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这里只谈一下被长期误传的关于释放刘志丹的问题。长征到达陕北后,纠正陕北肃反错误、释放刘志丹等人,是张闻天直接领导和亲自处理的。他在1943年的《反省笔记》中写道:我们到陕北后,我即看出……肃反是过左的,所以很快就释放了当时被诬陷的许多同志。但是长期以来,这种决策却被说成是毛泽东做的。各种史书和回忆录都说是毛泽东听了汇  相似文献   

2.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进驻陕北,1936年1月,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刘志丹等将领决定组织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渡河东征,刘志丹被任命为红军东征北路军总指挥兼二十八军军长,率四县集中起来的千人规模的二十八军东征。临行前,刘志丹给夫人同桂荣写信道:  相似文献   

3.
祁玉江 《各界》2014,(12):30-31
父亲是1934年参加革命的老红军。先加入谢子长领导的陕北红三团,后改编为刘志丹、宋任穷领导的红28军。1936年春随军东征。后回师陕北,转为地方游击队。1947年3月,国民党胡宗南部进犯延安,父亲所在的陕北游击队又改编为教二旅,在旅长罗荣发的直接指挥下,奉命南下到延安东南的官庄、临镇、麻洞川一带阻击敌人,掩护党中央、毛主席安全撤离延安。  相似文献   

4.
陕北出了个刘志丹 1927年,轰动西北的清涧暴动和渭华起义因左倾盲动主义的影响而失败,却让刘志丹这样的优秀人物脱颖而出. 刘志丹在渭华起义失败后认为:"南梁是个闹革命的好地方,有山、有梢林,又是两省边界,只要在这里建立起了根据地,再步步向外扩展,就能把红旗插遍西北."刘志丹确立南梁为根据地,成为西北红色武装割据的开始、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发轫.  相似文献   

5.
薛鑫良 《民主》2008,(12):5-8
中南海连着宝塔山,万水千山隔不断;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老百姓喜吃“定心丸”。在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之际,笔者想起了当年延安儿女歌颂农村改革的陕北信天游。“一穷二白”不是社会主义延安地区(今延安市)志丹县原名保安县,是陕甘革命根据地主要创建者之一刘志丹的故乡。1936年6月为纪念“群众领袖民族英雄”(毛泽东题词)刘志丹烈士.中共中央决定将其改名为志丹县。  相似文献   

6.
祁玉江 《党政论坛》2011,(16):30-30
志丹县原名保安县,1936年6月因纪念英年早逝的刘志丹将军而更名为志丹县。1935年10月,党中央、毛主席及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保安县吴起镇后,几经周转,于1936年7月由子长县瓦窑堡迁到了志丹县。从此,这里便成了继江西瑞金之后的第二个“赤色之都”。  相似文献   

7.
志丹县原名保安县,1936年6月因纪念英年早逝的刘志丹将军而更名为志丹县。1935年10月,党中央、毛主席及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保安县吴起镇后,几经周转,于1936年7月由子长县瓦窑堡迁到了志丹县。  相似文献   

8.
一九二七年我党发动的清涧起义、渭华起义和旬邑起义失败之后,陕西省委派刘志丹和谢子长到陕北开展武装斗争。一九三五年初先后建立了红二十六军、红二十七军和陕甘边(包括关中)、陕北(包括神府)两块革命根据地。陕北和陕甘宁边两块根据地幅员达到了北起长城,南至淳耀,西接环江,东临黄河的广大地区;在二十多个县内建立了工农民主政权;游击区域扩大到陕北、陇东一带的三十余县。在当时,这是中国北方唯一的苏  相似文献   

9.
正刘志丹是西北红军和西北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人之一。1936年4月,33岁的刘志丹牺牲于东征前线。1996年他被中央军委确定为36位军事家之一,2009年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1999年5月4日,被毛主席等人称为"刘嫂子"的刘志丹夫人同桂荣逝世。2014年11月3日,刘志丹夫妇唯一的女儿刘力贞离世。2015年,同桂荣亲属和开国将军范明的嫡孙郝淼等人成立了丹勋教育基金会。  相似文献   

10.
1929年初冬的陕北,西风已吹得瑟瑟作响,连片的枯草吹倒在干涸的黄土梁。11月17日,刘力贞出生在陕西保安,在这里,她的父亲刘志丹遭受艰辛磨难,经过无数斗争,最终为中央红军保存下硕果仅仔的一块根据地,成为红军三大主力长征的落脚点,党中央和毛泽东直接领导陕甘宁边区以后,这里又成为夺取全国胜利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11.
李乔 《各界》2011,(2):82-84
去年,中央电视台播放了电视剧《洪湖赤卫队》,片中涉及当年湘鄂西苏区“左”倾“肃反”的历史,引起了观众的注意。湘鄂西“肃反”的核心人物是夏曦,他所制造的“大肃反”给湘鄂西苏区和红军带来了极其惨痛的灾难性后果,可谓时人闻之色变,后人念之断肠。在中共党史上,夏曦是个著名人物,但这个“著名”主要是恶名昭著,原因就是他曾干过“大肃反”这件大坏事。  相似文献   

12.
今年10月15日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诞辰100周年,本刊特邀刘永昌同志采访了刘志丹将军的四弟,回忆习仲勋对刘志丹家人关心与帮助的故事,以此来纪念刘志丹生前战友,陕甘苏区创始人之一,西北解放建设的重要领导人习仲勋同志。  相似文献   

13.
陕西省志丹县位于延安市西北部,1936年10月为纪念民族英雄刘志丹而更名,这里被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誉为中国革命的“红都”。 志丹县境内峁梁密布,沟壑纵横,山大坡陡,河谷深切,干旱、霜冻、冰雹、大风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1979年该县被确定为陕北老区经济不发达县,198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贫困县。 就是在这样一片恶劣的环境,贫瘠的土地上,志丹县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近年来,该县各项经济指标连年翻番,到2002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已达到8.02亿元,  相似文献   

14.
《各界》2013,(5):F0002-F0002
刘志丹原名刘景挂,陕西保安县(今志丹县)人,刘志丹从青年时期起就投身革命。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秋天,奉党的命令,入黄埔军官学校。  相似文献   

15.
丁爱迪 《各界》2013,(9):12-19
1969年1月,我离开北京到陕北延川插队。当时热血沸腾,大有壮士一去不复返的劲头。从那时起到l978年2月离开陕北去上海读大学,按阳历算九年多一点,按阴历说就是十年了。四十多年过去了,在陕北十年,有很多事情是永远不会被岁月抹去的。  相似文献   

16.
戴茂林  赵晓光 《各界》2011,(7):76-78
高岗、中共党史上一位带有悲剧色彩的传奇人物。他是陕北红军和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之一,曾任中共中央东北局书记;新中国建立后他是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死后,他是“高岗、饶漱石反党联盟”的主角,被开除党籍。  相似文献   

17.
姜永明 《各界》2014,(10):6-10
兄长闹红我看家 1913年5月15日(古历4月10日),一个男孩呱呱坠地,出生于陕西保安县金鼎乡楼子沟村的一户耕读之家。爷爷给他起名刘景儒,字子珍,乳名庆生。他的大哥就是西北红军和西北根据地的缔造者,被毛泽东誉为“群众领袖,民族英雄”的刘志丹,年长他10岁。  相似文献   

18.
王建领 《各界》2013,(2):94-95
美国人斯诺在其名作《西行漫记》中感叹道:“走向陕北,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中华民族文化。”或许不用走进陕北,单是细细聆听陕北民歌,就不难发现,陕北民歌固守着精神高地和民族之韵,陕北民歌不仅唱红了天,唱恸了地,更唱出了一个欢天喜地。  相似文献   

19.
1936年12月12日爆发的西安事变,是我国由内战到全国对日抗战的转折点,具有非常重大的历史意义。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疯狂侵略中国,引起我国内外阶级关系的重大变化。中国共产党曾先后尽力支持马占山将军,蔡廷锴将军、冯玉祥将军、傅作义将军所领导的局部抗战;长期领导东北抗日游击战争;还派出江西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指挥中央红军为进入抗日前线的东征。在上述的英勇斗争中,吉鸿昌、杨靖宇、方志敏、刘志丹等杰出的民族英雄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中国共产党还适时地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得到人民的热烈拥护。群众抗日救亡运动不断高涨。1935年10月,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准备开赴抗日最前线。不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20,(12)
陕北红色革命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红色文化蕴含着巨大的精神力量。从陕北红色文化的发展历程来看,陕北红色文化围绕着两条发展主线展开,一条是中央到陕北前陕北本土红色革命的起源和发展,一条是中央到陕北后陕北在中央统一领导下开展革命。两条主线代表了发展的两个阶段,1924年至1935年为陕北红色革命的前期,1935年之后为革命的后期。只有搞清楚陕北红色革命发展的两个阶段,以"两条线"的方式来研究陕北红色文化,才能深刻理解陕北红色革命的"根"与"魂",才能准确而清晰地把握陕北红色文化的发展阶段与历史脉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