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君臣之间     
贞观十九年,李世民御驾亲征高句丽,诏命房玄龄留守长安,把朝政大权全部委托给他,让他"得以便宜从事,不复奏请"。有一天,房玄龄正在留守衙门办公,有人突然闯进来,口口声声说要告密。房玄龄问他告谁的密,那人说:"告你的密!"房玄龄一听,连想都没想,立刻命人准备车  相似文献   

2.
清代学者戴远山撰过一副对联:“诗堪入画方称妙,官到能贫乃是清”。对联的下联有意无意地给清官定了个“能贫”的标准,“能贫”就是安于贫穷,能够过艰苦朴素的生活,这是很有见地的。中国历史上向来不乏清官,他们都是“能贫”的典范。唐朝宰相房玄龄世代居官,据《隋书》记载,房玄龄的父亲房彦谦“所得俸禄,皆以周恤亲友,家无余财,车服器用,务存素俭”。他还对房玄龄说:“人人皆因禄富,我独以官贫。所遗予孙,在于清白耳。”后来房玄龄素俭清白,清正廉明,政绩卓著,成为一代名相。明朝的于谦当兵部侍郎时,巡视河南回京之日,…  相似文献   

3.
“小岗事件”中,县委书记陈庭元的一些传奇言行是很让人津津乐道的。陈庭元初到小岗村,已是村民们按上指印后的第4个月。村里还偷偷摸摸想瞒过这位新上任的县委书记。可陈庭元是行家,庄稼地里走了几步,什么都明白了:“别瞒我,你们做什么我有数。”临走,丢下一句话:“干到秋季再说,有啥事我顶着!”有人告到县里,说小岗正搞资本主义,他听后说了句:“让它搞吧,凤阳3616个生产队,就算小岗复辟了资本主义,不就是1/3616吗?”轻描淡写一句话,居然把这事给“兜”起来了!他把过去算来算去怎么也算不清的千万笔账,简化成三笔:“…  相似文献   

4.
清白传家清代民族英雄林则徐家中挂有一副清白传家、财不留子的名联:"子孙若如我,留钱作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作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书诫训子唐朝宰相房玄龄世代居官,其父房彦谦"所得俸禄,皆以周恤亲友,家无余财"。他对房玄龄说:"人人皆因禄富,我独以官贫。所遗子孙,在于清白耳。"房玄龄继续承其父素  相似文献   

5.
凡物都重视个形象,是货都讲究个包装:包装箱包装袋包装盒包装罐……烫金、饰银、仿古、学外……包装商品包装垃圾包装演艺新秀……但包装“总结”,还是头一回听说。 一位刚“包” 完本单位总结的朋友悄然告我:会干的不如会说的。把这个“怎么说”——“平平”说成“突出”、“一般”说成“有特色”、“老一套”说成“有创造”、甚至把“丢人现眼”说成“不可避免”等等,统统用冠冕堂皇的白纸黑字表现出来,就是包装。就  相似文献   

6.
农民进城已经成为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措施,也是我国城市化发展的根本要求。流动人口的子女在城市不能享受同等的教育机会,所以他们中的大部分不得不把孩子留在老家,从而成为“留守儿童”。以农村留守儿童的形成与当前农村留守儿童违法现状为出发点,从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几个方面对农村留守儿童违法原因进行探析,以达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7.
苏维民 《各界》2010,(8):26-28
杨尚昆的回忆 杨尚昆说,所谓“秘密录音”,这个问题本来很简单,事情过去了,可以不提了。但是在“文化大革命”中把它搞得神秘化了,说是“秘密窃听”,如此骇人听闻,其实只需几句话就可以讲清楚。他说:  相似文献   

8.
1976年下半年,当时毛泽东已逝世,“四人帮”面临倒台之际,社会上亦到处可见“批邓”的标语口号。这时邓小平来到了广州市,由许世友亲自派了几十名彪悍的便农负责保护。邓小平来到一个肉菜市场,他把帽沿压得低低的,把眉毛也给遮住了,所以没有人认出他。他来到一处国营的蔬菜摊前,只见摊档上的菜全是青黄色的,他便问这蔬菜部的职工说:“怎么卖这些黄叶菜?”这职工没想到是邓小平,便咬牙切齿地说“还说黄叶菜?这样下去,树叶也无得食!”邓小平一听,一言不发就走了。他在一个肉铺前站住,往柜台上一看,案板上只有几斤老母猪肉,…  相似文献   

9.
马成志 《民主》2008,(10):18-19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越来越多的农村父母涌进城市打工.而把孩子留在家里。这些外出务工人员的子女.部分随父母进了城,大部分留在农村,形成了农村少年儿童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人们称之为“留守儿童”。根据最新资料统计,口前我国有“留守儿童”2300多万.其中14周岁以下的占86.5%。  相似文献   

10.
有一位领导同志语重心长地指出,领导干部只有树立正确“名利观”,以淡泊之心对待名利,才能过好“名利关”。这句话令人们警醒。 1955年全军授衔时,许光达给毛主席和中央军委写了报告,请求由大将降为上将。毛主席赞扬说:“这是一面镜子,共产党人自身的明镜。”钱学森对有人写信称他是中国的“导弹之父”、“航天之父”深感不安,他回信说,“这么称呼是不科学的,导弹航天是成千上万人的事业,他个人仅是沧海一粟”。晚年,钱学森又把两笔科研奖金全部捐给国家。钱老说:“我姓钱,但不爱钱。”  相似文献   

11.
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6月,河南巡捕田文镜从一位消息灵通人士那里得知,浙江道御史谢济世“奏明圣上,指明公(田文镇)贪虐不法”。田明白谢这是扶私陷害,因为本来河南巡抚之职是由谢的内弟孙昭出任,后国有人指出孙无能,才改派田文镜。谢对此怀恨在心,加上田文镜蹿升很快,谢心中不平,便不惜“告御状”,试图借皇上之手把他扳倒。田文镜是个清官,他公正廉明,政绩突出,绝无“贪虐不法”之事,为了讨回公道,他立即奏请圣上派大学士九卿来河南了解民情,以示圣上关怀黎民德政。12月圣旨下“……田文镜于雍正元年告祭华山,复命时…  相似文献   

12.
“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农民工在增加收入的同时,也付出了可怕的代价,不得不接受“骨肉分离”的煎熬,于是在广大农村也就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留守儿童”。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3.
对“村官”不信任、不满意的一首民谣在农村流传:“镇上是他的爹,区上是他的爷,告到联合国,还得找他爷。十年帐目不公开,还说他廉洁,谁要敢炸刺,蹲你六个月。”所以,像集乐村这样想罢免“村官”的农民大有人在,但像集乐村这样成功行使罢免村的村子却非常罕见。集乐村的成功,值得思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恺蒂 《党政论坛》2014,(16):56-57
英国全名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大不列颠”(Great Britain)指的是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英格兰人对联合王国的其他人常有不敬之辞,说过最多挖苦苏格兰的名言的要数约翰逊博士,约翰逊曾说:“苏格兰人能见到的最好的前景,就是那条能把他带到英格兰的大路。”  相似文献   

15.
曹治雄 《党政论坛》2014,(12):49-49
胡耀邦读书有个习惯——好求甚解。 1954年,团中央召开一个小型农村青年工作座谈会,请了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部长邓子恢讲话。邓子恢在讲话中说到治理黄河、淮河等水利建设问题,说这是农村青年施展身手、实现抱负的大舞台,他对此寄予厚望:“一定要在我们这一代手中,把黄、淮治理好。”他还引用了一句古语说:“俟河之清,人寿几何?”  相似文献   

16.
林宇宏 《党政论坛》2009,(13):52-53
最近国内网络中继“俯卧撑”之后,又出现了一个热门名词,叫“裸体做官”(简称“裸官”)。网民把这种孤身一人留守官位,而配偶子女移民国外的官员叫“裸官”。“裸官”之所以成为热议话题,是由于近些年频频发生的“裸官”外逃现象。本文想就此现象谈淡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7.
郭宝昌,在影视圈里被大家尊称为“宝爷”,不仅在他倾尽毕生心血为我们奉上《大宅门》这部盛筵,更在于他宅心“义”厚的待人处事之道。对于众多明星大腕不计报酬,主动支持《大宅门》这件事,郭宝昌说:“我这人什么本事都没有,就是混了一好人缘,大家伙还觉得我这个朋友值得交,帮他一把吧,就全来了。”  相似文献   

18.
管仲举代     
管仲卧病,齐桓公前去探望,忧心忡忡地说:“先生病成这样了,这可怎么办呢!先生一旦不测,我该把国事托付给谁呢?”管仲问:“您打算托付给谁?”桓公答道:“只能是鲍叔牙。”管仲说:“这恐怕不行。鲍叔牙为人清雅,品格高尚,的确是一位贤良方正之士。但他有个不足,对于不如他和他所看不起的人,不怎么亲近;一旦听到别人的过错,长时间会记在心上,不大能容人之短。让他这样的人身居相位,处理起问题来,免不了上下都会得罪人。这样一来,他就干不长久了。”桓公问:“那么谁合适呢?”管仲说:“如果非要让我推荐的话,我看隰朋可…  相似文献   

19.
“留守儿童”是指农村流动人口(其中80/左右是农民工)在户籍地以外谋生时,把其未成年的子女留置在户籍地而产生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具体指与父母双方或一方分离并“留守”在农村的少年儿童。这一群体  相似文献   

20.
李俭 《瞭望》2003,(49)
说起公民杨立荣,有人称他为“告状大王”,有人把他叫做“杨大胆”,还有人笑他是“瞎折腾”、“太荒唐”,甚至有人竟说他“无事生非”、“神经不正常”。褒贬不一,众说纷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