们知道了钟南山,这位德兰修女式的人物。作为一位从事医学研究和实践的院士,他主…  相似文献   

17.
在9月10日教师节来临之际,以首次集中展示中国基础教育当代教育家风采为内容的《中国当代教育家丛书》面世了。天津南开中学校长康岫岩是中国首批11位“当代教育家”之一。近日拜读了康岫岩撰写的《生命因教育而精彩》一书,给我们带来的是久久萦绕于心的感动。她用生命理解教育之深刻,她追求并实践“整体高素养教育”之执着,她的人格魅力,她的教育人生和教育思想,还有对南开,对教师,对学生那深深的挚爱令读者感到灵魂再次得到洗礼。  相似文献   

18.
一个本来人生就已多舛的普通的共产党员,将一位年迈多病的孤寡老人接到家里奉为“老母”。1992年,她又到敬老院赡养照护34位五保老人。18年来,她用双肩担起一个“孝”字。5000多个日日夜夜,她视老人如“亲爹娘”,以儿女般的真情关心呵护着老人,始终如一。 长相平平常常,衣着平平常常,初见这位女青年,就能从她身上看出农家妇女那般厚道劲儿,朴实劲儿。走在街上,人们是很难把她与周围的人区分开来。而一提她的名字——范素云,在张集、在虞城乃至在商丘知道她的人都会说一句:“她是个好人!” 18年来,范索云这位离…  相似文献   

19.
笑意 《民主与法制》2011,(24):72-72
苏格拉底临死之前,对自己的弟子说:“带着肉体去探索任何事物,灵魂显然是要上当。”很多年过去了,在中国,一个女人听到朋友的告诫:“人不能胖,一胖俗气上升,越瘦的人离她灵魂的样子越近。”听了这话,骨瘦如柴的女人心生感动,“平生第一次有人肯定我一身排骨的价值,在她赤裸裸的盯视下,我的灵魂因为没有脂肪的掩饰忽然就哆嗦了起来。”  相似文献   

20.
《时事资料手册》2004,(1):71-76
从1981年美国诊断出全球首例艾滋病起,短短20多年,全球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已达6000多万人,其中2000多万人的生命被夺走中国内地1985年发现第一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到目前,估计艾滋病病毒感染总数累计为100万人,并且艾滋病病例报告数呈明显上升趋势。我们该如何面对这一“世纪瘟疫”?2003年12月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胸佩象征着关爱艾滋病患者的红丝带来到北京地坛医院,与3名因输血感染的患者一一握手,这感人的一幕体现了中国政府防治艾滋病的决心和信心。“相互关爱,共享生命”,这正是2003年艾滋病日的主题。为此我们编辑了一组专题资料,帮助读者了解我国艾滋病的流行形势以及有关防治艾滋病的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