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崔军 《学习导报》2011,(16):53-54
1934年10月,担任红军总部直属队指导员的康克清,随着红军队伍踏上了漫漫征途。与其他女同志不同的是,康克清并没有被编在休养连,而是呆在朱德身边,负责朱德的保卫任务,甚至还一起指挥作战。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本看似普通的党证,党证的主人是红军总司令——朱德。这本党证是1955年7月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直属队签发的。  相似文献   

3.
重庆老红军     
冯建新 《红岩春秋》2011,(3):82-F0004
老红军冉秀珍(女),1920年出生,汉族,四川通江县人。13岁参加红军,1938年入党。刚参加红军分到独立团,因岁数小,转到王平总医院当护士。从川陕根据地参加长征,两过雪山草地。长征期间,曾在朱德总司令和康克清同志身边工作过。抗战时期,曾与长女李凤芝在转移途中,被日军抓进集中营,后被地下党营救脱险。  相似文献   

4.
康克清:石圪节煤矿播火人李志宽,李东光从1980年赴京送审《朱德总司令在太行》书稿,到199年应邀到四川仪陇县出席朱德元帅铜像落成揭幕仪式,笔者曾三次专访从井冈山走出来的红军女杰、党和国家领导人康克清同志。专访中康大姐记忆犹新地说:"我们随八路军总部...  相似文献   

5.
红军长征李卓然1899年出生于湖南湘乡一个农家,在武昌求学时,就参加过反帝反封建的斗争。1920年他与周恩来、蔡和森等赴法国勤工俭学,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与傅钟、邓小平等转苏联学习政治、军事。他回国后于1931年到达中央苏区,先在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部直属队任总支部书记,后又兼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办公室秘书长。李卓然是幸运的,在外学了马列主义政治军事理论,一到根据地就与朱德、毛泽东两位红军和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创始人在一起工作,这特殊的经历使他受益匪浅,这是他在长征中的每一关键时刻方向不迷失的原因之一。他写道:“对毛泽…  相似文献   

6.
余玮 《党史纵览》2012,(8):9-15
1976年朱德病逝后.每个清明节,康克清都要带领儿孙到八宝山去祭扫.即使在外地.她也要按时赶回来。1992年的清明节.病重的康克清更加思念自己的亲密战友和伴侣朱德.可是.她实在没法去八宝山祭扫了.儿孙们就带着她的嘱托和对朱德的一片深情来到八宝山。朱德逝世16年来.  相似文献   

7.
正第一次使用"长征"一词1935年5月,在以红军总司令朱德名义发布的《中国工农红军布告》中首次提出"长征"一词。目前可查的历史档案是解放军档案馆收藏的一张《中国工农红军布告》,全文共156字,以韵律文的形式发布,其中写道:"……红军万里长征,所向势如破竹;今已来到川西,尊重夷人风俗……"落款是"红军总司令朱德"。  相似文献   

8.
在艰难的长征路上,朱德与毛泽东、周恩来等一起,领导战胜国民党大小军阀的围追堵截、纠正党内王明的"左"倾错误以及反对张国焘分裂党和红军的阴谋,最终实现了党中央和红军落脚陕甘的目标。这里仅就红军总司令朱德在长征中的杰出贡献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9.
朱德与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德与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吴殿尧中国红军历时两年、行程两万五千里的长征,是以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静宁的大会师为胜利标志的。60年后的今天,在纪念这个历史性胜利的时候,不能不记起朱德总司令。由于他正确地贯彻党的北上方针、坚定地维护党和红军的团结,终于克服...  相似文献   

10.
朱德在红军长征中的重大贡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党和红军的高层领导人中,只有朱德经历了两年长征的全过程.他作为红军总司令,在对红军摆脱"左"倾军事错误、重新确立毛泽东正确领导方面,对克服张国焘分裂主义、维护党和红军团结统一方面,对红军在极其恶劣自然环境里求得生存方面,对长征中军事统战工作方面,以及对红军三大主力实现在西北大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等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正红一方面军总前委、总司令部旧址暨毛泽东、朱德旧居位于福建省三明市建宁县溪口镇溪口街49号。1931年5月31日,红一方面军总前委书记毛泽东、总司令朱德率领红一方面军主力击溃建宁守敌刘和鼎师3个多团,解放了建宁城,这是红军第二次反"围剿"中的第5个胜仗。当晚,毛泽东、朱德率领红一方面军总前委、总司令部进驻溪口天主教堂。他们在这里从事了许多重要革命活动:开辟了建(宁)黎(川)泰(宁)革命根  相似文献   

12.
正曾经在中央一台热播的电视连续剧《寻路》第34集中有这样一个场景:1930年12月30日,中央红军在打破国民党第一次"围剿"的战斗中,缴获了被彭德怀称为宝贝的好东西———无线电台。当红军总政委毛泽东、总司令朱德亲切地接见被红军俘虏了的敌军无线电台工作人员王诤、刘寅时,王、刘两人都表示愿意加入红军,为劳苦人民打天下。毛泽东热情地说:"那好,我和总司令代表红军欢迎你们!"接着毛泽东又诙谐地对他们说:"你们二位何不向总司令讨个官当当?"朱德当即明白了毛泽东的意思,便任命王诤为红军无线电队队长。  相似文献   

13.
那是1935年6月的一天,红军副总参谋长李特把我带到红军总司令部,对朱总司令说:“给你派的警卫排长到了。”朱老总站起身来,握住我的手,笑着问我姓什么、哪里人、多大年纪、什么时候参军的,我一一作了回答。当朱老总听说我已经参加革命5年多了,就拍着我的肩笑道:“年龄不大,是个老兵。好哇!”我深深地被朱老总的和蔼亲切所感染,从此开始跟随朱总司令一起长征。  相似文献   

14.
正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途中,廖承志利用自己的绘画特长,画了大量的宣传画,还给朱德总司令、刘伯承总参谋长和许多战士画过像。可惜的是,这些亲历长征的图画没能够流传下来。尽管如此,廖承志在长征途中的美术创作活动,对于丰富部队的文化生活、鼓舞红军将士的革命斗志,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甘孜县发现红军宣传壁画赵锋1991年7月1日,正值中国共产党诞辰73周年纪念日,笔者与甘孜县委林绍武书记,副县长祥秋一道参观了红军长征时期朱德总司令住过的骞达家。骞达家的房子坐落在甘孜城北老街根布夏,距甘孜寺仅一箭之隔。房子外围为灰褐色土墙,褚色门临...  相似文献   

16.
今年是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一部长征史有多少讲不完、道不尽的精彩故事。长征途中,可谓步步险关,处处绝境,稍有不慎,就可能全军覆没。然而,中国共产党和红军最终经受住了血与火的考验,勇往直前。本篇从长征史料中选取了部分片段,力图展现一些鲜为人知的长征故事。“长征”一词何时首次提出?“长征”一词何时首次提出?党史专家认为:1935年5月在以红军总司令朱德名义发布的《中国工农红军布告》中首次提出。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瑞金出发时,使用的并不是“长征”一词,而是分阶段使用“突围”、“转移”和“西征”。突破四道封锁线以前,红军…  相似文献   

17.
康克清素描 康克清是在江西与农民一起行路时,从土墙上贴的标语中学会认字和写字的.她小时候做苦工,后来成长为游击队领导人.18岁那年,她与朱德结婚.从那以后,他们就幸福地在一起生活、行军打仗,尽管当时她的年龄不及他的一半.她对我讲,除贺英(贺龙的姐姐,她在湖北的一次战斗中牺牲了)之外,做过正规红军部队指挥员的妇女就只有她一个了.  相似文献   

18.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以史鉴今永葆党的先进性王明方(7)图说中国共产党在安徽(组图)(7)纪念王稼祥百年诞辰图说王稼祥(组图)(8)王稼祥在“文化大革命”中霞飞(8)王稼祥对遵义会议的重大贡献郑先福(8)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长征路上的王树声王丽华隗章(8)长征路上夫妻情(系列一)——毛泽东与贺子珍杨晓璐(8)见证长征系列张杰刘中刚李静(8、9、10)长征途中的外国人江波(8)长征路上夫妻情(系列二)——周恩来与邓颖超/朱德与康克清崔军(9)长征中的红军干部团刘明钢(9)毛泽东“诗情”长征路汤家玉张成林(10)董必武在长征中孟红(10)长征与摄…  相似文献   

19.
<正>朱德是人民军队的主要缔造者之一,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他先后担任过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八路军总司令、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朱总司令"这一称呼从红军时期开始,一直延续到他以后的革命生涯中。从旧军队的护国名将,到新型人民军队的总司令,其间经历了哪些艰苦卓绝的跨越?一、立志救国,千里寻党1886年12月,朱德出生于四川省仪陇县的一  相似文献   

20.
康克清素描 康克清是在江西与农民一起行路时,从土墙上贴的标语中学会认字和写字的.她小时候做苦工,后来成长为游击队领导人.18岁那年,她与朱德结婚.从那以后,他们就幸福地在一起生活、行军打仗,尽管当时她的年龄不及他的一半.她对我讲,除贺英(贺龙的姐姐,她在湖北的一次战斗中牺牲了)之外,做过正规红军部队指挥员的妇女就只有她一个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